初學小提琴者在剛拿起琴和弓時,是比較容易緊張的。演奏時最易緊張的部位是左、右手大拇指和下頜。下頜的緊張,更容易造成全身的緊張。可是,有些教師要求學生把琴夾在下巴下面,用手不能把琴從下巴下面拉出來才行。
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自己身體上的限制。比如手指短了,手指細了,手大了等等等等,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用個人身體的特殊性去解決問題。比如同一手指換弦,我的建議就是用不同的手指按原本用同一手指按的兩個音。其次才應考慮器材裝備上的問題,畢竟小提琴還是應該「以人為本」,「個別問題應該個別處理」。
這樣的要求,會讓學生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下頜,太過用力的夾琴,會導致學生全身跟著緊張起來。我們應該告訴初學小提琴者把琴放在左手和左鎖骨之上,而不是用下頜緊緊的夾住琴。
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技術上的問題,譬如音準問題,那麼考慮的問題應該從落指的位置上入手,按的準不準.然後再是左手手型是否正確,如果手型不正確要刨根問底的找到原因,是因為左手僵硬。
右手手指握弓的放鬆姿勢應該是自然彎曲的狀態。右手大拇指在緊張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僵直。所以要及時檢查右手握弓姿勢。一旦握弓緊張,運弓就會出現奇形怪狀。手指的力量傳送不到弓子上,所以也就不會奏出紮實、流暢的聲音。
還是因為左臂的僵硬,或者是因為站姿或坐資的問題,最後再找器材的問題。關鍵要刨根問底,不搞清楚不罷休。不然問題出現了總是治標不治本。
左手拇指的持琴姿勢也應該是放鬆的,要克服左手拇指與食指根用力捏住琴勁的毛病。左手大拇指放鬆,按音的手指也會隨之放鬆,才會更具有靈活性。左手大拇指的放鬆還利於左手肘舵式動作的完成以及換把時的自然順暢。
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樂曲理解上的問題,那麼我建議首先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創作人當時的處境,以及當時的大情況,再來通過自己的理解或者推測來決定作品的表達方式.當然創新是很重要的。
由於每個人的手臂長度與自己使用的弓的長度比例不是絕對正確的。所以對全弓的界定,因人而異。有些人使用的弓子過長,如果硬要他們拉到了弓尖,結果弓子要麼不會直,要麼手握不住弓子,這樣會養成運弓的的壞習慣。
認為樂曲的靈魂在於表達。就像演員在演戲。只不過通過琴來傳達。我要補充的一點就是,個人認為文學作品的理解對音樂是很有幫助的。
正如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張世祥教授所說的:「當你幾乎右臂伸直了的時候,這就是你的全弓。是否拉到弓尖是不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拉到弓根。」以手臂的長度來確定弓尖的部位,我認為是合理的。
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器材上的問題,還是找找自己的老師/琴行師傅解決,讓他們給你一個合適的答案。不過我個人認為,人跟琴是要相互的適應,這樣才能相互影響,自己的靈魂與思想才能融入琴中。達到一個所謂「人琴合一」的境界。
初學小提琴者在運弓時,總是拉不直。運弓時不是弓尖老向指板方向滑就是往琴馬靠,不能很好地使弓子在每條弦上呈十字形運動,拉出的琴聲不悅耳。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手臂沒有完全放鬆,右手臂的每一關節都要打開才行。有一個部位僵直,就無法將弓子拉直。運弓時,持弓的右手與琴弦之間的距離是在不斷地變化的,臂肘腕指組合要放鬆的隨之變化,只有這樣才能使琴弓始終保持與琴弦垂直,而不亂滑、亂走。另外要想把弓子拉直還要密切注意弓弦接觸點。
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硬傷,比如音聽不準,唱不準,按不準。那麼首先要考慮自身的練習是否充分,重複重複再重複,每一遍的重複都要與上一次的比較,找到前後的不同與差異,從而找到問題的關鍵。
要能控制住弓子,使弓子能緊緊的抓住靠近琴碼的這個接觸點。初學者應多練習,既要用眼睛檢查弓子是否在「軌道」上運行,又要用耳朵聽聲音是否在一個共鳴點上。待運弓動作習慣後,眼睛就不用一直盯著弓弦點了,主要靠耳朵分辨來控制聲音。
一指、二指與拇指結合,是三度音程的主要支柱。它們往往在聲音的結合中是高音,但在手的支持中則位於底部、下面的訓練法能使三度拉得有把握,並使你得以發洩感情,獲得生理上的歡樂。
在小提琴的演奏中往往容易忽視連弓換弦動作的圓滑和連貫,這和初學者運弓的手臂易緊張是有關的。換弦時要及早準備,大臂要提前向下面要演奏的弦靠攏,使換弦角度儘量小,呈一圓弧形。
實際上,演奏三度音程的危險就在於換把。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聲音不準的根源,一開始,我們便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三度換把上,除了省卻無數小時的令人傷心的努力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意義。
大臂肩負著舵手的職責,它掌握著換弦的方向。小提琴的每根弦都有自己的平面,不管是鄰弦還是跨弦演奏,大臂都應該能夠積極主動的找準屬於各個弦上的平面。所以大臂應該是積極靈活的,不應該出現僵硬、肩膀「架」起來等緊張現象。
把一指放在D弦上的低音E上:三指則放在G弦上的低音C上。我們的目標是一指、三指分別滑行至D弦和G弦上的E音和D音上去。下面的指示你乍一看似乎覺得複雜,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一旦把它運用到實踐去,它的基本的簡單性就會顯現出來了。
我們在慢速的連弓換弦中,要時刻注意大臂的放鬆,應當按照大臂帶動手再帶動弓子逐一的順序完成。如果是連弓換到相鄰的弦,要奏出新換弦上的音後再讓弓毛離開前面演奏的。
練琴是個苦差。但是每一次的重複都要有所進步。不然等於白練.碰到問題要動腦子。不動腦子練得再多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