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小提琴常見的幾個問題及解決辦法,高手的話一定要記住哦!

2021-01-16 東哥論文化

初學小提琴者在剛拿起琴和弓時,是比較容易緊張的。演奏時最易緊張的部位是左、右手大拇指和下頜。下頜的緊張,更容易造成全身的緊張。可是,有些教師要求學生把琴夾在下巴下面,用手不能把琴從下巴下面拉出來才行。

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自己身體上的限制。比如手指短了,手指細了,手大了等等等等,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用個人身體的特殊性去解決問題。比如同一手指換弦,我的建議就是用不同的手指按原本用同一手指按的兩個音。其次才應考慮器材裝備上的問題,畢竟小提琴還是應該「以人為本」,「個別問題應該個別處理」。

這樣的要求,會讓學生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下頜,太過用力的夾琴,會導致學生全身跟著緊張起來。我們應該告訴初學小提琴者把琴放在左手和左鎖骨之上,而不是用下頜緊緊的夾住琴。

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技術上的問題,譬如音準問題,那麼考慮的問題應該從落指的位置上入手,按的準不準.然後再是左手手型是否正確,如果手型不正確要刨根問底的找到原因,是因為左手僵硬。

右手手指握弓的放鬆姿勢應該是自然彎曲的狀態。右手大拇指在緊張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僵直。所以要及時檢查右手握弓姿勢。一旦握弓緊張,運弓就會出現奇形怪狀。手指的力量傳送不到弓子上,所以也就不會奏出紮實、流暢的聲音。

還是因為左臂的僵硬,或者是因為站姿或坐資的問題,最後再找器材的問題。關鍵要刨根問底,不搞清楚不罷休。不然問題出現了總是治標不治本。

左手拇指的持琴姿勢也應該是放鬆的,要克服左手拇指與食指根用力捏住琴勁的毛病。左手大拇指放鬆,按音的手指也會隨之放鬆,才會更具有靈活性。左手大拇指的放鬆還利於左手肘舵式動作的完成以及換把時的自然順暢。

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樂曲理解上的問題,那麼我建議首先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創作人當時的處境,以及當時的大情況,再來通過自己的理解或者推測來決定作品的表達方式.當然創新是很重要的。

由於每個人的手臂長度與自己使用的弓的長度比例不是絕對正確的。所以對全弓的界定,因人而異。有些人使用的弓子過長,如果硬要他們拉到了弓尖,結果弓子要麼不會直,要麼手握不住弓子,這樣會養成運弓的的壞習慣。

認為樂曲的靈魂在於表達。就像演員在演戲。只不過通過琴來傳達。我要補充的一點就是,個人認為文學作品的理解對音樂是很有幫助的。

正如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張世祥教授所說的:「當你幾乎右臂伸直了的時候,這就是你的全弓。是否拉到弓尖是不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拉到弓根。」以手臂的長度來確定弓尖的部位,我認為是合理的。

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器材上的問題,還是找找自己的老師/琴行師傅解決,讓他們給你一個合適的答案。不過我個人認為,人跟琴是要相互的適應,這樣才能相互影響,自己的靈魂與思想才能融入琴中。達到一個所謂「人琴合一」的境界。

初學小提琴者在運弓時,總是拉不直。運弓時不是弓尖老向指板方向滑就是往琴馬靠,不能很好地使弓子在每條弦上呈十字形運動,拉出的琴聲不悅耳。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手臂沒有完全放鬆,右手臂的每一關節都要打開才行。有一個部位僵直,就無法將弓子拉直。運弓時,持弓的右手與琴弦之間的距離是在不斷地變化的,臂肘腕指組合要放鬆的隨之變化,只有這樣才能使琴弓始終保持與琴弦垂直,而不亂滑、亂走。另外要想把弓子拉直還要密切注意弓弦接觸點。

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硬傷,比如音聽不準,唱不準,按不準。那麼首先要考慮自身的練習是否充分,重複重複再重複,每一遍的重複都要與上一次的比較,找到前後的不同與差異,從而找到問題的關鍵。

要能控制住弓子,使弓子能緊緊的抓住靠近琴碼的這個接觸點。初學者應多練習,既要用眼睛檢查弓子是否在「軌道」上運行,又要用耳朵聽聲音是否在一個共鳴點上。待運弓動作習慣後,眼睛就不用一直盯著弓弦點了,主要靠耳朵分辨來控制聲音。

一指、二指與拇指結合,是三度音程的主要支柱。它們往往在聲音的結合中是高音,但在手的支持中則位於底部、下面的訓練法能使三度拉得有把握,並使你得以發洩感情,獲得生理上的歡樂。

在小提琴的演奏中往往容易忽視連弓換弦動作的圓滑和連貫,這和初學者運弓的手臂易緊張是有關的。換弦時要及早準備,大臂要提前向下面要演奏的弦靠攏,使換弦角度儘量小,呈一圓弧形。

實際上,演奏三度音程的危險就在於換把。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聲音不準的根源,一開始,我們便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三度換把上,除了省卻無數小時的令人傷心的努力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意義。

大臂肩負著舵手的職責,它掌握著換弦的方向。小提琴的每根弦都有自己的平面,不管是鄰弦還是跨弦演奏,大臂都應該能夠積極主動的找準屬於各個弦上的平面。所以大臂應該是積極靈活的,不應該出現僵硬、肩膀「架」起來等緊張現象。

把一指放在D弦上的低音E上:三指則放在G弦上的低音C上。我們的目標是一指、三指分別滑行至D弦和G弦上的E音和D音上去。下面的指示你乍一看似乎覺得複雜,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一旦把它運用到實踐去,它的基本的簡單性就會顯現出來了。

我們在慢速的連弓換弦中,要時刻注意大臂的放鬆,應當按照大臂帶動手再帶動弓子逐一的順序完成。如果是連弓換到相鄰的弦,要奏出新換弦上的音後再讓弓毛離開前面演奏的。

練琴是個苦差。但是每一次的重複都要有所進步。不然等於白練.碰到問題要動腦子。不動腦子練得再多也是白搭。

相關焦點

  • 學習小提琴的幾個技巧,高手的話一定要記住哦!
    我們可以這樣訓練,在老師的幫助下,把要練的曲目反覆唱熟唱準,然後再拉。平時還可以多做些有關的基礎訓練,例如聽唱音階、琶音等簡單樂曲,促使自己的聽覺越來越敏銳。其實,五線譜只是記錄音樂的一種語言,想想你連世界上最難的漢語都能學會,還會害怕五線譜那幾條線,幾個音符嗎?只要你認真學了,很快就能掌握。
  • 小提琴演奏時一些方法和技巧,高手的話一定要記住!
    因此,練琴的首要問題是聚精會神,多動腦筋。只有通過積極思考和主動練習,才能取得較好的實際效果。我們必須追求最高的演奏水平,把個入的技巧儘可能發展到我們的肉體和精神所能允許的極限。在力求表現音樂內容時,使我們的音樂才能施展得當,使它成為表達我們感情的基礎。著名的小提琴大師奧爾說過:「集中精力地練兩個小時的效果比隨隨便便拉它七八個小時要大得多。」
  • 小提琴課堂:小提琴初學者,一定要重視的5個問題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初學者,一定要重視的5個問題。小提琴初學者在練習小提琴時要學聽和發展心智能力。包括聽聲音、培養內心節奏、學習閱讀樂譜和記憶樂譜等等。常見的問題有:1、沒有音準。
  • 初學小提琴,需要掌握這6個學習方法
    小匣子是小提琴愛好者,剛開始學習小提琴的朋友要記住,學習小提琴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接下來我就跟大家講一下初次學習小提琴的學習方法。1、如果你只是因為愛好而學習小提琴,比起來專業的學習的,會簡單很多。因為你只是初次學習,所以你完全可以不用學習五線譜,只要會簡單的譜就可以了。甚至是簡單的譜子也可以不用,只要是能唱,唱的準確就可以。
  • 分析、概括、總結——吉他初學愛好者的常見問題
    當然,我和一部分人一樣,只是兼職做自媒體,平常也要上班。通過一年多的了解和發現,大多數吉他愛好者喜歡看的視頻,是以吉他初級入門為主,比如初級彈唱和初級指彈。下面,我簡單概括一下初級彈唱和初級指彈的現象,以及初學吉他的愛好者們所遇到的問題。一、初級彈唱大多數彈唱愛好者學習彈唱,剛開只是為了彈唱一兩首自己喜歡的歌曲,然後就買來吉他和吉他教材,對著書或者視頻自學。
  • 卜顯剛老師聊聊小提琴左手基本功問題
    但你要清楚的知道一件事:並不是手指移動速度越快就可以拉的越好聽,不合理不符合樂曲特性的指法選擇不僅不會給你的樂曲增添色彩,反而會影響樂曲結構以及正確的表達。問題就在這裡。舍夫契克等練習中所涉及的指法或速度練習一定可以將你的手指最大限度的練快,練靈活,但它們對音樂的表達無疑是蒼白的。而在學習中,把「過多」的時間投入到手指練習中簡直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做法。
  • 小提琴揉弦的重要性、技巧、風格、作用以及揉弦中常出現的問題
    在小提琴教學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現象。如揉弦起步的困難;過慢、過快或千篇一律的揉弦;上臺缺乏控制的現象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用什麼手法揉弦是最好的揉弦是小提琴演奏中傳達情感、增添音色魅力的有力手段。正因如此,對揉弦的感悟應該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學揉弦很快、很方便,似乎天資中就有那種美妙動聽而極為敏感的揉弦感覺。必備這種悟性的人,他的音樂感覺往往比較突出,揉弦肯定是鬆弛自然而富有彈性的。
  • 新手練習小提琴指法,這六點一定要注意
    貼膠帶的小提琴3.一定要用你的指尖來按弦為了確保正確的音準,以及避免雜音的出現,我們必須要用左手的指尖來按琴弦。可能很多小孩子的手比較嫩,用指尖按的話會比較痛,但堅持一段時間之後,痛的現象就不會再出現。
  • 新手學習小提琴,掌握這些,一定會讓你練琴事半功倍!
    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只要你開始拉琴了,就堅持每天一段。這樣,即使每天沒太多時間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於退得太厲害。新手練習小提琴的運弓技巧時,每個音符拉一個全弓和兩個半弓,比如空弦la,先拉一個全弓下弓la,接著在上半弓拉一個上弓和下弓la.然後再拉一個全弓上弓,接著在下半弓拉一個下弓和一個上弓,如此循環。
  • 除塵布袋黃岡供應商安裝與常見問題解決辦法
    除塵布袋黃岡供應商安裝與常見問題解決辦法   除塵布袋黃岡供應商安裝與常見問題解決辦法設定較短時除塵設備處於低阻運行。  阻力布袋除塵器在運行期間,要經常觀察壓差系統,藉以判斷是否出現問題。卸灰電機、卸灰閥是否工作,是否有漏風、漏灰現象。圓袋框架外部過濾型是過濾袋的框架,應輕便,易於安裝和維護。除塵器袋料的選擇應根據煙氣的性質和成分選擇合適的過濾材料。旁通閥應有防止灰塵堵塞的措施。脫落的粉塵掉入灰鬥內通過缷灰閥排出。濾料的粉塵層也有定的過濾效果。
  • 小提琴一把位為什麼那麼重要?
    小提琴第一把位凝聚了眾多的小提琴基本技術要素,諸如小提琴左手基本手型、演奏基本指法、半音與全音的關係、揉弦的基本方法等等。學會了第一把位,就具備了把位概念,就有了換把的基礎,更進一步,能拓寬小提琴音域,豐富小提琴的表現力。同時,也熟悉了怎樣與右手協調,為全面提高小提琴技巧打下基礎。在一把位的基礎上,手指整體往上移動一個因為就叫二把位,依次類推。
  • 如何解決在線器樂教學中的挑戰與難題?聽小提琴教授楊戈芳怎麼說
    但器樂演奏與人說話非常不同,特別是小提琴,有許多高頻音,用普通話筒收音會大幅度衰減。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另外準備一隻專門為錄製器樂演奏而設計的麥克風即可,比如usb電容麥克風(最好為立體聲),在視頻課中使用即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 空氣懸浮鼓風機常見問題以及處理辦法總結!
    空氣懸浮鼓風機常見問題以及處理辦法總結! 空氣懸浮鼓風機由於自身具有高性能、效率高、低噪音、低能耗等優點被各個領域廣泛應用著。那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空氣懸浮鼓風機常見問題以及處理辦法吧: 1.
  • 你知道這些常見樂器的音域是怎樣的嗎?
    本文作者:辰諳對於我們很多初學編曲的同學,特別是沒有樂器學習經驗的同學來說,想要做好編曲裡配器的部分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小提琴是所有管弦樂隊必不可少的正規樂器,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兩個部分,以對應樂曲中較高和較低的兩個聲部。小提琴的常用音域為g~c4。低於g的音只能通過特殊調弦才能達到,而高於c4的音則基本上很少會涉及到,幾乎到了整個樂團的音高極限。
  • 學小提琴,為什麼一把位那麼重要?
    小提琴的把位及其劃分,是從演奏和教學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主要是為了便於學習和掌握它。
  • 小提琴真的很難學會麼?
    小提琴應該是所有樂器中最難的了吧 我們小提琴老師曾說 小提琴靠的是童子功 因為小孩子的手指比較柔軟和靈活 從小學習小提琴的孩子手比較能活動得開 手指按弦的速度要比成年學琴更快 像小提琴裡有《梁祝》裡第二部分的內容 要表現梁山伯與祝英臺相處愉悅的時光 就對手指要求特別高 按弦換弦都要快小提琴沒有本身固定的音 所有的音準都要自己找 不像鋼琴 調好了直接彈就可以 初學小提琴的時候老師會在指板上佔膠布啊之類的方便找音
  • 『大智科普』行車記錄儀常見故障和解決辦法
    行車記錄儀現在已經相當普及了,但在使用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下面是大智行車記錄儀小編總結的一些,常見的行車記錄儀故障和解決方法,希望廣大車友永遠都不要用到,但還是以防萬一吧!  D 如都不能解決問題請聯繫當地經銷商解決。
  • 什麼是音階 如何練好音階 小提琴音階這樣拉 卜顯剛老師講解
    而我們日常訓練中最常見音階則是基本自然七聲音階。那麼其他的音階是否要講呢?時間不夠,再就是大家的層次還沒到,就不一一壘述了,在這裡,僅以點帶面做針對性的講解。67#123#4#56,三個升,至於為什麼這麼排列這裡就不講了,全都講下來,寫一本書都夠了,今天我們只講概念性問題。首先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些音都唱準,沒錯,是唱,而不是拉。(唱一遍)可能有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聽出來了,我唱的怎麼像是12345671呢?沒錯,你不用懷疑你得耳朵,這在音樂中有個說法,就叫做首調唱名法,如果我們按照樂譜上記錄的來唱的話就叫固定調唱名法了。而這個,今天也不講。暫時了解一下就好。
  • 自認為是跑步高手?這幾個常見錯誤你犯了嗎?快來看看
    在大多數人心中,跑步簡單無比,但是有些人跑起來卻又感覺非常累,其實主要是犯了以下幾個常見錯誤,你認為自己是跑步高手嗎?這幾個常見錯誤你犯了嗎?快來看看。1、腳抬得抬高這是很多人跑步時都會犯的一個錯誤。2、不會呼吸一般來說,深而慢的呼吸要比淺而快的呼吸要好,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呼吸道存在一部分解剖無效腔。換句話說,如果呼吸的太快,那麼咱們的這個解剖無效腔中就會存在氣體,也就是說我們吸入的空氣無法充分進入肺泡,導致換氣效率下降。因此在呼吸的時候我們最好用鼻子吸氣,然後用嘴巴將氣吐出,整個過程是深而慢的。
  • 為什麼初學吉他入門,都要彈奏小星星,原來是這樣的
    1155 665- 4433 221-為什麼學吉他都要從彈這個小星星開始呢?小喜天真的問道,結果大家哄的一聲全笑了,有的說,「讓你知道,彈吉他就像數星星,累得不行」,「讓你彈得眼冒金星」,「讓你記住將來成明星」,「讓你成歌星」,「讓你彈得想媽媽」哈哈---在大家的笑聲中,王哥一本正經的說,彈小星星當然是有目的,如果你連小星星都彈不好,不了解裡面的技術與訓練,那你算是白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