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路過濮上路,看到一家名為「開德府」的酒店,內心頓添好感,突然就很想進去看看。懂點濮陽歷史的人都會知道,濮陽在宋元時期又稱開德,想來老闆肯定是位文化人,為飯店取名時一定動了一番腦筋。
那次在濮陽縣老城,幾位朋友沿街找吃的,眼前出現一家名為「稻萬家」的粥店,腳步說啥都走不動了,好像聞到了那淳樸的五穀之香。後來每次喝粥,首先想到的就是「稻萬家」。
還是飯店,我特別鍾情於一家名為「小滋生活」的小店。飯店名字既有著濃濃的人間煙火味兒,又讓人感覺到店主人對生活的熱愛。小小老百姓,坐在小滋生活的小店內,要幾個小菜,品味著有滋有味的生活,該是一種多好的感受啊!
黃河路綠色莊園對面,有一個武術培訓學校名字叫「精武門」,每次看到這個名字,就想到了霍元甲或陳真,想起了那首叫「精武英雄」的歌曲。精武門,那裡一定是藏龍臥虎、英雄機會,充滿著豪情和俠義的地方。
只可惜,走在濮陽的大街小巷,並不是所有的飯店、商店、汽車維修店、賓館的名字,都能如以上名字那樣,讓人耳目一新。有些店名甚至是直白到過於俗氣。據我觀察,很大一部分店名直接用的是老闆的名字,什麼大才、二軍、三偉、彩霞之類的,土得掉渣;還有一些名字,看起來洋氣得高大上,這國際那國際的,或者叫這達文西那愛因斯坦之類的洋名,進去之後讓人大失所望。據說有個叫「某某國際」的小區,裡面管理很差,業主們怨聲很多。
是不是每一個小區都要叫「花園」?是不是每一個高檔點的場所都要叫「國際」?是不是每一種小吃都要加上地域?是不是每一家夜市直接用「夜市」倆字即可?是不是小一點的商店就不用考慮名字?我認為不是。雖然我們不要求所有的店名都如百姓連飯、開德府、精武門、小滋生活、稻萬家這樣的富有文化味兒,但一個個清醒脫俗而又大方形象的名字,的確能讓整個城市的品味提升一個檔次。
人有人名,店有店名,名字伴隨著人的一輩子和店的始終。名字有多麼重要?不說大家也知道。就拿人名來說,前些年流行倆字的名字,叫起來比較順口,只可惜特別容易重複。王軍、李偉、張軍、李娜之類的,每個人的朋友圈內都有好幾個。後來人們就慢慢恢復到三個字的名字,現在人們給孩子取名可謂挖空心思。但依然能夠看到,那些有文化的父母,給孩子起的名既有意義又別具一格;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雖然也在求新求變,但起的名字還是那麼俗氣。
我上大學時,名字經常會出現在各類報刊上,一些文學類的徵文也屢屢能拿獎項。有次宿舍一位兄弟分析原因時說:「其實你的文筆很一般,只不過是名字起的好!」這話雖然頗有些高級黑的味道,但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名字的重要性。
相信每位商家在為自己的店取名時,也都很想要個好名字。但同樣是挖空心思,同樣是經營研究或飯店的,不同的人取的名字給人的感覺怎麼差別那麼大呢?歸根到底,還是取名人腦子裡有多少貨的問題,是肚子裡有多少墨水的問題。腦子裡掌握了多少知識,肚子裡有多少文化,視野有多麼開闊,決定了你能取出什麼樣的名字。名字,雖然不決定人生是否大富大貴,也不決定企業是否生意興隆,但名字一定是暴露了您的文化和修養。
每年高考後都會流行一個段子:考得好的同學,一定要請考得不好的同學吃飯,因為四年後你出來搬磚的時候,人家已經是工頭了。這個段子很給一些曾經不學無術的人提氣。在目前的中國,事實的確如此,初中或高中畢業文憑卻成大老闆的,社會上比比皆是,而很多大學生則只能苦苦找個給人打工的工作。大學生們即便創業,最多也就是烤個麵包,賣個包子,不僅收入與沒考上大學的差別也很大,社會地位也不高。但我相信,金錢一定不是人生的全部,有文化與沒文化,生活的體驗,尤其是心理的體驗,一定不會一樣。同樣是一朵花,有人只看到了他的漂亮,有人卻能用優美的語言來形容出它的漂亮;同樣是風景,有人只會感嘆一句「太美了」,有人則從有限的風景內,長篇大論地說出風景背後的人文故事。
世界上所有資源,都是越開發越少,唯有文化資源,會越開發越多,越開發越豐富,越利用價值越大。濮陽是個神奇的地方,上古文化相當發達,歷史上也出了不少名人。前些年,一位洛陽朋友來到濮陽,問濮陽為什麼那麼多地方叫「昆吾」,又是昆吾路、又是昆吾園,還有昆吾花園、昆吾社區、昆吾辦事處啥的,我給他講述了昆吾國以及昆吾鑄鼎的歷史,他恍然大悟。這就是文化的重要性,如果我當時只是說不知道,這位外地朋友當然也不會知道濮陽那段曾經的歷史。
濮陽街面上,不缺高檔的消費場所,不缺豪車,但大馬路上缺的就是有個性、有特色、有文化的店名。事實早已證明,一個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內涵深厚的城市,其市民的整體素質也必然較高。店名,同樣是濮陽整個城市文化的一種承載力量,對提升城市品位也很重要。希望濮陽大大小小的企業家們,在忙忙碌碌掙錢的同時,都能多學習,多深造,了解和認同這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成為有文化的人。企業家是最有實力、最能帶動社會風尚的群體,相信您們的帶動,濮陽的城市內涵一定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豐滿,最終達到城市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完美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