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融合應用催生廣闊市場

2021-01-09 網易財經

中國導航系統迎來歷史新節點。

12月27 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言人冉承其在會上表示,北鬥系統作為新中國成立七十年取得的十大輝煌成就之一,(提供全球服務)一年來在系統建設、應用推廣、國際化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

據《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數據,2012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僅為810億元,這一數據在2018年達到3016億元,較2017年增長18.3%。最近預估數據顯示,2019年,前述總產值數據將突破3400億元,增長超過20%。

隨著「北鬥三號」建設的不斷完善,「天上好用」已基本完成;而「地上用好」,即推動各行各業與北鬥技術相結合,正成為北鬥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2019年實施7箭10星高密度發射,北鬥三號所有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完成組網。早前,最後一顆MEO衛星發射成功,引發業內雀躍歡呼。這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在12月2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這一信息被冉承其重點提及。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主要執行國家設定的「三步走」計劃。1992年開始的「北鬥一號」,是一組進行衛星導航相關研究實驗的測試衛星;「北鬥二號」,歷經8年於2012年年底完成14顆衛星組網的建設,承擔中國和亞太地區的導航、授時等服務,國新辦於當年12月27日召開發布會宣布北鬥系統提供信號服務;而「北鬥三號」,則要完成30顆左右衛星的全球組網。2017年11月,「北鬥三號」衛星開始發射;2019年12月 ,「北鬥三號」系統宣布面向全球提供服務。

如今,面向全球提供服務一周年之際,「北鬥三號」建設的進度條已經非常接近100%。

按照計劃,冉承其介紹,2020年6月前,計劃再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2025年,將建成以北鬥系統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這將為北鬥技術的產業化奠定基礎。

「北鬥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指出,隨著北鬥三號和相關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北鬥產業正全面進入創新發展的新階段。當前,北鬥系統「天上好用」已基本完成;而「地上用好」,即推動各行各業與北鬥技術相結合才開始萬裡長徵的第一步。北鬥應用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正成為北鬥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為國計民生作出重要貢獻。

公開信息顯示,2012年以來,北鬥應用乘著五年黃金窗口期迅猛發展,已經廣泛應用於交通、民政、氣象、漁業、測繪、農業、林業、國土、水利等傳統行業領域。隨著北鬥應用深化,北鬥逐步開始服務於無人駕駛、市政管網、環衛、應急救援、智慧養老等智能服務和大眾信息消費等更廣闊的市場領域。

而在面向全球服務一周年之際,更可喜的變化是北鬥行業對「缺芯少核」問題的突破。

目前,支持北鬥三號新信號的22納米工藝射頻基帶一體化導航定位晶片,體積更小、功耗更低、精度更高,已實現規模化應用。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秘書長王博指出,北鬥系統提供精準統一的時空基準,相應的感知信息通過5G通信傳輸至管理平臺,利用人工智慧進行決策與分析,由具體的執行機構形成閉環。北鬥、人工智慧、5G通信所構成的技術共同體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可以催生出更大的產業應用。不僅可以對傳統行業進行賦能與拓展,還可以對新興產業進行輔助與提升。

全球服務新時代

隨著邁入全球服務新時代,北鬥的「國際範兒」越來越濃。

冉承其提到,北鬥系統作為我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將始終秉承「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的發展理念,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與國際上其他導航系統相比,北鬥系統既繼承了國際上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同時也有自主創新。北鬥系統的「獨到」之處,一是高精度服務,目前北鬥系統的最高精度可以到釐米甚至毫米級;另一個是短報文服務,既可以自己知道位置,也可以讓別人知道自己的位置。

「獨到」的性能正在為全球提供可靠的服務。以海洋搜救為例,短報文功能將使得求救者更「淡定」。

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總師林寶軍介紹說,漁船在作業過程中遇到惡劣天氣遇險的時候,搜救終端在觸水之後會自動把搜救信號發到衛星上,衛星會把這些信息轉發到地面系統,地面系統可以快速計算出遇險者的位置,告訴附近的救援力量快速開展搜救工作。

以前的情況是,系統提供從求救者到衛星的單向報警信息,這個求救信息是否發出去了,救援力量是否收到信息,求救者是無法知道的,只能處於盲目的等待狀態。

而北鬥系統的特色和創新處就在於,具有返向鏈路的確認功能,地面收到這種求救信息之後可以通過北鬥特色的星間鏈路,利用可見的衛星將回執信息以及地面救援力量的準備情況等發送給求救者,另外這些信息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進行差異化定義。

「這樣在求救者收到這些信息的時候,心裡就會踏實了。」他說。

類似的服務,正隨著北鬥系統性能的不斷完善,走向更廣闊的國家和地區。

事實上,北鬥的「國際化」之路早就開啟。國家發改委等部委2016年11月發布《關於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多處提出支持北鬥產業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發展,還明確東南亞將作為北鬥系統「走出去」的首要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洋搜救,北鬥應用「走出去」,是產品和標準的「雙核驅動」,「國際化」質量不可謂不高。

產品落地方面,國產北鬥基礎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基於北鬥的土地確權、精準農業、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協、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得到成功應用。

國際標準方面,北鬥全球信號技術指標基本完成驗證,計劃明年進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支持北鬥三號新信號的首個5G移動通信國際標準成功立項;正在開展北鬥中軌搜救載荷相關標準文件制定和入網測試;首個北鬥船載終端檢測標準通過國際電工委員會審議。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 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北鬥三號全球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與新技術加速融合
    全球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與各類新技術加速融合催生新業態北鬥三號全球服務一年間「北鬥系統全球覆蓋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向建成世界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目標邁出堅實一步7箭10星高密度發射,北鬥三號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2019年,通過實施7箭10星高密度發射,北鬥三號系統所有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完成組網,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 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北鬥三號系統提供全球服務滿一周年
    一年來,北鬥三號系統在系統建設、應用推廣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了有關情況。據介紹,2019年,通過實施7箭10星高密度發射,北鬥三號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完成組網,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鬥三號進入收官決勝的關鍵階段。
  • 北鬥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來源:經濟日報12月16日,北鬥三號面向全球導航服務的最後一組MEO衛星——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終於落子於北鬥「大棋盤」的中圓地球軌道。至此,北鬥三號在該軌道上規劃的24顆衛星已全部到位,標誌著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將為全球用戶提供性能優異的導航服務,以及全球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等特色服務。
  • 北鬥三號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應用服務體系1.0版本發布
    12月27日,在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點擊觀看直播),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正式發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服務體系1.0版本,北鬥精密單點定位信號和B2b信號接口控制文件測試版,以及北鬥系統發展報告4.0版,上述文件已於今日在北鬥系統政府網站同步上線
  •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12月16日15時22分,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送入太空,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
  • 北鬥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將於年底完成部署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今天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今年底,北鬥三號將完成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任務,屆時,北鬥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將完成。2019年12月9日,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第十四屆大會在印度班加羅爾開幕。
  •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記者 尹鋼攝   12月16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畢,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 北鬥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將於2019年年底部署完成
    2019.12.09 20:48【北鬥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將於2019年年底部署完成】記者9日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第十四屆大會舉辦期間,中方在會上宣布,今年底北鬥三號將完成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任務
  •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中國的GPS你了解嗎?
    我國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了!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16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這些你需要知道
    央廣網12月16日消息(記者朱西迪 危瑤 丁凱)記者視點:1、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鬥總設計師:可以自信地說,全球組網的基本系統完全可以實現!  2、771天奮戰,月均1.2顆衛星,100%成功發射,刷新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速度的世界紀錄!  3、三種軌道衛星優勢互補,構建全球唯一混合導航星座!
  • 我國再發兩顆"北鬥星",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我國成功發射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解放軍報西昌12月16日電  鄧孟、記者安普忠>報導: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今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
  • 我國再發兩顆「北鬥星」,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今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核心星座2019年底部署完成!
    北鬥核心星座2019年底部署完成!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19年12月10日 10時00分   9日,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第十四屆大會舉辦期間,中方在會上宣布,今年底北鬥三號將完成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任務,北鬥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 中國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
    中國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 2020-06-23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鬥導航:距完成全球組網僅一星之遙
    此時此刻,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正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蓄勢待發。作為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它於4月4日運抵西昌,在這裡開展測試、總裝等工作,並計劃於5月發射升空。屆時,北鬥導航系統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 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到位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 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星座是北鬥三號系統的核心星座,設計由24顆衛星組成,這意味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正式完成。什麼叫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北鬥三號為何由三種軌道衛星組成?這次發射由有何意義?12月15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 題: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之際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2012年9月19日3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採用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第十四顆和第十五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轉移軌道。
  • 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之際:體現中國智慧
    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中國的北鬥:體現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天上的七星北鬥,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我國開始研究利用衛星進行地面定位服務,始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題: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之際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新華社記者李國利、胡喆、張汨汨  6月23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
  • ...再發兩顆「北鬥星」 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組圖]
    12月16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箭雙星」再次成功發射兩顆「北鬥星」,全面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至此,北鬥三號全球系統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成功發射。 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新華社西昌12月16日電(李國利、鄧孟、劉藝)我國16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箭雙星」再次成功發射兩顆「北鬥星」,全面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至此,北鬥三號全球系統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成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