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初開始,全國各地的高考錄取結果循序公布,牽動了無數學子和家長的心,考生們無不期望得到心儀學府的垂青,在古代,人們則將這些期望和美好的祝願透過一件件吉祥之物含蓄地表達出來,寓意科考順利、金榜題名。這樣的傳統借著科舉制度的東風,漸漸流行起來…… 最終幻化出眾多科場文化的精神圖騰。
最憨萌
螃蟹 蘆葦
寓意:二甲傳臚
蟹文化在古代一如其體態「橫行」,其一由美食而來,另一方面則與科舉考試相關。螃蟹為甲殼類動物,清代厲荃編寫的《事物異名錄》中有云:蟹之大者曰蝤蛑,名黃甲。這正與科舉取士中的「甲」字輩不謀而合,以此來表達登甲就很有意思了。
作為吉祥紋飾的二甲傳臚,一般會描畫出兩隻螃蟹以鉗執蘆葦的景象,憨態著實招人喜愛。其中傳臚二字即取「傳蘆」的諧音。
傳臚為唱名之意,在科舉制度中,唱名就是殿試以後由皇帝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典禮。唱名之制始於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有記載「進士在集英殿唱第日,皇帝臨軒,宰相進一甲三名卷子,讀畢拆視姓名,則曰某人,由是閣門承之以傳臚。」
商衍鎏在《清代科舉考試述錄》一書中描繪出當時傳臚的情景「鑾儀衛設滷簿法駕於殿前,設中和韶樂於殿簷下……鴻臚寺官引新進士就位。宣制曰:『某年月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甲第一名某人,引出班就御道左跪,第二名某人,引出班就道右稍後跪,第三名某人,引出班就御道左又稍後跪。每名皆連唱三次。嗣唱第二甲某等若干名,第三甲某等若干名,僅唱一次,不引出班。唱時以次接傳至丹墀下,所以是日稱為傳臚。」
到了明代直接稱二三甲第一為傳臚,至清則專稱二甲第一名為傳臚。因此,以「二甲傳臚」為飾的工藝品和應用之物,在古代也廣為流傳。
最直白
喜鵲 桂圓
寓意:喜報三元
喜鵲從古至今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鳥類,因為以喜字為首而有「吉祥鳥」的稱號,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徵。古時,喜鵲甚至被譽為「神鵲」,意指它有感知預兆的能力。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寫道:「時人之家聞鵲聲皆以為喜兆,故謂靈鵲報喜。」
因此,喜報三元的吉祥圖騰有著顯而易見的好兆頭的寓意。加之桂圓的「圓」字代表了古時和諧、圓滿的自然哲學,堪稱直白又完美的祥瑞組合。三元即「三圓」的諧音,與桂圓可謂形神兼備的契合(也有紋飾以荔枝、桂圓、核桃或其他圓形水果代表三元),而在科舉文化中,三元還有另一層深意,即科舉考試中的鄉試第一名解元、會試第一名會元、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的合稱。連中三元即指鄉試、會試、殿試皆考中第一名。《明史·選舉二》中記載「(正統)十年乙丑,會試、廷試第一皆商輅。輅,淳安人,宣宗末年乙卯,浙榜第一人。三試皆第一,士子豔稱為三元,明代惟輅一人而已。」此外,明代還有一個超級學霸黃觀,被稱為「連中六元」,指他經過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六次考試,全部名列第一,時人讚譽「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雖然此事正史並無相關記載,卻也傳為科場的一段佳話。
最純潔
鷺鷥 蓮花
寓意:一路連科
鷺鷥又稱白鷺,在中國古代也稱「絲禽」,是一種很古老的鳥類,杜牧在其詩《鷺鷥》中描繪真切「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正因為它們的天生麗質,鷺鷥一直被古代文人雅士們視為純潔、美好的吉祥之物,也象徵容貌修整、品德高尚之人。作為吉祥紋樣,鷺紋早期只出現在鼓和車的裝飾上,自科舉制度出現後,鷺紋才大行其道。在眾多鷺紋與其他紋飾的組合中,最受歡迎的當屬寓意科考連連得中的「一路連科」。
一路連科,顧名思義,取「鷺」與「路」、「蓮」與「連」的諧音,寓意科場得意,金榜題名,而蓮也有純潔之名,與鷺組合更加相得益彰。科舉綿延千餘年,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路連科」作為傳統文化的產物也流行於大江南北,而且經久不衰。不僅瓷器、玉器、繪畫等藝術品上有「一路連科」紋飾,它還廣布於服飾、家具裝飾、文房用具等實用物品上面,漸漸深入人心,對無數讀書人起到了激勵作用。
最親和
鴨子
寓意:一甲一名
鴨子作為一種有吉祥寓意的紋飾,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古代的鴨尊,或有勸人不要沉湎於飲酒之意。自科舉制度產生後,因鴨與「甲」諧音,鴨紋便成為金榜題名、位列三甲的象徵。鴨子作為古代常見的家禽和盤中物,也稱得上最親民的祥瑞了。
而以「鴨」象徵科甲,具體的寓意還要細分。一甲一名特指高中狀元(此處的一甲有時也可以螃蟹代替),而其他的鴨紋,是寓意在科舉考試中進入「三甲」,當然這也是很美好的祝願。還有一種流傳甚廣的鴨子和蘆葦組合的蘆鴨紋飾,也是科舉時代的特殊產物,寓意科舉登甲。
在近年北京的一次拍賣會上,就有一隻乾隆時期的仿生瓷鴨以368萬元的天價成交,當時有傳這件拍品「是全聚德買的」,所有被網友戲稱為最貴「烤鴨」。這隻「鴨子」的身價之所以如此之高,與它的來歷有關。據《清宮瓷器檔案全集》記載,乾隆六年,唐英進貢瓷鴨6隻。《唐英全集》也有記載,唐英曾燒制過三對瓷鴨進貢給乾隆帝。此外,這隻「鴨子」的文化內涵也為它增值不少。人們認為,鑑於「鴨」之於科舉文化的寓意,清代陶瓷藝術家唐英獻的「鴨」大抵是祝願朝廷通過開科取士,將天下英才「一網打盡」。
最霸氣
鰲魚
寓意:獨佔鰲頭
鰲魚是一種神化、綜合神獸,龍頭、魚身,並且帶有四腳,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代表性吉祥物。元雜劇《陳州糶米》楔子有云:博覽群書貫九經,鳳凰池上顯崢嶸。殿前曾獻昇平策,獨佔鰲頭第一名 。獨佔鰲頭作為吉祥紋飾延續了神獸鰲魚一貫的霸氣,它的寓意通常特指高中狀元。
鰲魚象徵文章顯達。唐宋時期,因為鰲魚傳說中是龍子之一,地位尊崇,而且外形威嚴美觀,所以被雕刻在皇宮的城牆以及街道之上。每逢殿試結束後,皇帝都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榜眼、探花等人,有幸被召見者要按排名依次在殿前臺階上恭迎皇榜,狀元自然排在第一位,因殿前臺階正中石板上雕有龍和鰲魚的圖像,狀元站立的位置正好在鰲魚的頭部,此後人們便把鰲頭與科舉的第一名聯繫起來。
最飄渺
桂枝
寓意:蟾宮折桂
《晉書·郤詵傳》記載:「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如何?』詵對曰:『臣舉賢良封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郤詵用廣寒宮中一枝桂寓意科場得意,清秀明麗,一脫俗套,足以為後世讀書人稱道。唐孟浩然就有詩云「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飛」。
相對於其他吉祥物的寓意,月宮中的桂枝更顯得高遠、飄渺無際,也反映出古代文人非凡的腦洞和國人探月的夙願。伴隨著科舉制度的發展進程,蟾宮折桂漸漸演變成一種吉祥紋樣,承載於各類工藝品之上。這些紋樣大多以月宮為主題,嫦娥立於桂樹之下,高中之士紛紛騰雲而來,競相折桂,畫面情景仙氣兒十足,飽含對科場士子們的美好祝願。綜合
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