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注意!這些「解壓玩具」有問題

2021-01-12 騰訊網

近年來

各種有趣搞怪的「解壓玩具」

越來越受到學生群體的喜愛

廣州市消委會對市面上最暢銷的三類解壓玩具

發洩類玩具、磁力泥以及指尖陀螺

進行購樣、試驗、分析

結果發現

它們普遍存在不容忽視的質量問題

和安全隱患

家長們可一定要留心啦!

發洩類玩具:

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量過高的風險

部分增塑劑含量過高、聲響過大

本次試驗的19款發洩類玩具

包括「網紅」產品

尖叫雞、下蛋雞、葡萄球、捏捏樂等

經分析發現,這類玩具存在如下問題:

1

增塑劑

增塑劑也稱塑化劑,是塑料加工中常添加的物質,增強塑料的柔韌性,使其易於加工。研究表明,長期過量接觸某些增塑劑,可能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及促使女性性早熟。

19款中共有14款樣品未檢出增塑劑,另有5款樣品不同程度檢出所含增塑劑超出標準限值。由於發洩類玩具材質部分為軟膠材料,容易出現增塑劑過量的危險。

2

揮發性有機物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等揮發性有機物能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嚴重時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等。

19款發洩類玩具中苯和苯乙烯的實測值均達到測試要求,但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釋放量實測值均超過標準限值要求,其中,4款樣品甲苯實測值、4款樣品乙苯實測值及13款樣品二甲苯實測值超出標準要求,未通過測試要求。

3

填充物的安全

部分發洩類玩具內部有液體填充,在擠壓的過程中,若玩具破裂,可能接觸到填充液體,如果填充液體含有致病菌或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19款發洩類玩具共有11款含液體填充,其中3款樣品菌落總數實測值超過標準限值要求,未通過此項測試。

4

聲響

長期處於聲響太大的環境可能影響人的聽覺系統。19款發洩類玩具共有5款樣品可以發聲,其中2款樣品聲響實測值大於標準限值85dB。

磁力泥玩具:

磁通量過高、硼元素超標

對兒童存在危害

參與本次試驗的磁力泥玩具共8款

產品外觀基本相似

具體存在如下問題:

1

磁通量指數大於標準限值

增磁通量過高且為小零件,如果兒童吞咽多個高強力小磁鐵,磁鐵可能會粘在兒童腸道或其他消化組織壁上,從而導致腸壁穿孔等傷害。

8款磁力泥均存在小磁鐵,且小磁鐵磁通量指數均大於標準限值,未通過此項目測試。

2

特定元素的遷移

8款磁力泥中硼(B)元素的遷移量超過標準的限值要求,均未通過此項目測試。

指尖陀螺:

存在戳傷、擊傷、誤食吞咽等風險

此次試驗中,對陀螺玩具可預見的合理濫用、銳利尖端、銳利邊緣、電玩具安全(結構)進行測試,10款樣品全部通過。

儘管如此,當這類玩具高速運轉起來時,器形尖銳的陀螺會因操作不當存在戳傷兒童、碎裂後擊傷兒童、誤食吞咽等隱患。

通過實驗可以看出,高速旋轉中的指尖陀螺可以輕易將蛋殼打碎。

學會科學解壓

因此通過上述試驗結果,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市面所售的解壓玩具可能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且標識信息缺失嚴重,建議未成年人謹慎購買,要學會科學解壓。

每個人的情緒都需要一個合理合適的宣洩口,兒童青少年也不例外,如果沒有這個出口,長期的負面情緒積壓對其心理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注意:

在幫助疏導孩子情緒的時候,家長務必要將安全性放在首位。

建設性的遊戲、體育運動,繪畫及音樂等都能幫助舒緩孩子們的情緒,轉化他們的壓力。這些活動安全且有效,家長可以積極引導孩子進行嘗試。

來源:綜合全國少工委、首都教育

編輯:呂靜

審核:陳曉雨、曾婷

最近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

不再按時序展現

如果你不和我們互動

以後可能就

再也收不到我們的推送了

所以如果不想錯過內容

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

以及星標公眾號

經常來看看我們又更新了什麼

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

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

相關焦點

  • 這些危險的「解壓玩具」,你孩子手邊有嗎?
    >磁力泥以及指尖陀螺 進行購樣、試驗、分析 結果發現 它們普遍存在不容忽視的 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 家長們可一定要留心啦!
  • 近年底白領工作壓力大 豪放派解壓玩具走俏(圖)
    「解壓小店」生意興隆  在人民廣場附近一家賣手工藝品的小商鋪裡,剛拜訪好客戶的胡小姐正在選購「解壓書籤」。她把一張寫有「我要加工資」、「加班加得淚汪汪」、「多買點東西會死啊」等句子的白紙遞給店員,店員熟練地把胡小姐寫下的句子,分別刻在三張牛皮書籤上。
  • 別讓解壓玩具成「隱形炸彈」
    發洩球、捏捏樂、摔不碎的燈泡、擠蛋小雞、尖叫玩具雞、指尖陀螺……近年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解壓玩具成了玩具市場的「新寵」。近日,廣州市消委會發布部分解壓玩具的比較試驗結果,並發出消費提醒:目前市面所售解壓玩具可能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且標識信息缺失嚴重,建議廣大消費者謹慎購買。 人,無所不在壓力之中。
  • 廣州市消委會提醒:解壓玩具存在隱患 消費者購買需謹慎
    「捏捏樂」「尖叫玩具雞」等解壓玩具成新寵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燦 通訊員 穗消宣發洩球、捏捏樂、尖叫玩具雞……都市青年的解壓方式推陳出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玩具成了玩具市場的「新寵」。但因目前暫無針對成人解壓玩具的標準,此類玩具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 水晶泥這種塑形玩具驚呆眾人:8種給孩子的玩具有風險,家長注意
    硼元素在體內還有積存性,孩子若接觸到這種玩具又沒洗手吃東西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我默默把購物車清空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玩具讓孩子陷入危險。作為家長,我們也可以檢視一下家裡的玩具了。1. 含有大量的硼砂硼元素的超輕黏土正如開頭所說,這種土儘量少玩為妙。玩完之後,孩子一定要洗手。
  • 消委會再度曝光毒玩具:學校門口最常見,你家...
    且不管這些填充物究竟是什麼物質,有沒有毒,光是看圖,榜主就忍不住擔心寶寶誤吞會不會噎到的問題。  看到這個測評結果,家長們還有必要冒著讓孩子接觸或誤食有毒物質的風險,購買這些玩具給孩子「解壓」嗎?  這個玩具前幾年一度受到家長們的熱捧,近日榜主在電商平臺搜索時發現,除了以現實武器為原型的「水彈槍」,現在商家更推崇這種帶cosplay性質的整套裝備:
  • 測試顯示尖叫雞、捏捏樂等解壓玩具總揮發性有機物均超標
    通過擠壓、摔砸、揉捏、旋轉等方式就可以釋放壓力、發洩情緒,近期,解壓玩具成為了玩具市場的新寵,但由於目前暫無針對成人解壓玩具的標準,那麼,市面上此類玩具是否安全呢?10月20日,廣州市消委會公布了37款解壓玩具的比較試驗結果。
  • 測試顯示尖叫雞、捏捏樂等發洩類解壓玩具總揮發性有機物均超標
    」等,測試結果顯示,此類玩具存在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量過高的風險,且有部分樣品菌落總數過多、增塑劑含量過高、聲響過大,選購需謹慎。測試結果顯示,19款中共有14款樣品未檢出增塑劑,另有5款樣品不同程度檢出所含增塑劑超出標準限值。由於發洩類解壓玩具材質部分為軟膠材料,容易出現增塑劑過量的危險。19款樣品存在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量過高的風險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等揮發性有機物能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嚴重時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等。
  • 媽媽稍不注意,孩子將手伸進絞肉機,這些安全隱患家長要注意!
    原來這天媽媽新買的家用絞肉機送到了,紅紅第一次看到這個新機器,出於好奇也想幫忙,就在媽媽不注意的時候,紅紅的手伸進了正在工作的絞肉機裡面……孩子活潑好動,又非常喜歡探索新鮮事物,對危險的事情心裡沒有概念,自我保護意識差,所以家長稍不注意孩子就很容易被危險物品傷害。
  • 這些玩具家長別給孩子買,特別是最後一種玩具雞,傷害超過想像
    兩年半的欣欣愛玩具,無論是毛絨玩具,塑料玩具還是木頭玩具,但不知道怎麼回事欣欣很害怕洋娃娃。不管欣欣媽媽怎麼說,「娃娃都是好朋友」和「她都可以和寶寶一起玩」。欣欣就是不喜歡洋娃娃,這讓一心有公主夢的欣欣媽媽也很無奈。有一次,欣欣媽媽的朋友給欣欣帶了一份洋娃娃禮物,裡面的娃娃有著金色的頭髮和大大的眼睛,那種眼睛仍在移動。
  • 「我好害怕」,8歲女孩被洋娃娃嚇到嘔吐,家長買玩具應注意恐怖谷
    恐怖谷效應告訴家長買玩具要謹慎玩具通常會擬人化,為的是讓孩子把玩具當成玩伴,產生移情效果。但如果玩具、娃娃過於逼真,會產生"恐怖谷效應",造成孩子對娃娃的厭惡,重則發生心理問題。什麼是恐怖谷?恐怖谷效應 (Uncanny Valley)不是一個峽谷,是1970年日本機器人研究者Mori提出的,意思是,當人造人形物體,和人類越來越像時,有一個觸發點,會讓人產生極大的厭惡情緒,但如果相似度在提高,則會讓人的情感跨越厭惡情緒,產生喜悅。例如日本開發的一款兒童機器人,名叫CB2,造型之詭譎,恐怕真能起到嬰兒止啼的效果。
  • 當孩子遭遇玩具被不等價交換、被搶、被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此外還有些家長表示,自家孩子換都不換,直接將玩具送人。對於孩子的這些行為,很多家長表示不理解,尤其是那些拿著昂貴物品交換便宜物品的孩子,家長更是不理解,甚至認為孩子「傻」、「吃虧了」、「不公平」。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喜歡交換物品的現象,一般發生在剛上幼兒園的那一年時間裡,也就是3-4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人際交往敏感期。
  • 【特別關注】家長注意!這些網紅玩具可能有害!千萬別給孩子買
    有成年人做了測試,結果,大人們都被電得一激靈! 這種發出怪叫的減壓玩具「慘叫雞」,受到年輕人的追捧。但是這類發聲玩具的噪音,有可能損傷孩子的聽力。
  • 快把這些玩具拉進黑名單,比抹布還要髒,不要被外表矇騙了
    張女士在擁有孩子之後,就特別關心衛生問題,兩個月前,專門給孩子買了進口牙膠,因為造型特別可愛,所以直接為孩子買了回家。而這個牙膠也成為孩子的心頭所愛,每一天都會放在嘴裡。因為是要放到嘴裡的東西,所以張女士會定期清洗,但是沒有想到,孩子還是因為這一個玩具而生病了。
  • 捏捏樂、尖叫雞、磁力泥……哪種減壓玩具真有用?實驗見真相
    (一)發洩類解壓玩具(葡萄球、捏捏樂、尖叫玩具雞和下蛋雞)存在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量過高的風險,且有部分樣品存在菌落總數過多、增塑劑含量過高、聲響過高的風險,選購需謹慎。(二)指尖陀螺類解壓玩具的解壓效果較好,且未發現危險的銳利尖端和銳利邊緣,安全性能較高。(三)磁力泥類解壓玩具的磁通量指數和硼(B)元素超過參考標準限值,對兒童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選購需謹慎。
  • 一個心理學實驗提醒家長注意的問題
    因為孩子做了一件或者幾件不好的事情,有的家長就覺得自己的孩子性格有問題,有的甚至感覺孩子太不懂事,不知道學習,或者太不孝順,不體諒父母等等。當然,也有的家長會走另一個極端,孩子做了一些令自己驕傲的事,就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強,只是別人家的孩子太幸運而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孩子是自己家的好」。
  • 玩具少和玩具多的孩子,誰更聰明?研究表明:玩具多少能決定智商
    於是,很多父母都曾感慨過「養孩子就是在燒錢」,我們小時候都沒有現在孩子這麼幸福,儘管如此依舊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態度,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玩過的玩具越多越聰明。事實上,家長們不用每樣玩具都買,有時候孩子玩具多並不是一件好事,還有可能會「坑娃」。孩子玩具越多越好?
  • 孩子的牙齒是最脆弱的地方,若出現這幾種問題,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每個人都要經歷一次換牙的過程,現在很多父母都已經關注到了孩子的牙齒問題, 從孩子脫掉乳牙換上恆牙開始,就是我們與孩子一起保護牙齒的第一步。在孩子換牙之前,很多家長就已經反映過孩子的牙齒問題。很多寶寶因為發育程度的不同,甚至在九個月的時候都不長一顆牙,這就難壞了很多的家長。
  • 兩歲是學用筷子的黃金階段,家長們要注意
    更是寶貝必須要學會的一種生活技能,對於使用筷子的時間其實有爭議,有的寶媽認為寶貝還太小了,就一直讓寶貝用勺子吃飯,等寶貝長大了之後,經常看大人使用筷子,就不用特意去教了。還有的寶媽認為,讓寶貝越早地使用筷子越好,但是讓寶貝學會用筷子,沒有大家想的這麼簡單。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討論一下,這關於寶貝使用筷子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