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典整形吳瑛院長眼袋那些事之二:
不可否認,有些人長點臥蠶真的很好看,所以在整形美容的項目裡面,專門還開設了做臥蠶這個項目。但有些人把臥蠶和眼袋分不清楚,今天我就講一下怎麼區分眼袋和臥蠶,同時講一下祛眼袋如何不傷及臥蠶和保留臥蠶。
知識點一:什麼叫臥蠶
臥蠶,俗名叫眼苔,又名眼輪,臥蠶是我們中國人用來形容眼苔的名稱,相當貼切生動,臥蠶是緊鄰睫毛下緣一條約四到七毫米帶狀隆起物,看來好像一條蠶寶寶橫臥在下睫毛的邊緣,笑起來才明顯,讓眼神變得可愛。
臥蠶易出現在大眼睛或眼睛略凸的人身上,給人一種親切感,這種眼睛看上去格外有魅力。其觀感與眼袋所帶來的憔悴感截然不同。臥蠶並非是眼袋,而是眼輪匝肌局部肥厚,專業名稱叫「肌性眼袋」,民間一般稱之為「臥蠶」。在韓國,有不少女明星為了擁有更加迷人的臥蠶眼,而去做臥蠶手術。
知識點二:臥蠶與眼袋
臥蠶和眼袋非常容易混淆,分辨臥蠶和眼袋的方法是:眼袋是三角型,而臥蠶是橢圓型;眼袋不論臉部表情為何都會出現,臥蠶笑起來才會特別明顯。基本上有臥蠶的人看起來好象眼睛會笑,是十分有魅力的眼睛,與眼袋截然不同。
眼袋雖然也是一團凸出物,但距離下睫毛較遠,是大量脂肪堆積在人的下眼皮組織中形成的半圓形的袋狀物,主要是脂肪凸出所致。
硬核:祛眼袋如何雕琢臥蠶
區分開了眼袋和臥蠶,再來做眼袋就容易多了,臥蠶的支撐物是眼輪匝肌,我們只要牢記這個點就不會把臥蠶當眼袋做了,如果眼輪匝肌鬆弛、肥大過度,造成臥蠶過大,那我們是需要結合愛美者個人面容、氣質、職業等進行相應的形態調整,如果硬要有個調整的標準,我只能說「放到這張臉上剛剛好」吧。
在祛眼袋手術中,對眼輪匝肌的處理也是見仁見智,我的觀點是:眼輪匝肌是我們眶下組織最上端,它的形態、鬆緊程度關乎我們中面部上半部分的緊緻平整度和年輕態,我一般不會進行破壞性調整,如果過於鬆弛,我會做錨點,將它加固收緊,讓它成為中面部組織、皮膚張力的著力點,為延緩衰老做貢獻。這樣做既收緊了鬆弛同時也改變了眼輪匝肌的形態大小,也雕琢了臥蠶,這個技術的難點在於你對眼輪匝肌的改變,你要能預見臥蠶的形態,這是需要很多次手術歷練才會有的經驗。
祛眼袋是很成熟的手術,所謂成熟也是在有成熟經驗的醫生這個基礎上來說的,所以,當你決定做整形美容手術時,了解這個為你做手術的醫生比選擇醫療機構更重要,還是那句老話:做整形,就是選個好醫生,做個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