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智能合約審計公司ChainSecurity在一篇博客文章中稱在以太坊(ETH)網絡上發現了安全漏洞,這個漏洞可能導致乙太網絡上容易發生雙花攻擊,此問題的爆出可能導致即將到來的君士坦丁堡硬分叉時間延遲。
根據該公司的報告,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可以降低以太坊的交易手續費。但同時也有一個壞處,就是它會提高乙太網絡上發生雙花攻擊的概率。此漏洞允許黑客重複向乙太網絡上的智能合約請求資金,同時提供虛假的以太餘額數據,從而竊取網絡上的加密貨幣。
以太的硬分叉協調員、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Parity 科技公司的發布經理Afri Schoedon在Reddit上證實,以太的核心開發人員已經發現了這個漏洞。
Schoedon對外宣稱,他們計劃在1月18日召開一次內部電話會議,屆時,所有乙太網絡核心開發人員都會參與。他們將針對新發現的漏洞協商討論出一個解決方案。據他透露,君士坦丁堡硬分叉時間至少要推遲到下周:
「我們將在周五的電話會議上制定進一步的解決措施。就目前情況而言,君士坦丁堡硬分叉本周不會發生。具體情況請關注後續官方消息。」
漏洞被發現的當日,以太的核心開發人員宣稱,他們預計即將到來的這次硬分叉是以太歷史上硬分叉存在爭議最少的一次。1月15日,彭博社在一篇報導中刊發了他們此番言論。
君士坦丁堡於去年10月中旬首次在以太公共測試網絡Ropsten上進行測試,原本計劃在2018年10月至11月底在主鏈上激活。
但後來因為面臨技術障礙,所以該計劃被推遲到2019年1月16日在以太區塊7,080,000處進行。考慮到這次硬分叉的重點主要是對核心技術進行改進,Etherum核心開發人員Lane Rettig告訴彭博社:
「說實話,我真的想不出還有比這爭議還小的硬分叉了。在以太歷史上所有的硬分叉中,這次的君士坦丁堡硬分叉爭議最小。」
據報導,在早些時候關於君士坦丁堡的討論中,一些開發者建議將「硬分叉」一詞改為「更新」,這樣它的爭議性會更小,甚至更具政治意義。
發生這一變故主要是因為這一次的升級將使礦工的挖礦獎勵從現在的一個區塊獎勵3個ETH降低到2個ETH,這意味著礦工的挖礦收益直接減少3分之一。據報導,減少挖礦獎勵可能有助於降低通貨膨脹和虛擬貨幣價格波動性。
但彭博社指出,如果減少獎勵等同於減少來自礦工的支持,這可能會導致網絡更容易受到51%的攻擊-這一言論在最近的ETC事件中得到了有力證實。
然而,據稱減少獎勵這一舉措不太可能引起爭議,因為隨著網絡準備向Pos共識算法過渡,該網絡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讓回報歸零。
去年11月,比特幣現金(BCH)在一次預定的硬分叉發生時分裂成了兩個敵對的社區,這讓實施硬分叉的高風險變得更明顯。
繼Binance、火幣和OKEx等全球頂級加密貨幣交易所之後,美國的兩個主流交易所Coinbase和Kraken最近也證實了它們支持君士坦丁堡硬分叉。Kraken與開發者一致表示,他們預計這次分叉不會引起很大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