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在算命上這學問到底準不準?一個人的命運是不是有定數?很多人都非常關心這個話題。 根據歷史記載的案例來看,他是非常準的,可以說是絲毫不差,關鍵是誰在算,如果一個人在易數上成就的話,他算出來就非常的準。
比如,得到大易學家邵康節先生真傳的孔先生,他算袁了凡,在沒有取得功名做童生時,縣考應該靠第14名,府考應該考第71名。提前考應該考第九名?結果到了第二年,所考的名次跟孔先生所推測一樣,完全相符。
然後孔先生又替他算了個終身卦,袁了凡把他的話一一的記下來,哪一年考取第幾名,哪一年做貢生?貢生出來後,哪一年當縣長,當縣長三年後便改辭職之回家,到他53歲那年8月14日的丑時,走完自己一生命中沒有兒子。孔先生就這樣給袁了凡斷了一個終身卦,袁了凡把他的的話,一一記錄下來,牢記在心中。從那以後,每回考試,都和孔先生說算的名次一樣。
種種案例,都說明命中注定有這回事,如果是不定的,他根本都算不出來。雖然袁了凡後來命改了,孔先生算他的命活到53歲,沒兒子。袁了凡最後活到六十九歲,還有一個兒子,他的命能夠改,又是另外一個話題,在他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之前,他的命都是被算定的。在雲谷禪師的指導下,按照他的方法做了十多年,他的命才改的。
所以從他的一生的經歷來看,命是註定的,定中有不定的東西,也是能改的,能改的也是有限的,關於改命的方法,佛教那講得比較多。袁了凡把一生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叫做[了凡四訓],從明朝一直流傳到現在,影響深遠。
另一個案例,邵維華教授,我國著名的命理及預學專家,2019年5月23日,21點17分在廣州去世。他是宋朝著名易學家邵康節的第29代子孫。1984年冬天因準確預測,蘇共總書記契爾年科,就是當年的蘇聯領導人,必死於次年農曆正月,結果真的應驗了,死於 1985年3月10號,這一卦讓他名滿天下。
李嘉誠在長江商學院十周年講述他自己過往:我十四歲那年,一位會看相的同鄉對我母親說:你兒子眼眸無神,骨架瘦弱,未來恐難成大器。他安分守己,終日乾乾,勉強謀生是可以的,但飛黃騰達,怕沒有他的福分!
回想過往,人生似夢非夢,七十年匆匆而去,那個同鄉看不起、瘦弱、無神的少年,一直憑努力和自信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各位同學,你們活在機遇的時代,在這片充滿機會的大地上,我深信你們的成就一定比我更高、更好,能量一定比我更大,我們不一定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但我們謹守正知、正行、正念,應該可以高聲回應社會:我們一生未曾不仁不義、不善不正。我盼望,為下一代建立和守望未來,是每一位長江商學院同學的承諾,讓我們一起共勉,同塑更美好的世界,世世代代能再尊嚴、自由和快樂中,活出我們民族的精彩。 謝謝各位。
李嘉誠講述這段話時,他已經84歲了,1939年6月到香港,22歲就能獲得大成功,算命到底準不準,準同時也不準的,你做出相應改變他就不準了,李嘉誠剛創業,陳朗算他將來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當時不到30歲,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李嘉誠70歲過後連續15年首富,算的是相當準的,算不準那就是沒學到家。
歷史上記載,商霍他四十歲還沒有兒子,商霍母親很難過,就去問孔子,孔子叫她不要難過,告訴她商霍在四十歲以後,會有三個好兒子,結果一切都如孔子所說。
比如什麼燒餅歌,推背圖,梅花易數在預測歷史朝代的進程中,都是非常準的,這都是歷史公認的。佛門裡面也是有的,什麼達摩一掌經,把你三世都可以算得出來,想出家就是看你有沒有佛緣,前世做什麼之類的?在佛教裡面也有幾本書,也是講預測的,但不提倡用在與道相違背上,而是用在助道方面上,至於你信不信得過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人生在世很多人都關注自己的命運,學易經一方面就是要知道改變自己的命運,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命是定的,定中也有不定的東西,命也是能改的,但是能改的也是有條件的。就像雲谷禪師說的一樣,極善之人命運就束縛不了他,極惡之人命運也束縛不了他,只要按照相關的步驟,他是能改的,信與不信那就是個人問題了。
很多人一提到易經這些就說迷信,問他那你懂不懂這套系統,他卻說不知道,不知道所以就叫他迷信,其實這才是迷信,按照他的方法,自身去實踐驗證,這才是符合科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