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人誤解你的時候,與其費盡唇舌的解釋,還不如就做給對方看。如果是生活中有人誤會你,那不一定是你的問題。你可以努力讓別人對你改觀,但不要委屈自己,求別人改觀。
大家好,這裡是Y叔說。你是否會好奇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子嗎?還是你也困惑過,為什麼別人眼中的我跟自己預期的不一樣?為什麼已經很努力,老闆卻說你不夠認真。說話的語氣明明很溫和啊,同事卻說你話中帶刺,到底為什麼就是沒有人了解我?如果你有這樣的疑問?其實不見得是沒人懂你,而是我們誤解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法。無論是工作,婚姻或是友情溝通,都是人跟人之間互動的橋梁。從遠古時代畫壁到現代的文明語言,人類無時無刻都在傳達訊息,在試圖跟人溝通,所以不光光開口才是溝通,動作姿態打扮或是一個眼神都代表著溝通。
當我們在第一眼看到別人,只是透過自己的直覺感受以及已有的經驗來判定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是第一個階段無意識的認知,如果有機會跟對方認識,就會從對方的工作,生長背景或是價值觀進一步了解對方,這時就是第二階段。但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從來都不是容易的。大部分情況下,別人對我們的了解都是停留在第一個階段,所以才會有那種沒人懂得感嘆。
我們先用直覺回答這兩個問題。你認為東方人和西方人誰的運動能力比較好,再來你認為外表樣貌會不會影響一個人的人員。沒錯,我們要先來討論的就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人類大腦學習事情的一種省力方法。由於大腦每天要處理非常多的資訊。如果每個資訊都要重新解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能量。在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就學會了快速分辨眼前是否有危機,所以我們才會對特定長相的人有所戒備,這不是偏見的問題,而是大腦快速想要保護自己的反應。我們對別人或者是別人對我們的刻板印象就是第一階段的認知。心理學給他了一個名字叫做認知的
者。
比如你看看這朵雲,你直覺它是什麼感覺。就像是一隻貓對不對,但實際上他就是隨機的一片雲,只是剛好像貓而已。而這個剛好是你大腦省力的機制。再假設你的老闆客戶或家人常生氣嗎?如果你很快就聯想到某些人生氣的畫面,那就是你的大腦啟動的解釋法。如果某個人經常生氣,你的大腦就會斷定那個人,他脾氣不好,你每次跟他說話的時候就會小心謹慎。你不一定是怕對方,很可能就是怕麻煩而已。而這就是一種經驗法則,也可以是一種直覺歸納,它可以幫助你快速理解新事情。但是,他也會誤導你。
比如在提問,下面哪件事比較常見,是被雷打到還是被鯊魚咬到?多數人認為被鯊魚咬到比較常見,但事實是什麼?在美國每年有五千人被雷打到被鯊魚咬到的才不到十五人。可是為什麼多數人覺得比較需要提防被鯊魚咬啊?原因就是這類事情發生時更容易被新聞報導出來。人對於經常出現在眼前人新事物印象會特別深刻,這個就是解釋法導致錯誤判斷的原因。認知的方法是假設,顧名思義,假設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嗎?但卻是大腦說服自己去接受一樣事情的方法。大腦很喜歡說故事也喜歡編故事。如果眼前的事情一時之間無法理解,就會快速去假設發生的原因還有可能的結果。
中文有一句調侃的話叫做腦補,現在流行的說法叫大數據。自己去補齊故事中有缺漏的部分,結果也造成了一個問題,能大多數只會去看自己。心理學稱這個為驗證性偏見,好比辦公室有個同事,你不認識,但從其他人口中,你聽過他已經很聰明了,只要你跟他接觸時就會不由自主地從他的行為面找尋他很聰明的證據。
反過來說,如果你認為某個人不誠實,不管是經過媒體的洗腦,或者是你直覺的觀察,你都會找到理由,相信他是個不誠實的人。這也是為什麼要說服一個人改變他原本相信的事情很困難,因為驗證性偏見已經先入為主的影響他的判斷。所以,為什麼人會在乎自己的第一印象,因為再沒有機會被了解之前,第一印象幾乎就決定你在別人眼裡是個什麼樣的人,而要扭轉第一印象,可是需要花費很大的心力。但沒關係,第一印象是可以扭轉的,甚至扭轉後別人對你的認同感會更加強烈。接下來我就告訴你如何在第二階段用方法扭轉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有兩個技巧,一個是壓倒性的證據,另一個是用時間來證明你的價值。
舉一個例子,小李是部門裡面的遲到大王,無論是上班或開會總是遲到,有點小李發現自己可能因此丟掉工作,於是決心改變自己遲到的毛病。接下一個星期,他上班跟開會都準時到達,請問你會因此改變對他的看法嗎?或許會,但應該只有一點點,因為準時是工作上面的基本要求啊,而且他還堅持一個禮拜。也有可能過一陣子,他就會繼續遲到呢。
換另外種情況。如果小李接下來兩個星期都提早一個小時進辦公室,而且開會比任何人都找到會議室,甚至先把所有開會要的投影機,電腦等工具都準備好了。你又會怎麼看待他這個新行為?你或許還是會有些懷疑啊,甚至一開始還會調侃小丫是不是換一個人的,但這些壓倒性的證據確實會改變人對他就有的印象。差別就在於,如果你要扭轉一個人對你的印象,你要加倍付出超出對方原本的期待。當你能夠給其他人產生衝突點,就能夠引導別人對你進入第二階段。但是光有衝突點還不夠,記得前面說過大腦會運用解釋法來理解不熟悉的事情嘛。所以看到對方改變時,一瞬間會覺得很新奇哦,但很快就會告訴自己那不過是暫時的,過陣子就會打回原形。
事實上,能夠堅持改變自己的人很少見,也因此第二個技巧就是要用時間證明你的價值。一個有價值的人在工作上最大特徵是值得信任。一個有價值的人是能夠讓對方放心跟你合作的人,而這個需要時間的證明。所以當別人誤解你的時候,與其費盡唇舌的解釋,自己不就做給對方看。當你的行為與表現維持穩定的水平或者是更好的表現,那些短期的壞印象就會漸漸被長期的好印象給取代。甚至因為有了之前壞印象的對比,有些人還會因此產生的愧疚感,反而變成最支持你的人。
最後我們來做個總結。一、我們認識其他人的方式有分無疑是跟遊戲是兩個階段。二、刻板印象是無意識的階段,大腦會用省力的方式判斷一個人或是三要扭轉別人的印象,很費心,可以透過壓倒性的證據製造衝突點,以及用時間證明你的價值。
所以如果生活中有人誤會你,那不一定是你的問題,對方也不一定有錯,因為我們都有一個愛說故事的大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刻板印象,你可以努力讓別人對你改觀,但不要委屈自己,求別人改觀。你應該試著去理解別人的想法,但依然做個你想要的自己。
好了,今天就說這麼多,我是Y叔,我們一起來看這世間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