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組了個舞獅團 舞獅表演吸引眼球(附圖)

2020-11-24 半島網官網

  

長沙路小學的炫舞獅團。

  半島都市報10月25日訊(記者李曉哲) 小學生組成個舞獅團,十多頭大小獅子在操場上玩耍嬉鬧,顯得十分可愛;它們不時還表演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動作的利落絕不輸給成年舞獅者。25日下午,四方區教體局在宜陽路小學舉行陽光體育運動1小時成果展示,學生們個個身懷絕技,而來自長沙路小學的孩子們表演的舞獅更是吸引了不少在場嘉賓的眼球。

  據了解,這個舞獅隊是長沙路小學「男生女生課堂」的一大特色,男生學舞獅,女生學打鼓,各展特長。「我們的舞獅隊叫『炫舞獅團』,有40多個孩子,6個大獅子和20多個小獅子。」該校校長高先喜介紹說。

  而最讓人吃驚的是,帶領這個舞獅隊的是一名數學老師。原來今年23歲的王暘在大學時就對舞獅很感興趣,曾經組建了一個舞獅團,還利用節假日到婚慶現場表演。教學後他一直沒能施展這一才華,直到校長高先喜聽說他這一特長後,籌劃組建一支小學生舞獅團,這才讓他的愛好有了用武之地。

  由於他姓王,又是這群孩子的頭兒,其他老師和學生都管他叫「獅子王」。「教孩子肯定比教大人要難很多,他們開始都不敢做這些動作,我就把我大學時期的舞獅團團員叫來給同學演示,然後再讓孩子克服心理障礙做動作。」王暘說,經過訓練,現在的孩子不僅能穿著獅皮耍萌,還能做出像上肩、滾批、獅子走、獅子跑、大跳、亮相等高難度的動作。練習了四五個月,現在都能到社區裡給居民表演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

相關焦點

  • 【新春走基層】探尋佛山獨有的「三星獅」舞獅文化
    在清末民初,三星獅和七星獅都極為活躍,時至今日,三星獅傳人仍然沿用了「義」字組建醒獅團。沈湜攝影    有著如此深厚文化底蘊和歷史的三星獅如今的發展道路走的並不像七星獅那樣順暢,在《紅獅簡譜》上講到,三星獅的表演有一定的講究,舞臺的布置、醒獅神態身型表現都有一定的要求。龐兆升在看完弟子的表演後說:「三星獅要做到人如其獅,人獅合一,要通過技藝表現出獅子的動、靜、驚、疑、探,喜、怒、哀、樂、醒,這樣舞出來的獅子才好看。」
  • 瞧這一家子 舞獅的美國人[組圖]
    5月9日,在美國聖地牙哥,阿布德一家人表演舞獅後合影。新華社發(趙漢榮 攝) 新華社美國聖地牙哥5月13日電  通訊:瞧這一家子舞獅的美國人 新華社記者高山 朱莉亞·皮爾龐特 伴隨著激昂的鑼鼓,兩隻色彩豔麗的舞獅在美國聖地牙哥喜來登酒店綠色的草地上跳、轉、騰、撲,忽而雄壯威武,忽而嬉戲歡樂,贏得陣陣熱烈的掌聲。富有中國特色的舞獅表演吸引了參加第12屆全美中文大會的眾多來賓的目光。
  • 二月二龍抬頭民俗文化展演活動 舞龍舞獅鼓舞精神
    原標題:舞龍舞獅 鼓舞精神 圖為梅花樁舞獅。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和非遺項目的展示,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觀看。在色彩鮮豔的各種演出道具襯託下,現場充滿著濃鬱的傳統文化氛圍。   活動現場最引人注目的是舞龍表演,長度達到18米的巨龍,在舞龍隊員們的手中上下翻滾,氣勢恢宏,場面宏偉。同時,氣勢磅礴的龍鼓演奏配合中國傳統鼓上舞,剛柔相濟、盪氣迴腸。而來自素有「武術之鄉」美稱的河北滄州舞獅團,為大家上演了難度極高的武術舞獅——梅花樁舞獅。
  • 防控疫情 新加坡農曆新年舞獅採青隊限八人
    中國僑網1月18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前,新加坡武術龍獅總會召集會員,舉行三場說明會,講解農曆新年舞獅採青的注意事項,一共有約150個龍獅團體代表出席。
  • 京郊平谷舞獅勇奪金獅獎名揚亞洲(圖)
    平谷舞獅隊在表演舞獅  中廣網北京2月6日消息(記者黎政祥 實習記者張春青通訊員馬春江)春節期間,北京平谷精華文武學校舞獅隊在新加坡參加第三屆新加坡國際「金獅獎」藝術大賽,奪得藝術大賽的最高獎——金獅獎
  • 僑鄉永春白鶴拳獅街頭舞獅慶新年
    為了迎接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新春佳節,僑鄉永春舉行了舞獅、猜謎、南音、花燈展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向海內外永春同胞恭賀新禧。憨態可掬的形態、輕快靈巧的動作、頓挫有力的鑼鼓聲,當天福建永春幾大武術館的白鶴拳師們走上街頭表演舞獅,精彩絕倫的表演讓民眾們嘆為觀止。獅舞太平,僑鄉永春用舞獅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同時也寄寓著對來年豐收吉祥的期盼。
  • 泉州刣獅:隱藏在青獅白眉毛舞獅之中的南少林武藝(圖)
    泉州刣獅:隱藏在青獅白眉毛舞獅之中的南少林武藝  在泉州,舞獅被稱為刣獅,「刣」在閩南語中是指「殺」的意思,意為舞獅、弄獅。泉州刣獅始於清朝,相傳是一位叫了凡的泉州南少林寺僧人所傳授的。每逢春節、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泉州民間都會以舞獅表演助興。
  • 香港的春節:吃團年飯派利是觀舞龍舞獅
    年三十,除夕夜,香港人與別地華人一樣,會全家團圓一起吃年夜飯,稱其為「團年」,又稱「圍爐」,起源於古人皆圍著爐子吃飯。圍爐時不分長幼都一起吃,而且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齊了才可開動,還要為未能回家吃團圓飯的家人擺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團圓。在人際關係疏離的現代社會中,象徵團圓的年夜飯尤其重要。
  • 兩位老人「高空」舞獅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三張普通農家吃飯用的八仙桌壘疊,再加一張長凳,兩名年過五旬的舞獅者在這麼高的地方,表演著自創的各種高難度動作:鳳點頭、梅花樁、扯篷……這種被稱為「三桌半」的絕活是宜興「西鄉獅子」多年流傳下來的民間技藝,也是無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是它正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
  • 舞獅隊送祝福,老闆娘嚇得一溜煙消失:心疼錢,給少了他們不走
    年底了,各行各業也都加緊做生意,多賺錢以備年貨,同樣的,一些慶祝行業的草臺班子也到了送祝福的時候,都說官不打送禮的,誰都愛聽吉祥話,但是有些人真的不喜歡聽吉祥話,日前,四川一個舞獅隊在各商戶門前表演,烘託氣氛送祝福,當舞獅隊走到老闆娘店門口之前,老闆娘和員工都一溜煙地逃走了,這是什麼操作?
  • 舞獅頭製作藝人苦練20年 一天扎三個獅頭(圖)
    白雲區扎作舞獅頭老師傅堅守傳統工藝 但後繼無人令絕技日漸沒落  在廣州一遇到喜慶節事,便能看到舞獅活動,其中做工精緻、花色繁複的舞獅頭格外搶眼。廣州白雲區舞獅頭扎作歷史悠久,傳統作坊裡的老師傅還在堅守代代傳承的扎作技藝,但由於面臨後繼人才匱乏難題,這門精巧的技藝日漸沒落了。
  • 獨家:青島理工校園霸氣表白 大一男生舞獅求愛
    青大到青理:大一新生舞獅橫幅鮮花送表白     青島新聞網11月24日訊  「劉ⅩⅩ,我愛你,給我生猴子!」醒目的橫幅,嬉戲的舞獅,美麗的鮮花,帥氣的男友,這幾天在青島理工同學的朋友圈裡,一直在傳遞著這幾幅圖片。
  • 南派舞獅彩扎傳人:我為「黃飛鴻」扎獅頭(圖)
    舞獅逐漸興盛,獅頭扎作也成為一個專門行當。黎偉家是佛山唯一的五代扎獅、從未間斷的家族。「歷史悠久,款色最優,用戶滿意,買過回頭」,是老顧客對黎家獅頭的評價。  黎偉16歲初中畢業,就進廠隨父學藝,直到2005年退休,一幹就是43年。黎家7個孩子,只有黎偉和小妹黎婉珍接過了父親的班。提及「黎家獅」,黎偉不無自豪。
  • 登山拜觀音看舞獅,邂逅老香港舊上海的風情
    記憶中的黃飛鴻,是個英姿少年。擁著一身功夫,卻選擇開館行醫,懸壺救世。傷人與救人本就是一念之間的事,但此間境界,卻相去甚遠。館內的展覽比較少,半小時就能看完了。這裡更出名的是獅藝武術表演。舞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表演時,鑼鼓擂響,舞獅人先打一陣南拳,這稱為『開樁』。舞獅人動作多以南拳馬步為主,獅子動作有「睜眼」、「洗須」、「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採青」、「高臺飲水」、「獅子吐球」、「踩梅花樁」等。其中的「踩梅花樁」被譽為「中華一絕」。
  • 獨家:青理工上演浪漫一幕 學生舞獅霸氣表白
      半島網11月24日消息 11月22日上午11點半,在青島理工大學長江路校區大一新生的女生公寓樓下,年輕的大學生們上演了浪漫一幕,一男生舞獅對女友霸氣表白,一句「劉**,我愛你,給我生猴子吧!」,女孩子被感動到哭。
  • 張雨綺團開場都一臉嚴肅,誰注意一旁張萌表情?原來我笑出鵝叫!
    新一期《乘風破浪的姐姐》把姐姐們四公的第二次舞臺呈現出來了,這次和新褲子樂隊這樣很搖滾很獨特的組合表演,本以為會很有違和感,但是看了每一組的表演以後,大家也是都被驚豔到了。這次每個團都使出了各自的拿手絕活,又用各種樂器的,有舞獅子的,還有各種互動,都想要為自己的隊伍爭取一點高分。
  • 舞獅鬧新春《非人學園》春節限定金禪精衛時裝上線
    舞獅鬧新春《非人學園》春節限定金禪精衛時裝上線 作者:GM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02-25 21:48:00手機訂閱
  • 貼春聯、觀舞獅 世界多國同迎中國豬年春節
    雖然首相府裡空間受限,但還是尊重中華文化傳統,安排了舞獅表演。特雷莎·梅和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共同為現場舞獅「點睛」,梅還親手剪了「春」字窗花,顯得格外高興。她手拿毛筆的認真表情也吸引到現場攝影師們的紛紛抓拍。來自英格蘭北部紐卡斯爾的一位華人朋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首相府今年邀請她和孩子們一起來過年,感覺特別有年味,這也體現出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
  • 四川一老頭天天帶舞獅隊上門要錢,店主皆聞風喪膽,聽聲落荒而逃
    文/海盜君標題:四川一老頭天天帶舞獅隊上門要錢,店主皆聞風喪膽,聽聲落荒而逃逢年過節,有些「乞丐」會借著送祝福的名義上門要錢,不給就不走。四川一老頭帶舞獅隊挨家挨戶要錢,店主聞風喪膽,這一事件被曝光之後也是引起了熱議。
  • 少年說:男孩氣勢十足,誓要發揚光大舞獅技藝,民族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是個大家族,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只是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下,很多人都拋棄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是嗎!今天這個男孩就是一個很有氣勢的男孩,是來自一個三年級的學生,雖然看著男孩有點肉肉的,但是氣勢絕對可以壓倒眾人,就這上臺的自我介紹,就氣勢如虹。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