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吃飯的時候家裡的大人一定會教我們一些餐桌禮儀,比如只有大人動筷子了之後小孩子才能吃飯,又或者吃飯的時候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發出聲音,還有就是吃飯的時候要一隻手拿著筷子另一隻手扶著碗,最最重要的是幾乎沒有大人是喜歡小孩子抖腿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所以一般小孩子如果這樣做的話肯定要招來一頓罵的。
其實在農村很久之前就有關於這些的俗語,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在過去的農村還是非常要求禮儀的,而這些都要從言行舉止中體現出來,站要有站的樣子,坐要有坐的姿態,手要扶碗就是吃飯的時候要把碗端著送到嘴邊,而不是自己把湊到食物跟前去,特別是有客人在場的時候,餐桌禮儀就顯得尤其重要,而且這還反映了人的精氣神的問題,如果總是搞得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就說明這個人沒有什麼鬥志,一般是不會被人看好的,那麼這樣的人都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只能一生碌碌無為。
很多人都認為抖腿是一種破財的行為,因為這種行為會讓人感覺到比較輕浮和隨便,也是在過去農村對這些禮儀要求比較嚴格的時候,要是在公共場合隨意抖腿或者聳肩的話肯定是會受到批評的,就像聳肩的時候他的脖子肯定會不自然的向前挺,這樣的人從外表上看著就不穩重,讓人很難信任。
其實說來說去農村的這些禮儀規範主要就是要求人活著能有一個好點的精氣神,只有這樣才能夠活的有動力,別人看著也會舒服,能夠獲得別人更多的信任也就代表著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