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期:細聊上帝之手-米開朗基羅和馬拉度納

2021-01-19 騰訊網

Quote of Today

昨天被馬拉度納刷屏了吧?這兩天全世界的媒體都在談他。

所有談他的文章都繞不開他那個不光彩的手球——「The hand of God」.

大多數文章大概只說到這裡也就結束了,感慨一聲一代巨星職業生命中那個抹不去的汙點。

上帝之手這個詞也從他開始流行了起來,馬拉度納之後的很多足球比賽中但凡出現隱秘的手球,體育媒體就稱之為 The hand of God.

馬拉度納後來在自傳裡說:

Now I can say what I couldn't at that moment, what I defined at that time as The Hand of God. What a hand of God, it was the hand of Diego!

(西語原文:"Ahora sí puedo contar lo que en aquel momento no podía, lo que en aquel momento definí como «La mano de Dios»... Qué mano de Dios, ¡fue la mano del Diego!")

—Diego Maradona, in his autobiography

但當時他是不承認自己手球的。

巨星已逝,再糾纏這樁公案也沒意思了。

今天我們從 the hand of God 聊點深入的內容。

為什麼把那個手球叫作上帝之手呢?我們今天從文化符號的層面聊聊。

其實,the hand of God 是貫穿了歐洲古典時期晚期(the Late Antique)和中世紀早期(Early Medieval)的一個很普遍的藝術傳統。

那個時期的歐洲是不允許在任何藝術作品中出現上帝的形象的,也就是說,基督教的上帝,the creator of the universe 那時候是沒有形象的。

不允許把上帝(God the Father - 聖父、天父)畫出來,不允許虛構,什麼藝術形式都不可以。

如果要表現上帝,只能用上帝的右手來表示,涵義是上帝幹預了人間的某件事。

所以早期的藝術作品中常常只畫一隻手來指代上帝,如下圖:

而且只能畫上帝的右手 - the right hand of God.

在基督教聖經中,上帝的右手是有象徵意義的。坐或站在上帝右手邊的人物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榮耀和地位 - In the Bible, to be at the right side "is to be identified as being in the special place of honor".

這個禁忌直到文藝復興才被打破,才開始出現直接刻畫上帝形象的藝術作品。

最出名的是義大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在梵蒂岡的西斯廷教堂(the Sistine Chapel)的穹頂上畫的那副「創世紀」超大油畫作品。

這幅油畫巨作一共畫了343個人物,題材取自聖經第一章創世紀的故事。其中有一個部分叫The Creation of Adam(創造亞當),裡面出現了上帝完整的形象。

上帝被刻畫成了一個長鬍子白袍老人。左邊裸體的是亞當,上帝用右手食指去觸碰亞當的手,但還沒有碰到。

這幅畫是後世被臨摹和研究最多的一副畫,對於畫中的各個細節都有無窮的研究和解讀。

上帝的手指為什麼沒有碰到亞當的手?亞當光著屁股坐在地上幹什麼?

這就是米開朗基羅之所以是世界級藝術家的高明之處。

下面這個解讀供你思考:

God's right arm is outstretched to impart the spark of life from his own finger into that of Adam, whose left arm is extended in a pose mirroring God's, a reminder that man is created in the image and likeness of God.

Another point is that Adam's finger and God's finger aren't touching. It gives the impression that God, the giver of life, is reaching out to Adam who has yet to receive it; they [God and Adam] are not on "the same level" as would be two humans shaking hands, for instance.

如何解讀這幅畫不是佛老能講得了的,需要專門去研究。但上帝的形象從未如此清晰和完整過,這才是文藝復興最偉大的意義之一。

上帝之手在西方藝術史上涵義太豐富太複雜太著名太重大,所以後來馬拉度納在記者追問下才想起了這個典故。

"Even there was a hand, it was the hand of God."

-- Diego Maradona

一個足球巨星,走完一生時,留給世人最深的記憶不是贏了多少比賽進了多少個球,而是一個疑似手球,這件事也挺滑稽的。

參考閱讀

Italian Renaissance.org - Analysis of the art of Renaissance Italy (可欣賞「創世紀」畫作細部)

相關舊文

感謝你的閱讀,明天見:)

相關焦點

  • 一代球王馬拉度納去世,上帝收回了「上帝之手」
    正文共4142字,預計閱讀時間 10 分鐘 今夜,上帝收回「上帝之手」 當地時間11月25日,阿根廷足球明星迭戈·馬拉度納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
  • 上帝之手和世紀進球,魔鬼與天使,這就是唯一的馬拉度納
    然而在比賽第51分鐘的時候,情況發生了變化,馬拉度納分球給邊路的巴爾達諾,後者停球被英格蘭後衛霍奇擋出,而後回傳給門將彼得·希爾頓,這時機警的馬拉度納跟了上去高高躍起,和彼得·希爾頓進行爭搶,並用手將球攻入了英格蘭的大門。近在咫尺的英格蘭後衛布徹和希爾頓一起目睹了馬拉度納的犯規,他們瘋狂地喊著「手球!他手球了裁判!」
  • 馬拉度納上帝之手電影上映,前英格蘭國腳集體抵制
    據《鏡報》報導,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紀錄片最近在英格蘭上映了,但遭到許多前英格蘭國腳的抵制。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阿根廷對陣英格蘭的比賽中,馬拉度納先是手球破門,裁判判罰進球有效,數分鐘後他又打進一個精彩絕倫的進球,前者史稱「上帝之手」,後者則被譽為「足球史上最精彩的個人表演」,史稱「世紀進球」。
  • 濟科:馬拉度納第一次用上帝之手 是在1984年意甲 讓我停賽了4場
    GOAL網站報導,巴西足球名宿濟科回憶說,當年馬拉度納第一次使用上帝之手是在意甲,那是1984年馬拉度納代表那不勒斯對陣濟科所在的烏迪內斯。濟科說,當時馬拉度納手球進球後,自己因為衝裁判諷刺鼓掌,被停賽了4場。
  • 馬拉度納:如果疫情是上帝操控的,我祈禱上帝之手能將其消除
    近日在接受路透社的採訪時,馬拉度納對於聯賽取消降級一事發表了看法,並祈禱希望疫情能夠早點過去。此前阿根廷足協官方宣布,本賽季阿根廷國內聯賽提前結束,並且取消本賽季和下個賽季的降級,這也讓馬拉度納執教的拉普拉塔體操避免遭受降級的厄運。
  • 球王馬拉度納隕落:上帝之手拗不過太歲之殤!
    17 歲單賽季 26 個進球,獲得阿根廷甲級聯賽最佳射手,26 歲獲得世界盃冠軍,7 場比賽阿根廷進了 14 球,13 個進球和他有直接關係,獲得金球獎。Diego Armando Maradona,迭戈·馬拉度納,這個被足球界譽為「上帝之手」的男人,迭戈·阿曼多·馬拉度納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在任何一支球隊,他都是絕對靈魂,可以將球隊整體盤活。
  • 上帝之手帶走「上帝之手」,從此天空多了一顆星
    世界盃封神:天高任鳥飛關於馬拉度納最偉大的傳說無疑是1986年世界盃的1/4決賽,面對著阿根廷的宿敵英格蘭,他用手打進一球,在後來的故事裡,這個明顯的手球成為了馬拉度納口中的上帝之手。可是,誰都不會想到,在上帝之手僅僅4分鐘過後,馬拉度納就從一個魔鬼蛻變成為天使,一個連對手都仰望的足球天使。
  • 馬拉度納:如果時間能重來 我發誓會用右手完成上帝之手
    近日,在接受採訪時,馬拉度納談到了有關VAR的使用,他表示VAR的使用對於足球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既然是人為操作的技術,就存在著瑕疵,不可能盡善盡美。
  • 南方人物周刊|馬拉度納去世 上帝收回了他的手
    2010年6月6日,南非普利托利亞,阿根廷主教練馬拉度納和隊員梅西訓練備戰世界盃 從旁觀者的角度,馬拉度納的這些所作所為跌破道德底線,甚至應遭受牢獄之災。但作為一名足球運動員,馬拉度納舉世無雙的球技,卻總能讓人暫時忘卻這些。
  • 上帝之手,世界球王——馬拉度納去世,關於足球你了解多少?
    阿根廷的知名球星——馬拉度納,就是這樣的標杆人物,他不僅僅是「球星」,更是當之無愧的「球王」。同為運動員的NBA球星科比,生前就曾表示:馬拉度納是他的偶像。這足以體現出馬拉度納在世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令全世界球迷都深感悲傷的事情發生了。當地時間25日,20世紀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在家中去世。
  • 馬拉度納走了,上帝收回了他的手
    「上帝之手」進球瞬間。什麼叫鬼斧神工,什麼叫風華絕代,老馬在那一年給了這兩個詞做了最好的詮釋。如果誰在一場世界盃比賽中,打進一顆載入史冊的進球,便是人生巔峰了,但他在同一場比賽中打進了兩顆。老馬如雜耍一般帶著六七名英格蘭球員遊花園,戲耍著世界級防線的布澈、希爾頓,打入世界盃最漂亮的進球沒有之一。
  • 梁文道:阿根廷人從不以「上帝之手」為恥
    王躍文:動態的美應該和舞蹈比較像,剛才說馬拉度納的時候我想到另外一個事情,是道德層面的問題,比如說布魯的上帝之手,拍進去的時候覺得美,把真相拍出來的時候,說太醜了。梁文道:這事阿根廷的人會非常開心,別的國家覺得是醜事,不能宣揚。
  • 一代球王馬拉度納逝世,灰色的2020,我們該怎麼和孩子聊死亡
    馬拉度納出身貧寒——阿根廷的費奧裡託鎮是一個以貧窮和暴力著稱的地方,他就出生在這裡的棚戶區裡。 01 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 無論是足球場內還是足球場外,馬拉度納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 1986年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對英格蘭的比賽堪稱馬拉度納人生的縮影: 他創造了聞名世界的「上帝之手」,用左手打進本應被吹無效的違例進球
  • 科比之後,上帝又帶走了馬拉度納:「天使」以「魔鬼」方式謝幕
    上帝從世界足壇帶走了一位 無與倫比的天才 從此上帝收回了上帝之手 馬拉度納成為阿根廷歷史上最年輕的最佳射手 # 1986年6月 馬拉度納在墨西哥世界盃上演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帶領球隊拿到世界冠軍 #
  • 索倫蒂諾新電影《上帝之手》,律師:老馬沒有授權使用肖像
    據《米蘭體育報》報導,義大利著名導演保羅·索倫蒂諾將自編自導Netflix新片《上帝之手》,不過馬納多納的律師表示,馬納多納本人沒有授權這部電影使用他的肖像權。雖然這不是一部講述馬拉度納的電影,但是影片名稱《上帝之手》已經反映出和球王馬拉度納的聯繫。馬拉度納律師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馬拉度納沒有授權索倫蒂諾的新電影使用他的肖像權。我們已經和義大利同事一起研究不當使用註冊商標的法律策略,準備向法院提出正式訴訟。」索倫蒂諾本人是那不勒斯的忠實球迷,在2014年憑藉《絕美之城》摘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時,他還特意感謝了馬拉度納。
  • 馬拉度納1960-2020 那些年和迭戈有故事的人
    結束國家隊的7年合作後,兩人又先後在塞維亞與博卡青年共事,合作9年之久,幾乎橫跨了馬拉度納的巔峰期。  12年前,心血來潮的馬拉度納架不住阿根廷足協邀約,首次執掌國家隊時,見慣大場面的比拉爾多又應老部下邀約,擔任國家隊體育主管。然而,伴隨著阿根廷隊兵敗南非,曾無數次共度蜜月的兩人,最終也不免互生嫌隙。
  • 甲子輪迴,上帝收手;老馬已去,青春永在——我的馬拉度納,我的青春...
    當年,上帝無私地給了他上帝之手,現在,又無情地收回。一切化為永恆。他來過,他活過,他燦爛過;他是英雄,他是神,他是幡帕斯雄鷹;他也是魔鬼,惡漢,癮君子,但終究,他是球王,因球而生,為球而死。他更是我的青春烙印,最美記憶,我的夢。 一、1986年,我上初二。
  • 馬拉度納最後的生日願望:人類戰勝疫情
    阿根廷總統府當天發布公告稱,因馬拉度納去世,阿全國進入為期三天的哀悼期。  阿根廷足球協會當日發布公報,對傳奇球星馬拉度納逝世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並稱馬拉度納將永遠活在所有人的心中。  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在其社交媒體帳號上表示:「馬拉度納讓阿根廷登上了足球的世界之巔,帶給我們無數的快樂。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球員。
  • 馬拉度納,我為你哭泣!
    我的足球,是從馬拉度納開始的! 左海濤:上帝之手真要去上帝身邊了。 苗霖:上帝終究收回了他的那隻手。 濱巖:剛剛抵達巴塞隆納就收到惡訊,阿根廷國家隊御用攝影師古斯塔沃哭著告訴我的。永遠懷念他,永遠記憶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分鐘!謝謝你,偉大的迭戈!
  • 「上帝還是收回了那隻左手」
    網上有一句評論看的讓人五味雜陳:上帝想起了借給馬拉度納的左手,這下他貪心了,順便把球王也帶走了。但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或許就是馬拉度納上演「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的世界盃最佳進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