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獎無「神劇」上榜 大題材作品仍受青睞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第29屆電視劇「飛天獎」獲獎劇目於昨天在京揭曉,《辛亥革命》、《國家命運》等42部電視劇最終獲獎。獲獎作品中,反映重大歷史特別是近現代革命歷程的作品超過三分之一,現實題材劇在其中所佔比例也達到近三分之一。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近兩年來收視率頗高卻口碑極差的所謂「神劇」、「雷劇」,無一上榜。

  「大題材」仍是大熱門

  此次飛天獎獲獎名單,是由50多位評委歷時3個多月,從近兩年播出的兩百多部電視劇中遴選出來的。據飛天獎評委之一、國家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副司長、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王丹彥介紹,飛天獎原本共有50個獎項,分別是9個單項獎和41個電視劇名額,但本屆參評作品「好劇頗多,難分伯仲」。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飛天獎為長篇電視劇增設了一個特別獎,並授予了《辛亥革命》。對此,王丹彥解釋說,評委們普遍認為,《辛亥革命》是大型電視劇,史詩感特別強烈,在規模上和很多電視劇沒有可比性,因此單獨為其設立了一個獎項。

  從獲獎作品名單來看,大題材作品依然更受青睞。電視劇《國家命運》和《全家福》分別獲得長篇電視劇一等獎和三等獎,這兩部劇的製片人李功達認為,這種評獎傾向反映了「飛天獎」的主流文化定位。「我一直想著做電視劇的人應該心裡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庭,這回兩部劇獲獎,算是對這種家國情懷的肯定吧。」李功達說。

  「神劇」輸在創作態度

  近兩年來,一些所謂的「神劇」、「雷劇」紛紛湧現,儘管其收視率頗高,卻在觀眾中受到極大質疑,也引起了主管部門的注意。本屆飛天獎的獲獎名單中,並沒有這些作品的身影。王丹彥表示,對於這些「神劇」,或許還有別的專門獎項去鼓勵它們,「飛天獎」更強調電視劇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三性統一」,一些正經八百的古裝劇都未能入局,「神劇」自然更難獲獎。

  這兩年,由於跟風之作太過泛濫,諜戰劇也一度有淪為「神劇」的趨勢,但在今年的「飛天獎」中,《斷刺》、《夜隼》、《懸崖》等諜戰劇紛紛入圍。王丹彥解釋說,在過去這兩年裡,諜戰劇數量巨大,評委們必須在其中拔出尖子來,而這幾部諜戰劇,都是評委拿票投出來的,即使有的評委不樂意,也得尊重投票結果。

  「其實諜戰題材並沒有它的原罪。」《特殊使命》堪稱國內最早的諜戰劇,它獲得了第27屆飛天獎的長篇電視劇三等獎,製片人李功達表示,任何類型劇都能拍出好劇,只是這兩年「羊蠍子好賣大家都賣羊蠍子,涮羊肉火了大家都來涮羊肉」,跟風的作品太多,讓諜戰劇「羊肉變成了老鼠肉」。

  火爆「甄嬛」意外遇冷

  《努爾哈赤》、《三國演義》、《雍正王朝》……曾幾何時,古裝歷史劇是飛天獎的寵兒,但從上一屆起,古裝劇便顯得有些身影落寞。在本屆飛天獎長篇電視劇獲獎名單中,除了神話劇《媽祖》,只有《木府風雲》和《奢香夫人》兩部古裝歷史劇分獲一等獎和二等獎,而且這兩部劇反映的都是少數民族的發展歷史,在角度上十分新穎。

  「並不是我們排拒古裝劇,而是這兩年古裝劇確實弱了一些,前幾年有古裝劇放在今年都能拿二等獎,但這樣的劇這兩年我們沒看到。」王丹彥遺憾地表示,《趙氏孤兒案》、《楚漢傳奇》等今年熱播的古裝劇,由於超出了時間範圍,未能參與本次評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古裝劇在獲獎名單中的分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昨天公布的獲獎名單上,獨獨少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就是去年甫一推出就成為「重播劇王」的《甄嬛傳》,這部由知名導演鄭曉龍創作的清宮戲,細節考究,情節抓人,收視口碑都不賴。對於該劇為何落選「飛天獎」,王丹彥不願多做說明,只是簡短地表示:「票沒夠,沒選上。」

  最新消息

  最佳男女演員獎

  仍是「雙黃蛋」

  本屆飛天獎頒獎典禮將於9月舉行,包括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和優秀男女演員獎在內的單項獎將在現場揭曉。

  從第25屆飛天獎以來,優秀男女演員獎都是「雙黃蛋」,對此,王丹彥表示,「飛天獎」並非刻意追求成雙成對,而是因為該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故而在獎項設計上儘量讓每年都能有一名創作者獲獎。因此,今年的最佳男女演員獎仍將出現「雙黃蛋」現象。

  目前,上述各獎項提名已出爐,觀眾可上網投票,在評委票數相同的情況下,網友的呼聲有望影響獎項的歸屬。

  相關新聞

  電視藍皮書

  問診「娛樂化」

  昨天,在「飛天獎」電視劇獎項揭曉同時,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織編纂、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負責編寫的「電視藝術藍皮書」《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報告》(第二卷)也首發面世。該報告分析了近兩年來各種題材電視劇的發展趨勢,並專門闢出章節,對「過度娛樂化」的電視生態不良現象進行問診。

  報告中尖銳地指出,目前一些電視節目存在「以欲望原則、快感原則作為最高原則、唯一原則」的「娛樂至死」傾向。報告同時表示,中國電視人應當「堅決抵制過度娛樂化導致價值觀的抽空與扭曲」、「應警覺對世俗價值體系缺乏辨析的迎合」。

  此外,這份報告還對中國電視節目引進海外模式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報告認為,這些海外節目模式對於本土原創來講起到了借鑑和啟示作用,但國內電視人不可對此形成過度依賴。(本報記者 王國強)

相關焦點

  • 現實主義影視作品集中推出 優質大題材回望崢嶸歲月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一批內容優質、製作精良的影視大製作將相繼推出:亞洲首部全程數碼IMAX電影、管虎執導的《八佰》回望四行倉庫保衛戰,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銀熊雙獎影片《地久天長》,提供了當下中國人看待上一代人的方式;電視劇方面,孫紅雷、秦漢、周冬雨等領銜的《新世界》講述新中國成立前夕北平城內22天內的故事,也開啟了優質大題材霸屏的前奏。
  • 神劇?豆瓣評分最高的醫療題材韓劇就是它!很現實的一部劇
    良心好劇,這個演員陣容也是厲害了!曹承佑和「地獄使者」李棟旭,兩大男神同臺飆戲,再加上李圭亨、劉在明等一幫演技派配角加持,韓國JTBC電視臺出品、《秘密森林》韓劇原班人馬打造的這部醫療題材韓劇《Life》會是一部「神劇」嗎?
  • 2017年全國獲準發行國產電視劇題材統計表
    可以說,公安題材電視劇從誕生之日起,就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勁的發展勢頭。二、高產階段到90年代公安題材電視劇創作熱繼續升溫,不僅數量大增,而且質量上升。轟動一時的紀實劇《9·18大案偵破紀實》《針眼警官》《刑警本色》《英雄無悔》《重案六組》,海巖系列劇等,不僅得到了業內專家的認可,還多次獲得「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金盾文化工程獎」等國家級重要獎項,同時備受廣大電視觀眾喜愛。此時的公安題材電視劇已從稚嫩的童年時期邁入了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時期。
  • 郭晉安到底拍了多少稀奇古怪的劇?《古靈精探》墊底,第一超好看
    本劇由郭晉安搭檔郭羨妮、曾華倩、馬國明等主演,整部劇結構緊湊,氛圍輕鬆,案情難度適中,搞笑成分恰到好處。但結局有點太狗血了,據說有兩個版本的結局,我看的是悲劇版。第一部很好看,郭晉安特別俏皮,於是期待第二部,後來一看,第二部好像硬掰出來的。第四名、《生死訟》。
  • 25年前他出演這部神劇,豆瓣9.3!
    盜墓題材的《怒晴湘西》是「鬼吹燈」系列的前傳,講述了潘粵明飾演的男一號陳玉樓,與鷓鴣哨等好友攜手探秘湘西瓶山的傳奇故事。陳玉樓作為「卸嶺門派」的總把頭,不僅精通「望、聞、問、切」的盜墓本領,還特別精通人情世故,無論正邪兩派都能混的開。為了詮釋這樣一個世故又有範的人物,潘粵明不僅在動作戲上下足功夫,還通過眼神、形體,以及墨鏡等道具來表達角色的複雜性。
  • 華納兄弟將製作《飛天小女警》真人劇
    相信有很多朋友在童年的時候都有看過一部名叫《飛天小女警》的動畫作品。只是不知道大家現在是否還有在關注這部動畫片的動向。前段時間外媒放出消息稱,華納兄弟將製作《飛天小女警》真人劇。這真是一件讓人瞳孔震驚的事情!在1998年至2005年期間,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飛天小女警》。
  • 「流量」們蜂擁而至,2019將是民國劇「大年」?
    以上12部待播民國劇無一例外,均獲得高流量演員加持。儘管有些劇還在拍攝中,但因為「流量」的高關注度,讓它們未播先熱。古裝劇已經無法快速消化「流量」們,倘若不嘗試新題材,他們可能將面臨無戲可拍的局面。《香蜜沉沉燼如霜》男主角鄧倫的另一部待播民國劇《海棠經雨胭脂透》第四,現實題材遇冷。
  • 農村題材文藝作品,農民豈能僅當「綠葉」
    作者:李雪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廣電周刊主編)  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共備案公示546部,其中當代農村題材51部,佔比9.3%,雖然遠小於當代都市題材42.9%的佔比,但比前幾年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對比一下五年前的數據:2015年全年備案公示的電視劇共1146部,其中農村題材62部,僅佔總數的5.4%。
  • 史蒂芬金名作改編病毒題材末世劇《末日逼近》
    CBS最近出了一部限定劇,改編自史蒂芬金名作、病毒題材劇《末日逼近》。在美國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來看這一部劇,似乎很合適,而劇中也再次聊到,美國軍方對於病毒的實驗與洩露!男主斯圖雷德曼是一位退伍軍人,他在酒吧門口看到了另一個軍人出了車禍,他和另外幾個人,把軍人救了出來,然而,這個軍人是剛從軍營裡逃了出來,並且已經感染病毒,救助軍人的所有人都被感染了,除了雷德曼,因此,雷德曼被抓到了陸軍醫院進行研究,醫生要找出為什麼其他人都受感染,而他卻不會!
  • 2005年國產劇有多嚇人?17部神劇瘋狂輸出,成就巔峰之年!
    2005年是國產劇最為豐收的一年,在這一年,誕生了國產抗日經典《亮劍》,國產仙俠劇被《仙劍奇俠傳》敲開了大門,不僅如此,歷史正劇《漢武大帝》也在2005年誕生,這一年17部經典神劇瘋狂輸出,堪稱巔峰之年。揭曉了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吧。
  • 《戲命師之飛天神獸》豬剛鬣的兄弟?看男主江五山怎樣戲命人生
    當然這部電影的神獸就是上古妖獸飛天神豬,此豬乍一看有點像豬剛鬣去高老莊前走散的兄弟,不過飛天豬一出場,秀了一把技能後就被玄門大當家的給滅了,比起它豬大哥還真弱了不少。但是令人驚奇的是,從大豬體內竟然被其元神出竅變成一隻小豬逃脫了,特別要說的是這段特技做得還不錯。
  • 李晨生日幾月幾日微博地址 李晨個人資料作品背景經歷
    c=spr_qdhz_bd_360ss_weibo_mr&is_hot=1李晨生日幾月幾日微博地址 李晨個人資料作品背景經歷  1997年,主演《十七歲不哭同年監製並主演了以自己小說為劇本雛形的熱播劇《北京愛情故事》,並在2013年央視春晚上演唱插曲《嘀嗒》。  2011年,編劇並主演了電影《奮鬥》,並參與了電影《建黨偉業》的拍攝,飾演主要角色張國燾。參加2012環塔拉力賽專業摩託車組比賽,擔任車隊隊長,並製作拍攝了環塔紀錄片《徵途》。  2013年,繼《北愛》之後,連續監製並領銜主演《好傢夥》和《到愛的距離》。
  • 聽說有人要封殺「飛天拉麵神教」,我笑了
    前兩天,一則「排查飛天拉麵神教」的新聞把眾多網友笑彎了腰。話題下的評論都是這個畫風。 這場飛面大神與智能設計論之間的較量就此落幕,但飛天麵條神教卻繼續以諷刺性宗教的形式繼續發展。
  • 新聞晨報:偉大的作品來自人民
    縱觀幾十年來真正有影響力的作品,都是類似這樣現實題材的作品——想想當年造就萬人空巷的《渴望》,再想想勾起上海一代人回憶的《孽債》。即使在娛樂產業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看夠了架空、玄幻、穿越等等虛構的手段之後,會發現只有源於生活的創作能夠喚出最廣泛的共鳴。「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只有這樣染乎世情、系乎時序的共鳴才能產生直達人心的藝術力量。
  • 2017優酷超級網劇 題材製作玩法全升級
    當下網絡影視作品呈現高速增長態勢,當網劇風生水起之時,也面臨著全新挑戰。題材新穎化、製作精品化與營銷多樣化將成為未來網劇競爭的重要因素。  超前題材:  腦洞大開 鎖定年輕人群體  年輕人是網絡影視的主要消費群體,隨著90後、00後的成長,二次元逐漸成為網絡主流文化,網遊題材《微微一笑很傾城》的爆火證明了一些受眾群體小、「登不上檯面」的冷門題材出現在二次元文化大爆發的現在,剛好可以命中年輕人的興奮點。
  • ​2021年國產劇趨勢前瞻:深耕現實題材 開啟品質時代
    同時,多項政策聚焦提升影視內容創作質量與價值導向,引導影視劇創作選題,扶持重點主題作品。此外,李易峰主演的《號手就位》,黃景瑜、肖戰主演的《王牌部隊》,陳曉、王一博主演的刑偵劇《冰雨火》,朱一龍、童瑤主演的諜戰劇《叛逆者》也將登陸螢屏。近年來,主旋律題材吸引越來越多青年演員加入,劇集品質也大獲認可,2020年《隱秘而偉大》吸引大批年輕觀眾, 2021年主旋律題材囊括豐富主題、陣容搶眼。
  • 關於公布2008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廣播文藝和廣播劇獎...
    魯廣編字〔2009〕40號  關於公布山東廣播影視大獎  2008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  廣播文藝和廣播劇獎獲獎結果的通知  各市廣播電視局(臺)、學(協)會,局屬有關單位:  由山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主辦、山東省廣播電視協會承辦的山東廣播影視大獎2008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廣播文藝和廣播劇獎已評選結束,評選結果在廣視網進行了公示。
  • 那些靠表情包再次翻紅的童年神劇:雨女無瓜原來是來自於遊樂王子
    那些靠表情包再次翻紅的童年神劇:雨女無瓜原來是來自於遊樂王子表情包是現在大家常用的一種交流的方式。因為表情包既有畫面又有文字用起來很方便。然後有才的網友們就做了很多明星的表情包,用的比較多的有張學友、黃子韜等。
  • 《韓劇流行題材》流行「無感情症」?他們高難度演技大受肯定!
    他們都因不同的原因造成無情感表現,卻都引領著各劇創下收視率高峰。影迷站長推薦:《韓劇流行題材》1.因為外部刺激,動過腦部手術,而令他無法正常地感知一切情感,也讓他辦案更加理性不受情感左右。這樣的設定在第二季也同樣發揮特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