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住在武漢的知名網文作家「冬天的柳葉」,在疫情期間完成了自己的最新作品《掌歡》,還成功晉級閱文最新白金作家,至此,閱文旗下白金大神作家人數共428位。在這份白金作家榜單中,讀者們很熟悉的唐家三少、貓膩等作者均在榜上。「冬天的柳葉」在自己的最新完結文後說:「感謝讀者陪伴身在武漢的我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日子」。近日,筆者通過微信採訪了「冬天的柳葉」,聽她講述自己的寫作心路。
學工科的「柳葉」寫了九年,熱愛和支持熱愛的收入缺一不可
問:首先祝賀你晉升白金作家,你怎麼看待「白金作家」這個稱號?
冬天的柳葉:白金作家在網文行業算是含金量很高的榮譽,我曾經悄悄定下三個目標,成為白金作家是其一,當時不好意思跟別人說,只是安慰自己「做人嘛,總要有夢想,萬一不小心就實現了呢。」現在真的實現了,對我來說是一種認可,更是很大的激勵。
問: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寫網文的?是什麼讓你一直寫到了現在?
冬天的柳葉:我從2011年開始寫網文,到現在已經是第九個年頭。我大學念工科專業,畢業後工作也是按照工程師的路線來規劃職業,後來崗位調整到文職,對我來說有種規劃被打亂的迷茫。
我是老書蟲,最早看網文的那批讀者之一。人在迷茫的時候,就會想找些感興趣的事做,好像自然而然就完成了讀者向作者的身份轉變。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把第一本書的第一章上傳後的興奮和新奇。先生覺得我是心血來潮,說最久堅持三天。我尋思著怎樣也能堅持一星期吧,於是和他打賭。當時作為純新人的我完全沒想過能賺稿費,完全「靠愛發電」一路寫到了上架收費。
先生打賭輸了,請我吃了頓大餐,還對我說不要想賺稿費,就當興趣愛好,什麼時候累了就不寫了。無心插柳柳成蔭,我的第一本書就穩定在月入稿費三千左右,並擁有了一路支持我到現在的老讀者。
直到現在我都覺得自己很幸運。第一本書靠熱愛或許能寫完,但如果沒有讀者、稿費,可能我不會寫第二本、第三本……到現在我已經寫完了七本長篇小說,能讓我堅持到現在,坦白說,熱愛和支持這份熱愛的收入缺一不可。
疫情期間堅持更新,從日更四千字改為兩千字
問:在最近完結的《掌歡》最後,你寫到「感謝讀者陪伴身在武漢的我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日子」。這段時間,你和讀者之間有什麼故事可以分享?
冬天的柳葉:剛開始很多讀者並不知道我在武漢,後來因為疫情日益嚴重,我調整了更新字數,對讀者說了下情況。最大的收穫是讀者的支持與理解吧,那段時間經常有讀者在微博留言鼓勵我,還有讀者會私聊問我是否需要幫助,缺不缺東西,可以給我寄。雖然我都婉拒了,但這些言語在最艱難的日子給了我很多溫暖與支撐。對我來說,這種精神上的鼓勵與安慰很珍貴。
至於現實中的交集,並沒有。我是網絡和現實分得比較開的人。我安靜寫,讀者安靜看,這是讓我感到舒服的相處方式。另外說件有意思的事,疫情期間恰好《似錦》實體書上市,本來出版社編輯聯繫我需要手寫一千張籤名,但因為快遞不通,最後改成了籤章,莫名有種理直氣壯偷懶的快樂。
問:疫情期間,家裡還有兩個孩子要照顧,你的壓力一定很大。但你每天都有更新作品,怎麼做到的?
冬天的柳葉:還記得元宵節那天,孩子鬧著要吃湯圓,但當時買東西很不方便。孩子奶奶訓斥說,都這時候了,哪來的湯圓給你吃。孩子很委屈。結果到了晚上,飯桌真的擺上了湯圓。我問婆婆哪來的,婆婆用很平常的語氣說,我用麵粉做的。當時我忍不住就哭了,除了心酸,更多的是感動。婆婆是很普通的老人,她的擔憂從沒對我們提過,我覺得自己更沒有不堅強的理由。
我不是一個以更新量見長的作者,幾本書連載期間一般都是穩定在日更四千字。疫情期間確實心理壓力大,為了保證質量調整為兩千字,讀者都很理解。為了不辜負他們的這份理解與等待,一直到《掌歡》完結我都在堅持每天更新。
問:你的作品基本都是古代言情故事,但現實中這段特殊的經歷,對你的創作會產生影響嗎?
冬天的柳葉:肯定有影響。無論背景是古代還是現代,作品傳遞的觀念一定是符合當下價值觀的。比如我筆下的女主,都非常堅強獨立、勇於承擔,不是說我寫古代故事,女主就是個徹底的古代女子。這段特殊的經歷,讓我開始思考以前覺得很遙遠的事。生命很珍貴也很無常,所以才更要珍惜平凡的每一刻,珍惜和愛人、親人的相處,寬容無關緊要的事。這些感悟必然會融於筆端,創作出更豁達的主人公。
問:這段時間和編輯聯繫多嗎?在面對疫情的時候,編輯或者平臺有給你特別的支持嗎?
冬天的柳葉:和編輯的聯繫比較多,因為身在武漢,總編、主編、責編都很關心我的情況。大家默認連載作品日更四千字才算合格,但我調整成日更兩千字的那段時間,編輯們從沒催促我,一直安慰我所有事都可以放一放,保護好自己才是第一位。作者的成長離不開穩定的平臺,也離不開良師益友的編輯。
如果連嘗試都不敢,寫作這條路註定走不遠
問:寫網文這幾年,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家人會讀你的小說嗎?
冬天的柳葉:我入行快九年了,生活的變化還是比較大的,最重要的是這期間家庭添了兩位新成員,經濟上也比剛畢業那幾年有了很大改善。我的讀者群體以大學生、步入職場的白領、家庭主婦這些女性讀者為主,我先生是工科男,從來沒讀過我的小說,當然也就不會和我討論情節。但他給了我很多支持,為了讓我能有平和的心情進行創作,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付出更多。
問:這幾年有過寫作上的瓶頸期或是迷茫期嗎?怎麼面對的?
冬天的柳葉:迷茫期是有的。我第一本作品是科幻題材,第二本作品是仙俠題材,雖然題材有區別,但都是升級文。連寫了兩本升級文後,第三本我想嘗試古代言情。類型的跨度比較大,當時完全沒信心,很怕寫不好讓老讀者失望,患得患失好些天,最終還是新鮮感讓我克服了膽怯。當時我想,不要忘了剛入行的心態,讀者、掌聲、稿費,這些是在故事寫好後隨之而來的。如果連嘗試都不敢,寫作這條路註定走不遠。當時甚至做好了新題材失敗再接再厲的準備,好在比較幸運,第一本古言作品《妙偶天成》讓更多讀者認識了我,成了我第一本均訂破萬的作品。
問:《掌歡》完結之後,有新的寫作計劃嗎?最近的打算是什麼?
冬天的柳葉:新作已經在構思中了。多年來我的寫作習慣沒什麼變化,一般是在老書完結後兩個月左右開新書。兩個月時間能讓新書構思更完善,也能讓我得到足夠的休息。先把腦子靜下來,空下來,利用這段時間看劇、閱讀,再充盈它,以好的狀態迎接新開始。本來按計劃,難得的假期會有旅行,但現在特殊時期不能出門,除了構思新書,那就多陪伴家人。
問:在家除了寫作、陪家人之外,有讀什麼書嗎?平常你喜歡閱讀哪類作品?有沒有對你影響深遠的作家作品?
冬天的柳葉:最近在讀的是《大明帝國日常生活直播》,內容很有趣。平時我讀的書分兩類,一類是對寫作有幫助的,比如寫《掌歡》時我買了很多美食類書籍,像《隨園食單》《味道春秋》。還有一類是網文作品,會挑能吸引我的小說讀。因為作品連載期間比較忙,壓力也會比較大,好的網絡小說能讓我放鬆下來。
對我影響比較深遠的作家是金庸先生。我讀《白馬嘯西風》時年紀還很小,恰好這部作品是以女性視角展開的,對我來說格外有吸引力。大概是那時候就種下了萌芽,覺得通俗易懂的故事特別有魅力。後來趕上了網絡文學的誕生和發展,自己也自然而然地入了行。
通訊員張恩曈
編輯:徐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