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手相與自身健康有著密切的關聯,有人則認為此屬荒誕之談。千百年來,眾說紛紜。究竟通過手相,我們能否預知疾病或健康,還是手相純屬迷信學說,毫無科學依據呢?
手相學的歷史
手相學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據說是由西周時期的鬼谷子所創。在解剖學尚不發達的古代,人們無從了解各種疾病的成因,聰明的先人便開始通過手部的某些特徵,了解它和某些疾病的對應關係,這就是最原始的手相。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對手相學認真研究分析後認為,它雖存有大量的迷信成分,但也有一定道理。從現代資訊理論角度看,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是相互聯繫的,各種正常或異常的信息都可在手上顯示,現代掌紋學,正是根據這種資訊理論思想在古代手相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15世紀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格拉底曾說:「在身體最大部分中所存在的,也同樣存在於最小部分中。」山東大學全息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張穎清教授創立了震驚世界的一門備受爭議的新學科——全息生物學。他認為:人體的每一節肢都是整體的縮影,檢查一個節肢穴位是否有壓痛反應點,可判斷全身疾病的患病位置。」中醫也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臟的生理、病理狀況完全可以反映在相應的體表組織上。手在人體中處於特殊的地位,它是十二經絡的集散地,內臟疾病當然也可以通過經絡系統而反映在手紋上。
掌紋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手紋是由指紋和掌紋組成,手診一般要同時觀察指紋和掌紋。指紋在出生時已經定型,一般終生不變,想要找到一個指紋與你完全相同人的機率微乎其微,據科學家估計是在十億分之一到六百四十億分之一之間。掌紋只在胎生的靈長類動物和人類中存在,會隨著年齡、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和疾病狀態發生變化。掌紋同時也具有遺傳性,包括生理和病理上的各種疾病遺傳,所以說掌紋分析也可以作為鑑定親子關係的補充手段。
手紋專家指出,不同的掌紋可反映出一個人大腦智商的高低,智力障礙的人其手紋往往與正常人存在有明顯的差異——手掌上部橫穿整個手部的猿紋最能表明一個人智商的高低。一般來說,智力低的人手掌紋少而粗,用腦過度和神經衰弱的人手掌紋繁亂細雜。另外,通過觀察手紋還可以對一個人是否易患孤獨症、焦慮症,以及精神分裂症做出判斷。手掌部區域不但與人體五臟有相應聯繫,而且還與喜、怒、哀、樂相對應,因此同樣可以通過觀察手紋推測人的情緒、性格和疾病。
目前,許多醫院相繼開設了通過觀察手掌來控制和預防遺傳病的科室,指導人們正確認識和預防相關疾病。
專家認為,手掌生命線(又叫「地紋」,從食指下方開始縱貫手掌並環繞大拇指的線)的長短,並不代表壽命的長短,而是代表生命力的強弱。生命紋越長、越深、越紅潤,表示生命力越強,對疾病的抵抗力也越強,不易生病。而紋粗,適合於重體力勞動或運動。紋細,則適合於腦力勞動。生命線尾端有流蘇,要防老年病。健康線(一條從小指下面開始的紋)斷斷續續,表示腸胃消化不良。如有鏈狀,可能是呼吸系統有疾病。若在頭端有島紋,可能是呼吸系統不好。若在尾端,則是泌尿系統有問題。如果手上沒有這條健康線最好,因為這條線實際是不健康的表徵。
如手掌上起了白色小丘疹,那麼要檢查一下是否膽固醇過高;如手上出現紅線,那麼有可能你已患上高血壓、風溼病或心臟病。
指紋學的運用
據2001年第6期《現代科技譯叢》報導:俄羅斯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根據指紋確定人體性別和身份的方法,這一發現將會在犯罪偵察學中得以廣泛應用。俄羅斯司法部聲稱,這個研究已被犯罪偵察專家得到證明,根據每一名犯罪分子的手紋、性別和身高,甚至還可為他們描繪出與本人相貌相差無幾的肖像。
另據2004年1月10日俄羅斯《消息報》報導:全俄體育運動科研所的運動人類實驗室,對曾獲過世界冠軍、歐洲冠軍及奧運會參賽隊員的指紋進行了15年的研究發現,那些指紋圖案簡單、線條數量較少的人通常力量很大,但耐力和動作協調性較差。而那些形狀複雜、線條數量較多的指紋則意味著此人的耐力和協調性較好,但爆發力較差。
實驗室的負責人塔馬拉·阿布拉莫娃博士說:「不同的運動項目,甚至同一項目中不同級別運動員的指紋特點也不盡相同。例如對於那些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的速度力量型運動(如短跑),運動員通常具有圖案極簡單的指紋;而需要良好身體協調性的運動項目(如摔跤、拳擊、自由式滑雪)選手的指紋,則往往具有複雜的圖案和繁多的線條。運動項目內容越複雜,運動員的指紋也越複雜。在這類運動員的指紋中,往往有較多的螺旋紋,較少的鬥紋,通常沒有箕紋。」
科學家還發現:指紋相對簡單的人,甚至在承受普通負擔時也會到達體能的極限,而十指都是鬥紋的人情況則完全相反,他們在幹普通工作時遊刃有餘、反應機敏,但在面對強大的困難時就會喪失鬥志。另外凡兼有螺旋紋和鬥紋的人一般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能夠完成高強度甚至是極端艱巨的任務。
我國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文明史的國家,這既給我們提供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同時兩千年的封建社會歷史也積澱了難以很快清除的迷信殘渣。手相學中有其科學、唯物的精華,但也有唯心和迷信的糟粕。需要強調的是,手診學儘管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也只能作為判斷一個人身體狀況及性格的輔助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