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在英國虧慘了,現在想吃回頭草?成都給出了回答!

2021-01-19 金融五道口

「李嘉誠這三個字,在世人眼裡就意味著財富和實力……(和記黃埔的投資)讓蓉城市民感受到這位傳奇財星就在自己身邊」。


2004年12月的某天,成都《天府早報》以《李嘉誠的成都賺錢地圖》為大標題,激動到有些沙啞地報導了李嘉誠手握資本對成都的入駐。



文章當時斷言,李嘉誠在成都大舉「撒錢」,設立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是「強勢挺進成都房地產的信號」,「想打造第二個『香港』」。


那一年,李嘉誠在成都的動作的確不小,其中包括以1.7億元的價格,買走成都燃氣13%的股權,成為第三大股東。旗下百佳超市、百盛百貨選址成都新城市廣場。而出手最為闊綽的一筆,是以21.35億元拿下位於成都南部新區的「城南地王」,創下當時成都乃至整個西部地區單宗土地的最高價。


《李嘉誠的成都賺錢地圖》引用「知情人士」的話說,和記黃埔將開發「一個全新的香港城」,「不僅將運用香港一些先進的理念開發住宅,還將開發具有香港風情的商業物業,其住宅價格肯定會超過5000元/平方米。該項目建成後,將極大地帶動南部新區的發展」。


「香港風情」「香港理念」,彼時的李嘉誠與香港,還是成都仰望的對象。


恐怕很難有人能想到,16年後,這份仰望會以一紙《關於禁止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融資、貸款和重大資產重組的函》收場。



16年前,有業內人士估計,要「包裝」南城都匯並打造成「一個全新的香港城」,李嘉誠的後期投入應該在100億元以上。


16年過去,成都「香港城」命運如何呢?



和記黃埔是賺得盆滿缽滿,2004年時,南城都匯樓面價不過千元,而現在其二手房面價格已經超過2萬,其所在的高新區新川板塊樓面價也已經超過萬元。16年間至少翻了10倍。


當年,這個佔地面積達到1036畝的超級大盤計劃分8期來建設,到目前為止,只推出過6期產品。


有媒體報導,2017年,曾有消息稱南城都匯將推出第7期,但工地上一場意外的大火將南城都匯按下暫停鍵。後來的幾年裡,不論市場的呼聲多高,和記黃埔都沒有將剩餘產品推出市場,以至於如今第7、第8期已經呈現準現房狀態。


賣了16年的「全新香港城」,至今還剩6000多套房源沒賣出去。


那些已經住進「香港城」的業主,也沒有感受到「香港先進的住宅理念」,投訴產品問題長長的清單上有:小區道路變市政道路、牆體層高出現誤差、牆面空鼓、設計不專業等。


一位成都開發商對媒體說,南城都匯剛剛開盤前幾年的熱銷也主要是因為地段好,在產品上卻很難令成都人民滿意,是一流的地段、商業,三流的產品。



自1989年李嘉誠進軍內地市場,成為香港在內地的最大投資者後,過去數十年間,地產業務是他在內地獲取財富積累的主要來源之一。


到2013年,李嘉誠突然手心一翻,開始在香港及內地大規模出售資產「套現」了。


南城都匯的命運莫能如外,今年7月23日,長江實業集團發布公告,出售成都南城都匯項目50%股權,售價約78.47億元。



這筆交易讓李嘉誠再次賺得盆滿缽滿。根據收購協議,除出售資產獲得的溢價之外,長實集團將向收購方提供一筆約3.43億美元(約26億港元)的貸款。以當前的息率計算,預計能從此貸款中獲取大約2.7億元的利息收入。


長實預計,出售事項可獲得38.11億港元的收益。而摩根斯坦利的報告指出,38億港元相當於長實去年核心利潤的約13%,而項目平均售價較該行估計的長實中國地皮高1倍,預期可增加資產淨值約1%或每股0.5元,預期長實集團負債比率因而由16%降至14%。


不僅如此,依靠這筆交易,長實集團在內地的物業銷售今年業績也有了保障。長實集團表示,過去十年,其在內地的物業銷售收入平均約每年280億港元,計入這次出售成都南城都匯項目單位所獲得收入後,今年物業銷售步伐預計跟過去十年相若。



李嘉誠笑了,哭的卻大有人在。


和記成都公司的員工,被以口頭告知的形式,突然獲知公司被打包出售的消息。他們隨即發表聯名信聲討,稱和記黃埔要求他們在10日內籤訂「預支經濟補償金協議書」,其中按照級別給的「1-2」部分會由和記黃埔在8月支付給員工,預支員工補償金「N」的部分則由接盤公司支付,但這部分補償金的執行標準和支付時間均未告知員工。


長實集團很快發出了一封告別信,表示已與新東家就員工的工作安排達成協議,員工的勞務關係將平移至到新公司。至於約定的補償金具體如何執行,信裡沒有提及。


根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開始,李嘉誠通過拋售內地和香港項目套現金額超1700億元。截至2018年底,李嘉誠所在的長和集團在內地和香港的總資產佔比僅剩10%;旗下企業在內地土地儲備從2014年的1600萬平方米下降到900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在這幾年的時間裡,李嘉誠大舉進軍海外,項目遍及52國,涉及資金超過1400億港元。其中在英國的總資產高達4000億港元,遍布港口碼頭、電力能源、天然氣、醫療、酒吧等行業,為此還得到英國女王的爵士授勳。




對李嘉誠來說,韭菜就是用來割的,房子就是用來炒的,像南城都匯這樣一塊地開發十幾年的情況在長實過往的地產項目上並不少見,這些項目的開發周期少則三五年,多則二十幾年,等到開發完畢時,地價和房價早已經翻了幾番。


至於業主體驗、房地產市場、當地政府、國家會怎麼樣,人李嘉誠早已有言在先,不願意承受「家國情懷」的道德義務,也不甘承擔「吸血鬼」的惡名,一生只「追求無我」,想當一個純粹的商人。


長袖善舞的李嘉誠,就永遠踩不了坑麼?


9月23日,一份名為《關於禁止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融資、貸款和重大資產重組的函》的文件圖片在網上廣泛傳播。



文件落款為成都市高新區財政金融局,發文內容顯示,和記黃埔地產成都公司因存在捂地、捂盤等不良行為,嚴重影響區域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禁止高新區內金融機構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公司及其項目提供新增融資、貸款,禁止區內金融機構向和記黃埔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提供幫助。


當天晚上,成都市高新區財政金融局在官網上以情況通報的形式證實了這一信息。


長江實業集團隨後回應稱,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現在並非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之附屬公司,亦不是由集團控制。


網友們很納悶,怎麼了,老子(長江實業集團)不認兒子(和記黃埔地產【成都】了)?


實際上,2015年初,李嘉誠曾宣布香港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進行業務合併及改組,兩家的註冊地都遷出了香港,現在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已經是李嘉誠這個加拿大人開在英屬開曼群島的公司了。


本來,不是今年的一場新冠疫情,李嘉誠還真能成功「跑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由於疫情,他寄予厚望的英國投資今年上半年賠了個底兒掉,集團淨利潤下降了27%,盈利比去年減少近六成, 預計下半年虧損繼續。其中,豪擲27億英鎊收購的英國酒吧業大王Greene King上半年虧損數額超過19億元。



諷刺的是,集團唯一的營收亮點,來自內地迅速恢復的房地產市場。


有分析人士認為,其趁西南區房地產火熱時出手南城都匯,也是在拿成都的東牆補倫敦的西牆。


外媒直言,一貫擅長利用危機的李嘉誠,這次危機來了。


怎麼辦,難道掉頭回內地?


有媒體注意到,李嘉誠與內地看似逐漸疏離的關係,原本呈現過短暫的回暖跡象。


2019年年底李嘉誠出資24億元人民幣參與收購上海浦東三林印象城,並在今年年初啟動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合作。



今年1月長江集團的周年晚宴上,面對媒體問及長江集團是否有意重返內地投資,李澤鉅回應,「從來沒有說過要離開,怎麼會說重返呢?從頭到尾我們都有在內地投資,從來都沒有離開過。」


然而,成都的一紙禁令,似乎又讓伸回來的腳踢到了鐵板上。


16年,這一次,李嘉誠如果來,還能獲得當年的追捧禮遇嗎?


相關焦點

  • 李嘉誠的尷尬:在英國虧慘了,想回國賺錢,卻被成都拉黑了
    說起李嘉誠,大家是什麼看法?是不是覺得就是財富的象徵?確實也是如此,李嘉誠做了多年的首富,可不是吹出來的。早些年,李嘉誠不僅在香港有大量產業,在國內也有很多的產業,大部分是房地產,其中大部分以和記黃埔地產有限公司的名義來建設的,很多人也就是衝著李嘉誠的名頭去買和記黃埔旗下的產品的。不過應該是從2014年左右開始,李嘉誠在中國投資房產賺了很多的錢之後,大量拋售大中國的產業,大規模的套現,然後跑到英國等地去投資。
  • 李嘉誠失手!英國突傳大消息,該來的果然來了!!
    長袖善舞的李超人,危機接踵而至,英國投資巨虧,想吃回頭草卻不容易! 一覆巢之下,沒有完卵! 兩周前在成都將屯了16年的地塊高價出手,李嘉誠也是為了拆中國的東牆,補英國的西牆。問題是,英國的無底洞什麼時候能到頭,誰都不知道。 極具諷刺的是,要不是還有10%的資產在香港和大陸,李嘉誠笑的會更難看,因為正是大陸復甦的樓市成了李嘉誠所有資產中最亮眼的存在。
  • 英國投資受挫後,李嘉誠或將面臨上千億損失!如今後悔想回國發展
    英國投資受挫後,李嘉誠或將面臨上千億損失!如今後悔想回國發展推薦語: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很難有創業成功的機會,因為創業需要同時具備膽識,運氣還有智慧,商場如戰場絕對不是一句玩笑。而且長期投資就必定會碰到虧損的時候。
  • 李嘉誠虧大了,4000億資產會被英國沒收?如今開始投資大陸
    導語:李嘉誠虧大了,4000億資產會被英國沒收?如今開始投資大陸!就比如由於種種原因,李嘉誠虧大了,4000億資產會被英國沒收?面對這種情況,如今他開始投資大陸!從2020年年初開始李嘉誠開始轉變公司投資策略,放棄以往的海外投資思路逐漸開始向國內投資。李嘉誠名下的長江集團公司已經和國內某著名企業籤署了合營意向書,此意向書的籤署就能證實李嘉誠對國內投資開啟了進軍模式通過這種與電力能源合作計劃的實施來達到大規模對國內項目投資目的。
  • 「李嘉誠在英國損失慘重、想回中國投資」有何內情?
    近些日子,無論是自媒體或是社交平臺上均出現了許多標題類似於「李嘉誠想重回中國投資」、「李嘉誠在英國的資產打水漂」等等的文章,那麼這些文章內容究竟是事實情況還是說又是自媒體的博眼球炒作行為?本文作者深入查詢了內容來源和相關的實際情況,帶各位網友看一看事件的真相究竟為何。
  • 李嘉誠和郭臺銘,在英國虧千億,在美國虧百億,如今都想回國撈錢
    以及他們為何要選擇現在回到中國市場發展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英國投資的計劃。根據不完全估計,他在中國的套現金額至少達到了1600億,因此李嘉誠在英國的資產數目絕對不容小覷,涉及到的產業包含了電力、機場、零售、能源、通訊等等。
  • 英國已經成功脫歐,李嘉誠在英國的4000億投資是不是要涼涼了?
    也正因為李嘉誠大量購入英國的一些資產,以至於很多人都說李嘉誠已經把半個英國都買下來了。而在英國成功脫歐之後,很多人都擔心李嘉誠在英國所購入的巨額資產會不會出現虧損,前期布局的業務會不會空虧一潰?實際上李嘉誠的眼光要比大家看得更遠,更毒辣。
  • 李嘉誠在英國投資4000億,如今巨虧卻還不斷加大投資,這是為何
    近年來,在英國等海外市場進行購買已成為李嘉誠投資前景的主題。據不完全統計,李嘉誠在英國的總投資高達近4000億元人民幣。因此,外界有句諺語:李嘉誠幾乎買了英國的一半。他不僅把香港變成了李氏家族的城市,還把英國漸漸變成李家的國」。
  • 虧掉51億,李嘉誠也被割韭菜:這個坑為什麼這麼大?
    李嘉誠,就是一個。他投資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不光沒賺錢,還虧掉51億。讓李嘉誠掉到坑裡的,是長江汽車。這個長江汽車,其實是一家浙江公司。這世界上,造汽車的企業千千萬,李嘉誠為什麼偏偏選中了長江汽車?這個「首」就是首鋼,「長」則是李嘉誠的長實集團。他還把「首長系」和相關的關聯公司市值從20億元,推高到800億元。連李嘉誠都稱讚他是「內地最優秀的企業家」。後來,曹忠乾脆出來自己幹,其中一塊就是做新能源汽車。李嘉誠也是大力支持,前前後後投了51億。
  • 李嘉誠現在捐款都被人說圖謀不軌:從讓人崇拜偶像到唾棄的商人
    在京城賺得盆滿鍋滿的超人,很快就總結出了三個奇招,修煉到了爐火純青的大乘之境,並且很快批量複製到了全國的重點大城市。第一招:拿地先喊口號第二招:欲擒故縱。第三招,便是現在大家熟知的捂盤大法。2004年,李嘉誠買下了上海浦東世紀大道旁的一個地皮,超人一上來就用了喊口號的第一招:要建立一個類似於陸家嘴的商業區。
  • 李嘉誠的4000億資產會被英國沒收嗎?現在他們開始在大陸投資
    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實業集團在能源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並在中國建造了許多發電廠。現在長江集團在中國投資新項目,說明李嘉誠先生有回歸中國項目投資的趨勢。長江基建CEO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未來幾年將重點關注國內項目的投資建設,準備投資國內重點發展項目,以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
  • 「囤地」十六年,賺了38億,李嘉誠被成都「拉黑」了!
    比如這一次,成都金融局就給他定了個性:「奸商」。1昨天,李嘉誠被刷屏了,說是在成都囤地16年,結果被成都監管重拳出擊。9月23日,一份文件在網上流傳,說成都高新區財政金融局下發通知,要求禁止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提供新增融資、貸款,以及為其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提供幫助。很多人一看,和記黃埔地產成都公司不就是李嘉誠的嗎?
  • 李嘉誠能「贏」嗎?英國脫歐成功,4000億豪賭落幕!該笑還是該哭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表示:「這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一天」。卡梅倫說道,他早就已經接受了公投的結果,並且知道這一天終將會到來。但是,據路透社報導,英國前首相託尼·布萊爾在面對採訪時,卻表示對英國脫歐非常遺憾。另外,去年在英國大選中失利的科爾賓表示:「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將會改變……我們可以建設一個真正的國際主義,多元化可開放的英國……」。
  • 成都最神奇的小吃,吃的人爽快,做的人卻累慘!
    作為一名第一次到成都遊玩的廣東遊客,被成都琳琅滿目的美食所吸引,成都的美食花樣很多,其中有一種神奇的美食引起了我的注意,沒錯,就是成都串串,一根長長的竹籤上,只串起了很小一塊肉或菜,只起來倒挺爽快的,但卻把製作的人累慘了。
  • 英國「脫歐」已成真,李嘉誠「苦日子」來了?4000億守不住了?
    但是,據路透社報導,英國前首相託尼·布萊爾在面對採訪時,卻表示對英國脫歐非常遺憾。另外,去年在英國大選中失利的科爾賓表示:「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將會改變……我們可以建設一個真正的國際主義,多元化可開放的英國……」。在英國政客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這是一個悲傷的日子,沒有什麼可隱藏的……」。
  • 李嘉誠居然賭輸了?他還能跑回來嗎!
    英國突傳大消息,該來的果然來了!今天,李嘉誠傳來大料:旗下英國最大連鎖酒吧Greene King宣布,永久關閉25家門店,裁員800人。這一切才剛剛開始,還有三分之一將永久關閉,也就是,還有600多家門店,要關門。要知道,為了買Greene King,去年,李嘉誠可是花了430億港元!
  • 三星李健熙去世,其實最大的輸家是李嘉誠,因此錯失了世界首富
    李嘉誠控制的長和集團是華人世界最大的綜合性集團之一。李健熙控制的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財團。 李嘉誠的公司在香港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香港的21個港口裡面有13個是李嘉誠的。香港每12套房子就有1套是李嘉誠開發的。香港的超市跟連鎖藥店有7成都是李嘉誠的。另外香港電訊、電力、能源都是控制在李嘉誠的手中。
  • 李嘉誠虧大了,撤資大陸遭遇巨額虧損,被調侃是散財童子
    眾所周知,李嘉誠一直是亞洲的頂級富豪,他的商業頭腦更是鮮有敵手,一生投資七十多年幾乎筆筆收益頗豐,然而商場如戰場,只要走錯一步就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階段。從2014年起,李嘉誠就陸續從大陸撤資,轉手重金投資英國,在李嘉誠的大量資湧入下,李嘉誠牢牢控制了英國的電水利、港口飛機場、天然氣等民生產業,有人稱李嘉誠是英國的半邊天。
  • 李嘉誠又被傳「跑路」,在中國「繼續賣」還是投資?李澤楷回應過
    相比之下,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力度一直都很大,據統計,李嘉誠家族旗下公司目前控制著英國約1/4的電力分銷市場、近三成的天然氣供應市場、近7%的供水市場、超50萬平米的土地資源等等,總投資額已經超過4000億港元。一邊在英國瘋狂收購產業,一邊在中國瘋狂出售資產。漸漸地,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規模越來越大,在中國的資產佔比越來越小。
  • 李嘉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從大陸撤資押注英國,今淪為散財童子
    作為商業領域,尤其是房地產領域的巨鱷大亨,李嘉誠是第一個把房地產公攤面積和物業帶進中國大陸的人,他是中國房地產蓬勃發展時期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也是從內地撤資最快的商人之一。從2014年起,李嘉誠突然不看好內地市場,並逐步從內地撤資,數百億資產被其拋售,在變賣內地資產的同時,李嘉誠海外的投資卻在不斷加碼,其中被其稱作戰略核心的英國更是成了其資金流入的最大地區,這番堪稱規模巨大的投資運動也曾被網友們解讀為資產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