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在建倉時期,由於控盤力還較弱,為了在低位收集到更多的籌碼,必定會採取一些非常手段,暴露出一些建倉時的意圖。因此,看清主力建倉時的徵兆,明白主力建倉時的方式和形態,更有利於看清主力的真實面目,從而做到眼隨主力的腳步,實現低位建倉。
一、主力建倉的徵兆
1,賣單漸小
賣單漸小是指股價在下跌過程中,主力為了穩定股價不出現進一步下跌,而採用大賣單維護股價以防進一步下跌的一種表現,此時賣單處會出現由下至上依次減小的大賣單,在買單處的單都很小,並且不久後,賣單消失,大買單出現盤口,直接把上面的賣單全部吃掉。出現這種跡象,表明主力認為此價位已經很低,往往是在實現快速建倉,因此投資者應當及時跟進。
A.在主力吸籌時的大賣單出現前,股價通常處於下跌趨勢過程中。
B.當主力吸籌時的大賣單出現後,K線上往往會出現明顯的底部形態,呈V形或島形反轉。
C.當主力吸籌時的大賣單出現後,成交量不會縮減,反而會出現明顯的放大跡象。
實戰要點:
賣單漸小往往出現在下跌趨勢中,是主力快速介入的徵兆,也是股價止跌的表現。
當賣單漸小出現後,若成交量其後不減反增,說明主力依然在大舉吸籌,後市短期漲幅往往較為可觀。
當賣單漸小出現後,如果股價在強勁反彈,一旦量能無法跟上,股價出現衝高回落,應果斷離場。
2,低位小十字星頻現
主力在建倉時,經常以對倒單來壓低股價,使得股價每有升高即為主力的賣單打壓下來;但每有下跌,又為主力的大舉低位吸籌託起來,從而在K線上常常形成或陰或陽的小十字星。因此,投資者若在低位時發現頻頻出現小十字星,往往就是主力建倉的徵兆。
A.主力建倉前,股價往往經過一段明顯的下跌走勢。
B.主力建倉時,成交量往往處於近期的較低水平,且以陽量居多。
C.主力建倉時,股價震蕩幅度往往不大,K線上有著明顯的底部跡象。
在經歷前期大跌後,股價在低位區震蕩,此時成交量已縮減到近期較低水平,股價上下震蕩的幅度也不大,K線上呈平底形態,並多有小陰或小陽的十字星出現,表明主力在逢低建倉。因此,投資者可在主力建倉期間逢低買人,或在股價出現明顯的放量上漲時買入。
低位小十字星頻現時,必須確保當時處於股價低位區,上下震蕩幅度不宜過大,否則極有可能出現震蕩後繼續盤低。
低位小十字星頻現時,成交量不能過大,因為如果量能過大,極有可能是投資者仍在跟風買賣,套牢盤大多不會割肉出局。
低位小十字星頻現時,並不一定都是小十字星,小的K線實體也會不少。
3,雷聲大雨點小
當股價在低位震蕩時,大盤或個股看似要跌了,甚至是K線上留下了較長的陰線,可最終成交量卻不大,股價跌幅也不大;相反,當股價上漲時,看似收出了中陽以上的陽線,但最終漲幅並不大,就像雷聲大雨點小或是乾打雷不下雨一樣,但這往往說明主力在暗中吸籌建倉。
A.雷聲大雨點小出現時,股價往往處于震蕩下跌的走勢。
B.雷聲大雨點小出現時,K線上往往會出現較長上影線或下影線的陰線或陽線,漲跌幅度較大,但成交量極少。
C.雷聲大雨點小出現時,股價和成交量都處於近期較低水平。
雷聲大雨點小出現前,往往有過一段明顯的下跌走勢,主力以中長陰製造氛圍,目的是讓人不敢在此接盤,但中長陰以後往往會出現中長陽,是主力大舉逢低吸籌的表現。
雷聲大雨點小出現時,K線往往會形成明顯的底部形態,如W底。
雷聲大雨點小出現時,主力往往會藉助大盤的趨勢及利空消息製造K線破位走勢,但只是虛張聲勢。
4,成交量溫和放大
成交量溫和放大是指股價在經歷大幅下跌,股價在低位震蕩的時候,成交量此時已縮減至近期較低水平,但隨著股價緩緩上升,成交量卻出現了溫和的放大,這種形態出現時,往往意味著主力在逢低建倉,因此是一種買入股票的形態。
A.主力建倉期間的成交量溫和放大出現時,股價往往經過了一輪較明顯的下跌,位於低位區。
B.主力建倉期間的成交量溫和放大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於近期較低水平。
C.主力建倉期間的成交量溫和放大出現時,股價往往呈上漲趨勢,但上漲幅度不會很大。
成交量溫和放大出現時,必須在股價大跌後的低位區,成交量呈大幅縮減後的溫和放量,才是主力建倉時期的徵兆。
如果在上漲途中出現的成交量溫和放大,往往是股價調整結束,縮量後的溫和放大,同樣是一種買入形態。
如果成交量溫和放大出現在股價的底部區域,此時股價沒有出現上漲,而是以震蕩甚至下跌為主,則是一種量價背離,應進一步觀察,通常底部量價背離多次出現後,股價才會走出底部。
二、主力建倉的方式
1,上漲後縮量震蕩
上漲後縮量震蕩是指當股價離開底部後出現上漲,卻出現了縮量,股價此時中止了上漲行情,開始震蕩。這往往是由於主力在底部未能收集到足夠的籌碼,卻又不願在低位讓更多人買到低價的籌碼,所以才採用上漲的方式將股價推高到一個新的價格平臺繼續吸籌,是主力經常採用的一種建倉方式。
A.上漲後縮量震蕩出現時,股價往往處於股價離開底部區域後的上漲初期。
B.上漲後縮量震蕩出現時,要有明顯的上漲及縮量情況。
C.上漲後縮量震蕩出現時,股價不能跌破重要支撐位。
上漲後縮量震蕩出現時,成交量必須有明顯的縮量。
上漲後縮量震蕩出現時,股價往往以放量長陽的形式出現,之後的震蕩幅度也往往以這根長陽為準。
上漲後縮量震蕩出現時,往往不會破壞掉均線的多頭格局,而是對其進行修正。
2,低位縮量中陽
低位縮量中陽指的是股價在底部震蕩行情中,當股價震蕩走低時,會出現一根縮量的中陽以上的陽線,將股價拉回到之前的價位。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主力在低位的大舉吸籌所致,是主力前一天打低股價後逢低吸籌所慣用的一種方式,也是投資者低位買入股票的良機。
A.當主力建倉時的低位長陽出現時,必須是在股價的低位區。
B.當主力建倉時的低位長陽出現前,往往會出現一根較長的低位長陰線。
C.當主力建倉時的低位長陽出現時,成交量必須處於近期較低水平。
當低位縮量中陽出現前,股價必定會出現中陰以上的下跌,中陽是主力吸籌引發的上漲,而此時由於市場人氣不足,參與的人少,因此無須大量即可推升股價。
當低位縮量中陽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於近期較低水平,若中陽出現時放量較大,說明此處仍非底部,因市場參與者較多,主力必須放出大量才能拉拾股價,後市會繼續震蕩走低。
低位縮量中陽如果接連出現在低位,表明主力吸籌跡象很明顯,股價即將啟動上漲。
3,低位橫盤震蕩
低位橫盤震蕩是一種典型的主力位吸籌方式,是主力藉助股價位於低位時,採取橫盤震蕩的方法進行建倉,此時股價往往上下震蕩的幅度極小,看似橫盤震蕩欲跌,可總也跌不下去,因主力此時總在低位承接。而一旦上漲,主力又會在高位進行打壓,所以K線上常出現平底形態,多以小陰小陽的形式出現。
A.低位橫盤震蕩出現前,股價常常處于震蕩行情之中。
B.低位橫盤震蕩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於極低水平。
C.低位橫盤震蕩出現時,K線上多為小陰小陽線,且股價上下震蕩幅度極小。
低位橫盤震蕩出現時,K線上多呈小陽或小陰的平底形態。
低位橫盤震蕩的時間越久,則意味著主力收集到的籌碼越多,後市漲幅也更為可觀。因此,長期低位橫盤的形態,往往是主力實現高度控盤黑馬股的標誌。
低位橫盤震蕩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於近期較低水平,越低則表明主力控盤能力越強,後市啟動的可能性越大。
4,低位尾盤放量下跌
低位尾盤放量下跌是指股價在震蕩下跌行情中,幾乎全天都處於縮量震蕩的走勢,可是在分時圖上,尾盤卻突然出現放量的下跌,甚至是創出新低或以跌停收盤。這往往表明,主力是借尾盤壓低股價,次日好在低位大舉吸收籌碼,因此是主力建倉時常用的方式之一。
A.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股價正處于震蕩行情中,往往創出新低。
B.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分時圖上呈明顯的尾盤放量形態,但全天的成交量並不大。
C.低位尾盤放量出現的次日,往往會出現一根長陽將昨日失地全部收回。
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往往是主力在借收盤前對股價的順勢打壓,目的是製造恐慌,以方便次日在低位吸收籌碼。
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若次日無法收復昨日失地,則股價往往有繼續震蕩的需求。
低位尾盤放量出現時,往往是主力實現控盤後的最後一跌,也是主力控盤前慣用的方式,因此是極好的低位買進的機會。
5,漲跌無力
漲跌無力是指股價在震蕩行情中遇到震蕩向上時,雖然一直在上漲,但上漲的力度較小,且遇到震蕩下跌時下跌的幅度也很小,從而形成上漲困頓、下跌無力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主力在建倉時已認可此時的價位,不願再繼續向下打壓股價,但由於低位吸籌使得股價上漲時又邊吸邊打壓所造成的。這種形態也是主力建倉時經常運用的方式,使得不少心急的投資者見到後多數選擇了放棄,如此也正中了主力的圈套。
A.當主力建倉時的漲跌無力出現時,往往處於下跌後的震蕩行情中。
B.當主力建倉時的漲跌無力出現時,往往會出現量價背離的情況。
C.當主力建倉時的漲跌無力出現時,K線雖多呈較長陰線或陽線,但相對重疊部分較多,導致整體漲跌幅度不大。
當漲跌無力出現時,往往股價經歷了下跌,已步入震蕩築底時期,是投資者根據主力動向抄底的良機。
當漲跌無力出現時,如果出現量價背離,說明主力已在大舉低吸,應當在二次出現背離時選擇逢低買入,因為底背離往往會多次出現。
當漲跌無力出現時,一旦股價上漲時成交量放大,往往是主力實現控盤後股價啟動時,此時應加倉買人,並持股待漲。
三、主力建倉的漲跌停板
1,低位放量漲停
低位放量漲停是指當股價在低位運行時,在深幅走低甚至創出新低後,股價卻出現了快速放量漲停。這往往是主力低位建倉的一種表現,證明主力已認可前期的低點,在其後的震蕩築底時,股價輕易不會跌破此時的低點,因此是投資者中長線抄底的良機。
A.低位放量漲停出現前,股價往往有著較明顯的下跌趨勢。
B.低位放量漲停出現時,股價往往創出低點,甚至是新低。
C.低位放量漲停出現時,成交量往往呈明顯的放大狀態。
低位放量漲停出現時,往往是主力逢低進場的表現,也是投資者短線抄底搶反彈的良機。
低位放量漲停出現後,這種漲勢往往無法持續,因為這只是主力對股價低位的認可,因此後市會繼續震蕩。
低位放量漲停出現後,如果股價再創出新低,往往表明其後股價會繼續走低,因此穩健的投資者應當在股價放量突破底部時買入。
2,低位放量跌停
低位放量跌停是指股價在經過前期大跌後,在低位震蕩上漲時,突然出現放量,股價跌停,並很快回到下跌時的位置,是主力建倉時經常採用的一種快速打壓股價的方式,也是投資者短線搶反彈的低點。
A.低位放量跌停往往出現在低位反彈時的高位區。
B.低位放量跌停出現時,往往會放出較大的成交陰量。
C.低位放量跌停出現時,均線往往處於空頭排列中,K線上留下較長的陰線。
低位放量跌停往往是主力快速打壓股價,實現低位建倉的方法,因此投資者可在股價止跌後的低位逢低介人。
低位放量跌停出現時,往往是主力建倉初期,此時尚未實現控盤,同時也是主力借低位建倉修復均線的方式。
穩妥的投資者可在低位跌停出現後,在主力建倉完成放量上漲時買入。
3,低位急跌後的放量漲停
急跌後的放量漲停是指股價在下跌過程中,突然出現急跌後的放量漲停,這往往是主力快速進場時的表現,急跌是為了在更低的價位買人,也是短線止跌的一種表現,而其後也是主力震蕩繼續建倉時期,所以此時投資者只能以搶反彈的策略買入。
A.低位急跌後的放量漲停往往出現在一段較明顯的下跌趨勢中,或是短線震蕩下跌的走勢中。
B.低位急跌後的放量漲停出現時,往往短期股價已出現較明顯的跌幅。
C.低位急跌後的放量漲停出現時,必須放出明顯的成交量。
低位急跌後的放量漲停出現時,往往是主力用大單打壓股價所致,目的是為了次日的大舉低位吸籌,之所以出現漲停,就是不願讓更多人低位搶進。
低位急跌後的放量漲停出現時,若出現縮量或量能不濟,則預示著後市會繼續震蕩盤低,此時的漲停僅是短期的自然反彈。
低位急跌後的放量漲停出現時,K線上往往會形成鋸齒狀的多重底。
4,前期阻力位的漲停
前期阻力位的漲停指的是股價在低位震蕩反彈過程中,遇到前期阻力位時出現了放量漲停,這說明此時主力已實現控盤,是在以量破價,因此是一種典型的漲停買入形態。
A.突破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前,股價往往處於上漲初期。
B.突破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前,股價往往剛剛告別低位區。
C.突破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時,往往會有明顯的放量行為。
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時,是由於前期下跌時放量,出現太多高位套牢籌碼,因此主力往往以接連漲停的方式出現。
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時,往往表明主力此時已完成低位的籌碼收集,在拉高股價後繼續收集籌碼,因此是介入的好時機。
前期阻力位的漲停出現後,若是發現成交量不能逐漸放大,說明主力還在低位吸籌,此時出現的漲停往往是吸籌中的高點,後市仍會以震蕩低吸為主,切莫過早介人。
四、主力建倉的經典形態
1,牛長熊短
主力建倉時通常都會有計劃地將股價控制在某一個價格區域內,當股價經過一段慢牛走高之後,主力會迅速將股價打壓下來,這段快速打壓稱為快熊,以便重新以較低的價格繼續建倉,如此反覆,直到完成建倉。在K線上,如此就形成了一波或幾波牛長熊短的形態。
A.牛長熊短出現前,股價往往有過一段明顯的下跌走勢。
B.牛長熊短出現時,股價反彈的時間都較長,而下跌的時間較短。
C.牛長熊短出現時,往往上漲時成交量呈逐級遞增的陽量,下跌時呈逐級遞減的陰量。
牛長熊短形態出現前,市場往往經過較為充分的下跌震蕩,是主力建倉趨勢發生轉變的時期,因此是中長線投資者介人的良機。
牛長熊短形態出現時,或許在K線上不會呈現較明顯的上升趨勢,但只要符合特徵,即宣告形態成立,投資者可逢低介人。
牛長熊短形態出現時,若突然發現變為牛短熊長了,說明後市仍有繼續震蕩整理的需求,此時勿介人。
2,紅肥綠瘦
主力在建倉時期,為了在一天的交易中獲得儘量多的低位籌碼,經常採取控制開盤價的方式,使該股低開,而當天主力的主動性買盤必然會推高股價,這樣收盤時K線圖上常常留下一根紅色的陽線,在整個建倉時期,K線上就形成了以陽線為主、夾雜少量綠色陰線的情況,稱為紅肥綠瘦。
A.紅肥綠瘦形態出現前,股價通常經過了較大幅度的下跌,位於相對的低位區。
B.紅肥綠瘦形態出現時,K線上往往以陽線居多,陰線居少。
C.紅肥綠瘦形態出現時,成交量往往處於近期較低水平,且陽量居多,陰量居少。
紅肥綠瘦形態出現前,股價往往經過充分的下跌,且下跌幅度較大,以便在紅肥綠瘦出現時,確保為股價低位區。
紅肥綠瘦形態出現時,如果成交量相對較大,後市仍會有震蕩洗盤的需要,只有成交量此時高度縮減,股價才會出現大漲。
紅肥綠瘦形態出現時,若是紅色K線與綠色K線數量較為接近,表明盤中浮籌仍較多,股價會繼續震蕩。
3,窄幅橫盤
窄幅橫盤是指股價在經歷了下跌趨勢後轉為了震蕩趨勢,但股價上下震蕩的幅度卻極小,從而形成幾乎一字橫盤的趨勢。當這種形態出現時,往往認為是主力資金大舉介人的跡象,因為股價此時已被主力有效地控制在計劃內的建倉價格區間,所以主力會在此期間實現高度控盤,後市的漲幅通常較大。
A.窄幅橫盤出現前,股價通常經歷了一輪明顯的跌勢,並已轉為震蕩。
B.窄幅橫盤出現時,成交量通常已萎縮到了較低水平。
C.窄幅橫盤出現時,股價上下震蕩的幅度極小,通常會在15%以內。
窄幅橫盤出現時,往往股價上下震蕩的幅度極低,而幅度越低,說明主力通過吸籌後的控盤力越高。
窄幅橫盤的時間越久,成交量越穩定,後市漲幅也更為可觀。
若是股價經過階段性的窄幅橫盤後,上漲與下跌均無需成交量的話,說明主力控盤能力極高,籌碼處於高度集中,後市往往會成為超級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