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崇洋媚外,卻發明了中國農曆,連紅薯也是他引進的

2021-01-09 帥氣的山丘

徐光啟是明朝末年我國偉大的自然科學家,對數學、天文、曆法、地理、農業、水利都有很深的研究。他第一個把歐洲的自然科學介紹來中國,使當時我國知識界大大開了眼界,因此有人稱他為我國近代科學的啟蒙大師。他生於公元1562年,家在上海徐家匯。

歐洲在十六、七世紀時,自然科學迅速發展,出了許多科學家。明朝末年,歐洲的教傳入中國,來中國的傳教人中有一位是義大利的利瑪竇,他是一位科學家,很懂天文、數學、測量、水利等科學知識。徐光啟與他相識了,認為他的這些知識對中國也很有用,應當讓中國也用。

徐光啟研究科學很重視實用,於是他和利瑪竇商量,首先兩人合作翻譯出一本歐幾裡得著的書,於公元1607年譯完付印。隨後徐光啟一個人又把測量學、水利學的著作也翻譯過來。公元1629年,中國遇到日食。當時明朝的官方曆法家推算預報的時間與實際發生的時間不符合。

徐光啟根據西方時間推算的時間與實際發生的時間相符合,由此,明朝政府就新成立了西法曆局,讓徐光啟負責制定節歷。徐光啟又設法引進西方的表和遠光近鏡,對天空進行精密觀測,他對天文、曆法的研究,已經趕上當時世界的水平。

他經過三年研究,寫了一本曆書,我們目前的農曆,就是在原有曆法的基礎上編的。徐光啟對農業科學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並且親自耕作,進行科學實驗。我們現在吃的紅薯,原來產自外國,後來傳到我國福建等沿海少數地方。

徐光啟看到紅薯產量高能代替糧食,他反覆試種,引進上海一帶,後又傳到華北許多地方。徐光啟不迷信傳統習慣,他重視實驗,實驗成功就宣傳推廣。華北早先不種水稻,徐光啟組織人力,在天津一帶修水利,試種成功了,後來北方其它地方也有種的了。

糧食從來是我國的一個大問題,徐光啟對解決糧食問題作出了貢獻。徐光啟對農業科學的貢獻,更重要的是編寫了一部書。這部書的內容包括農事、水利、蠶桑、牧養、製造等十二個部分,共有五十多萬字,是我國古代最宏偉的一部農業科學著作,有人稱它為「農業大觀全書」。

書裡節選了我國古代與外國的某些農業著作,並加以評論和補充,也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意思吧!書裡也記載了老農的生產經驗和技能,可說是尊重群眾的創造吧!更重要的是書裡有他自己在農業科學上的主張、見解,都是經過他精心寫出來的。

徐光啟晚年在朝裡的官位很高,但他在生活方面還十分儉樸,「冬不生爐,夏不用扇」。公元1633年他在北京去世。據說當時他的孫子和外孫正來北京應考,他們打開爺爺的箱子,只有幾件舊衣服和白銀一兩。這樣清廉的人,真的很難得。

相關焦點

  • 我們的農曆居然是洋人發明的?
    都說農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可是你知道嗎?農曆竟然是洋人發明的!曆法大致可以區分為三類:太陰曆、太陽曆和陰陽合曆。而我們日常所謂農曆,其基本成分有兩個,一個歷月,一個節氣,前者體現出太陰曆的特點,而後者體現出太陽曆的特點,所以稱其為陰陽合曆。明朝末年,因為依前元郭守敬所定曆法預測日月食連連失誤,所以只好重訂曆法。
  •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為啥他不按農曆過,而是按照西方陽曆
    可是很多人也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清明節,每年不管日子是怎麼過的,他都是固定在每年陽曆的4月4、5、6這三天中,哪怕前一年春節1月,這年春節3月,清明節依舊在這三天中,這也讓很多人非常奇怪,清明節為啥不是農曆節日?想要搞清楚這點,我們先看一看農曆是什麼「東西」。
  • 他曾發明了一個漢字,卻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現在還有人用
    引言:你可能不認識他,但是你寫著他發明的字;你可能沒見過他,但是你見過他發明的字;你可能不認可他,但是你默認了他發明的字。造字這在中國是有過先例的,比如朱元璋的後代,為了取名字就造了很多字。比如武則天,在稱帝後造了一個「瞾」字,代表日月當空,並且自稱「武瞾」。很多字人們造起來只是為了名字,很多字造出來的總是感覺不常用,但是劉半農所造的字,卻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2個字就是「她」和「它」。
  • 發明計算機的核心科學家,卻被美國隱瞞35年,只因他是一位中國人
    眾所周知,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於1946年,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和他的學生設計的,但是那時幾乎沒有人知道這裡面有一個核心專家中國人。 這個中國人名叫朱傳榘,出生於天津,那時候正好是五四運動時期,中國的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思想傳入中國,中國人再也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 開國中將吃紅薯鬧出笑話,女服務員臉色微變,他急得拔腿就跑
    1946年,國共談判期間,秦基偉作為軍調處的代表,在北平談判,有一次,他和另外一個代表黃鎮在北平無聊逛街時,看到了一個賣紅薯的老農,黃鎮建議買兩個紅薯吃,秦基偉說,這樣在大街上吃東西,形象不好,因而他建議找一個小館子,在飯店吃,黃鎮表示同意。兩人走進了一個山東飯館,看到女服務員,秦基偉就問她「有沒有紅薯(xǔ)?」
  • 這個「臺獨」分子竟稱農曆春節是德國人發明的,被網友打臉
    1月24日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扯上「統獨」政治議題,農曆春節也不得安寧!有網友發文留言表示,「臺獨」人士不應該過春節引起綠粉圍攻;剛退出綠黨加入民進黨團運作的被笑稱「全臺不分區議員」的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參一腳,他竟指稱「現在所過的中國農曆,其實是德國人湯若望所發明的『時憲歷』,僅有200多年的歷史,而這個所謂的農曆年,在日本、越南、韓國等亞洲國家都通用,並不僅限於中國。」
  • 周杰倫曾4次公開強調自己是中國人 並呼籲國人不要崇洋媚外!
    在小編看來,周董身上最讓人感動的一點是他對中國人這一身份的強烈認同和堅守。據小編查閱資料發現,周董至少有4次公開表態過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做個盤點。相信大家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周董在某頒獎晚會上拒絕說韓語的那次。當時周董剛領完獎,主持人曾寶儀便示意讓周董用韓語對臺下的韓國粉絲打個招呼。
  • 他是擁有手機號碼第一人,所有號碼任他選,他卻偏偏選了這個號碼
    但手機剛被發明出來時,遠沒有如今這麼小巧方便,上個世紀曾經流行過的原始手機「大哥大」就十分笨重。那麼,你知道中國第一個擁有手機的人是誰嗎?當所有手機號碼任他選擇時,他又選了哪個號碼呢?手機其實也就是行動電話,一開始是由美國企業巨頭摩託羅拉公司發明的。世界上第一部手機誕生於1973年4月3日,從那以後,就不斷被改良,越來越先進。當然幾十年前,我們國家是沒有自己的手機品牌的,要靠引進。
  • 日本人很憋屈:日本企業竟然反向引進中國企業的技術,實屬罕見
    其目的就是引進中國二維碼認證技術,而且是包括硬體在內的全套認證技術。與NTT數據集團合作的是上海雲拿公司,雲拿科技通過二維碼和店內安裝的攝像頭和傳感器對客人進出店鋪和結算進行管理。目前該公司已經在上海和北京開設了直營店,雲拿技術也已經在全國30間店鋪使用。二維碼支付,並不是高尖科技,更多的是技術的微創新與商業模式的創新。
  • 84歲「發明達人」欲發明磁力動力機,誰能助他一臂之力?
    目前正在進行新技術發明!」13日, 84歲的桐鄉技師學院退休教師姚元愷拿著一堆圖紙,現場演示起一個模型,非常自信地對記者說,「這就是我正在發明的磁力動力機!」在桐鄉,姚元愷是位大名鼎鼎的「發明達人」。他是上世紀60年代畢業於浙江大學內燃機專業的高材生,自1999年從桐鄉技工學校(今桐鄉技師學院)退休後,一直都沒有停下過搞發明創造的腳步。
  • 農曆中國|十月初十 · 古代豐收節
    用取自土地的收穫來答謝五轂神農氏古時候的中國,主體是以農耕為主的社會。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所以,一年一度的豐收,對農家來說是最大的期盼。每年的農曆十月初十,此時田裡的莊稼早已收穫歸倉,而十月初十在古人眼裡,是一個 「十全十美」 的吉日,因此在中國古代,這一天便是漢族及許多少數民族,民間公認的豐收節。舊時,此日清晨,家家戶戶便要用新獲的米做餈粑,餈粑在江南一帶又稱年糕。
  • 探索30餘年,他發明了一種「英文方塊字」,網友:寫的啥玩藝?
    不過非常有趣的是,有位叫徐冰的中央美院副院長寫的楷書作品,也許中國人看不懂,但他的字又的確是非常端莊的顏楷。原來,徐副院長是把中國的書法融入到英語字母裡了,或者說他把英語字母書法化了。總之,不管怎麼表述,徐副院長是一位藝術上勇於探索創新的人,經過30餘年的探索,他發明了一種「英文方塊字」。顧名思義,所謂「英文方塊字」,就是中國的方塊字與英語字母相結合後的「雜交品種」。
  • 二進位究竟是由誰發明的?是萊布尼茨,還是來源於中國的周易
    萊布尼茨是德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家,他對能斯卡加法器進行了改進。設計出一種用手描的演算機器。並推算出了著名的二進位。對以後的數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這種二進位和中國《周易》裡的內容相吻合,以至於讓二進位的發明權有了爭議。到底是誰發明了二進位?是萊布尼茨還是古老的中國人?
  • 發明「生命遊戲」算啥,他的這些發明更奔逸!
    並且,後來他真的做了教授。 總有那麼一兩個時刻,我們會想,或許人生可以有些不一樣。 對於康威來講,這個時刻發生在他去劍橋報導的時候。19歲,他提著行李走下火車,發現周圍沒有一個熟人,他猛然意識到:這是個絕佳的機會,他可以成為另一個自己。
  • 秦朝的統一是絕無僅有的,他發明的小篆體沒有流行,原因在哪兒?
    秦朝的統一是絕無僅有的,他發明的小篆體沒有流行,原因在哪兒?對於這樣的事情,我們首先就要知道它的初始情況,那麼隸書到底是誰發明的呢?包括小篆又是誰發明的呢?所以到了後面的時間之內就出現了隸書這種字體,最起碼從它的筆畫上來看,確實是要簡單了很多,當年的秦始皇也是相當的喜歡,所以對於這種東西也就漸漸的流行了下來,都說這種方式是在秦朝的時候發明的,現在卻又有了一些更悠久的發現。當年發明文字的用途到底是什麼?更多的是用來記錄一些東西吧,所以什麼樣的東西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方便?才是首要選擇的目的。
  • 陳小春曬兒子玩混音視頻,被黑粉抨擊崇洋媚外,回應:拜拜了您嘞
    陳小春和應採兒愛曬Jasper,即便在小兒子Hoho出生後依然如此,不僅告訴所有人這對爹媽雨露均沾,更是讓兒子明白爸媽仍然很愛他。 7月20日,陳小春上傳了一段大兒子Jasper在桌旁使用音樂設備的視頻,疑似在教他玩混音。
  • 發明日曆 | 他被載入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史冊 卻因發明潦倒一生
    發明日曆 | 他被載入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史冊 卻因發明潦倒一生  Melody Chen • 2019-07-18 13:49:04 來源:前瞻網 E2274G0
  • 萬斤紅薯「一掃而空」,大愛商丘!
    8:40,到達賈志全老人家的時候,大部分紅薯已經裝車。看到記者到來,賈志全老人激動地熱淚盈眶。他說:「因為地窖潮溼,地窖裡的紅薯已經有壞的了,我剛出院又不能幹活,心裡特別著急,這要是爛在窖裡,這一年就白忙了,看到你們來我心裡猛一熱乎。」在地窖處記者看到,由於天氣原因,地窖已經坍塌,十幾位鄰居正在幫忙篩撿紅薯。
  • 天冷了,愛吃紅薯的人,身體不會差,但紅薯的2大忌諱,你要謹記!
    廚房是家人常用的地方,在家居風水中代表先天五行火,也是是家中火性最強的地方。同時廚房也是居家中最易產生溼氣、黴菌、垢氣的地方,是陰濁之氣聚集的位置。就算不必經常使用,仍會受到其他樓層使用的影響。如果見不到陽光,細菌、黴菌就會大量滋生,對家人的健康非常不利。因此,在風水布局上,廚房不宜開在西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正南方這幾個方位。
  • 中國農曆有多牛?王蒙:世上沒有任何曆法可以同時涵蓋太陽和月亮
    它對農業生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牽扯到了百姓們的衣食住行,巧妙的把日月運行規律以及自然節律和民俗結合了起來,二十四節氣屬於幹支歷,也是農曆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中國農曆到底有多牛呢? 農曆並不是所謂的陰曆,陰曆只包含了月亮的運行規律而農曆則囊括了太陽與月亮,古人以月亮為陰,日頭為陽因此也被稱之為"陰陽曆"。當然對於農曆的叫法各不相同,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