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鏡子到底是驅鬼還是招鬼?
壹讀百科
中國人要求證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只要打開老祖宗的墓就好。
我們最早的銅鏡出土於距今四千多年,分布於青海、甘肅一帶的齊家文化。當時共發現了3面鏡子,其中有兩件位於墓主胸下。
古人對墓葬風水的講究我輩拍馬也追不上,所以他們死了都要帶在身邊的物品怎麼可能陰邪招鬼?
其實網上那些和鏡子有關的通靈遊戲多脫胎於西方傳說,只不過在本土化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罷了。
經常對鏡臭美的壹讀君| 魯西西
中國古人對鏡子的敬畏深受道家影響。
早期道友修仙的重要途徑是服食丹藥。想曹公筆下一味去熱毒的冷香丸尚且要集齊各種花各種露然後埋於梨花樹下一年才能食用;煉製神丹的條件只會更加苛刻,大多只能去人跡罕至之處尋找配方。
然而深山老林的生態質量和妖怪數量是成正比的,道教著名學者葛洪講得很清楚:
「太華之下,白骨狼藉......入山而無術,必有患害」。
沒有操作貿然進山會死,普通人該如何保命呢?道教認為可以帶一塊鏡子:
「又萬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託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試人,唯不能於鏡中易其真形而。」
妖怪被鏡子照出原形好理解,就是鏡子實際功能的升華。但它們畏懼鏡子卻絕非是被自己的真容醜哭,而是鏡子有反光的作用。自古以來光都象徵著太陽與生命,鬼怪來自見不得光的陰間,被鏡子一照自然得逃之夭夭。漢代銅鏡銘文中常見「昭明」二字,既取意「內清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
漢代昭明鏡
因此在很多故事裡,在鏡中現出原形的妖怪最終都被人輕易消滅。例如《搜神後記·鹿女脯》就記載,淮南陳氏雨天在田間耕作時邂逅了兩位絕代佳人,雖未撐傘身上的衣裙卻滴雨不沾。這讓小陳哥大感驚奇,把二女邀請回家後偷看牆上的銅鏡,發現紅粉皮囊之下竟是兩隻鹿,遂手起刀落將妖精斬殺,並做成了肉乾下酒。
但僅用鏡子只能起到震懾作用,想造成直接傷害需要配合其他法器。《太上明鑑要經》中提到,將一面鏡子置於家中的器物上,並在下面擺放加了符咒的水與刀劍可以殺死進家的老鬼。這一做法在民間廣為流傳,時至今日還能在不少人家的大門上方看到八卦鏡。
除了照妖闢邪,鏡子在道家還有一個重大功效:通神。
所謂通神,並非見到神仙那麼簡單,其終極目的是役使鬼神,無所不能。如何達到呢?首先需要一面九寸以上的大鏡子。
在中國古代的數字崇拜中,九是最大的陽數,代表最崇高的形象。修道之人需要將道家諸位神仙的形象、名號默記於心,潛心在這面神聖的鏡子前靜坐7天,方有可能見到神仙。
1955年西安出土了一面唐代銅鏡,被命名為「仙人累瑩鏡」。因為根據它的銘文描述,此鏡是溝通人神的寶物,擁有它的人能不時窺到仙人與玉女;「明鏡修道」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仙人累瑩鏡
那為何現在的鏡子都去通靈了呢?這就不得不提西方人對鏡子的態度了。
在無數關於鏡子的禁忌中,最令人膽寒的莫過於午夜不能在鏡前梳頭,否則會招來惡靈。
的確,漆黑的屋子,明滅不定的蠟燭,鏡中看不清面龐的人影,很是嚇人。
可仔細想想,這不和中世紀的水晶球佔卜一個套路嗎?
心理學認為,人的安全感來自於對外界的掌控。可人類早期能hold住的東西寥寥無幾,於是才有了巫術。瑪雅人的傳說中提到,人類的四位始祖慧眼識萬物,令神非常驚恐,趕緊剝奪了他們的視力,「如同在鏡子上哈了口氣」,他們只有環視四周時,物體才清晰可辨。
為了能再次觀過去未來,巫師們轉而向鏡子尋找答案。繁縟的咒語、神秘的圓符和星芒符、燭光和對鏡子的特殊處理,一切都瀰漫著神秘的氣氛,他們凝視水晶球或漆黑的鏡面,相信自己能看到肉眼凡胎不能見的東西。
洩露天機總是要遭受懲罰的,魔鬼便是鏡子佔卜的副產品。許多關於鏡子的迷信便始於此時。比如不能在光線昏暗的地方照鏡子,不然魔鬼就會附體;吸血鬼和巫師的影像不會出現在鏡子裡,因為他們沒有靈魂。在俄羅斯作者茹科夫斯基的代表作中,美麗的少女斯維特蘭娜於平安夜獨自拿著鏡子佔卜;結果原本應在他鄉的未婚夫突然出現在她面前,臉色慘敗如死人,一言不發便抱她上馬而去,最後來到一座墓地,要帶她進去。
總的來說,西方的鏡子背後似乎總藏著一股黑暗力量。假如說中國的鏡子通常是寶鏡,那他們的鏡子則是不折不扣的魔鏡。
但無論是寶鏡還是魔鏡,溝通的都是人與人的自我意識。正如法國學者博奈在《鏡子的歷史》中認為的:
鏡子「既能展現世界,也能扭曲和隱藏某些部分。你注視著鏡子,而鏡像操控著你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