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會被欺負(校園霸凌的被欺負對象)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通過現實中我們見過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孩子是敢於反抗的,有一些也是習慣了逆來順受。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那段時光,說實話,34歲的我最不喜歡的一段時光就是初中階段。
那時的自己特別的迷茫,真的不懂同學們崇尚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價值觀,雖然自己不是被欺凌對象,可是因為與多數人想法不同,所以朋友也很少。
結果呢,現在再回老家遇到那些曾經紅極一時的同學,他們早已被生活改造成了適宜的模樣,那些曾經的男「霸主」最終摟的也不是班花。
只能說,青春期的孩子真的需要的得到父母和老師的重視,可是,孩子能夠平安自信的度過青春期,可不是靠那幾年裡家長的認真、用心就可以的。
孩子的自信心建設源於小時候的一點一滴,當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時你有沒有告訴孩子,他們需要學會自我保護,敢於說不。
當孩子在小學裡遇到委屈時,你有沒有說過,爸媽會是你的後盾,有事一定要告訴家長。
孩子的價值觀是在一點一滴中慢慢形成的,勇氣與自信的來源也與父母的付出、重視密不可分。
不要當孩子到了青春期,才對孩子所處的複雜環境擔憂,父母應該明白,孩子都會經歷一次成長,那就儘可能早的把孩子的保護殼塑造的堅硬一些,那樣他們才能「百毒不侵」,迎接自己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