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崇左木欖山智人洞現早期現代人下頜骨(圖)

2021-01-08 搜狐網

  人民網崇左10月27日電(記者龐革平)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委、市政府在崇左生態公園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鄭重宣布:崇左市江州區木欖山智人洞發現早期現代人下頜骨。

  據科學測定,這個下頜骨距今約11.1萬年,是一件很難得很重要的古人類標本,是現代人演化歷史一個重要環節的見證者,在人類演化歷史研究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為探索東亞現代人是從非洲而來還是有多個起源提供了新的證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邱佔祥、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和來自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波蘭、日本、南非等國及我國的古人類學家一起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據介紹,50多年前,我國著名的第四紀地質和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教授在廣西大新(現崇左市管轄)首次發現有確切層位的巨猿(Gigantopithecus)化石和與之共生的哺乳類化石。這一發現,曾在古生物學界引起很大轟動。從1996年開始,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就在崇左市江州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對廣西西南部喀斯特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進行深入研究。2004年,潘文石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邱佔祥院士在崇左生態公園泊嶽山溶洞發現了巨猿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引起學術界的關注。隨後,北京大學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生物基地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該地區進行地質古生物調查,已發現60多處產化石洞穴。他們先後調查了其中的20多處洞穴,並對其中的5處進行了試掘,現已採集到豐富多樣的高等靈長類化石。此外,還有與之伴生的種類繁多的食蟲類、嚙齒類、乳齒象、劍齒象、亞洲象、劍齒虎、大熊貓、貘等其他哺乳動物。

  在這些已發掘的洞穴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木欖山智人洞。木欖山智人洞自2007年發現猩猩和亞洲象化石後進行了試掘,11月中旬發現了2顆人牙和若干哺乳動物化石。2008年5月,又發現一件智人的下頜骨的前部斷塊和大量與之共生的動物化石。經古人類學家吳新智院士初步觀察,發現該人類下頜骨已經具有處於形成過程中的解剖學上現代智人的形態特徵,是一件很難得很重要的古人類標本。該下頜骨較為纖細,頦隆突(mentalprotuberance)略為發育,表現程度較現生人類頦隆突為弱。此外,門齒齒槽與頦隆突之間的下頜體外表面略顯凹陷(incurvation),但凹陷程度較現生人類為弱。明顯發育的頦隆突和下頜體外表面凹陷是現代人類的典型特徵,在直立人和古老型化石智人一般沒有這兩項特徵。這兩項特徵在崇左江州區木欖欄山古人類下頜骨的表現較弱,說明現代人的解剖結構在木欖山智人洞下頜骨已出現,但尚處於初始發育狀態。後來,他們採用不平衡鈾系法對木欖山智人洞遺址出土人類化石的地層進行了年代測定。年代測試樣品採自在人類化石層之上的鈣板層和與人類化石層大致同一水平高度的鈣板層,編號分別為ML-6A和ML-6B。兩個樣品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質與地球物理系同位素實驗室進行了鈾釷的化學分離和質譜測定.經計算,兩個樣品的年代分別為100和111ka BP,測定結果與生物地層學的研究較為一致。鈣板層樣品ML-6B與人類化石層相連,即同生層,因而古人類的年齡距今約11.1萬年。

  現在,我國學術界十分關注是大約10萬到5萬年前這一時間段的人類化石記錄,因為這一時代的人類化石是解決古人類學中關於現代人起源的非洲起源說和多地區進化說這兩個對立學派爭論的關鍵。因此,我國的學者都在試圖尋找該時段的古人類化石。崇左市江州區木欖山智人洞早期現代人下頜骨的發現,加之可靠的測年數據,無疑率先為多地區連續進化說提供了更加有說服力的證據,對解決關於東亞現代人起源的多地區連續進化說和非洲起源說的對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南崇鐵路甲午山1號隧道順利貫通,南寧至崇左的乘車時間將縮短至半...
    NCZQ4 標段甲午山 1 號隧道順利貫通。(李平輝 攝)8 月 12 日,南崇鐵路建設傳來好消息, NCZQ4 標段甲午山 1 號隧道順利貫通。甲午山 1 號隧道全長 505 米,最大埋深約 60 米,採用單洞雙線設 計 ,屬於喀斯特地貌區域特有的巖溶隧道。工程建設者們搶抓旱季施工,克服諸多不利因素,全力推進隧道施工,如期完成了貫通任務,為後續南崇鐵路往崇左方向架梁施工奠定了基礎。南崇鐵路全線貫通後,崇左市將接入廣西高鐵網,南寧至崇左的乘車時間將縮短至半小時。
  • 泰康人壽廣西分公司負責人拜訪崇左銀保監分局
    2020年06月05日 18:17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林美娜 編輯:韓定宏 6月1日上午,泰康人壽廣西分公司負責人馬哲楊總經理攜法律合規與風險管理部經理褚金貴、崇左中支機構負責人塗靖及公共資源部經理林美娜拜訪了崇左銀保監分局周川嵋局長與分管保險工作的李有才副局長
  • 崇左港總體規劃(2035年)獲批覆
    12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崇左港總體規劃(2035年)的批覆》。網頁截圖全文如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崇左港總體規劃(2035年)的批覆(桂政函〔2020〕135號)
  • 圖解「田園洞人」骨骼結構 專家希望能有新發現
    ■昨天,新聞發布會現場擺放的按人形排列的古猿人化石■攝影/姚宇江  此為一男性智人 與「山頂洞人」同輩 專家推測更大發現或許在後頭  6月中旬的一天,一團白色的石塊引起了考古人員的關注———它與一般的動物化石明顯不同,卻隱隱約約像是人的掌骨!工作人員拿不定主意,就請來了吳新智院士。
  •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五——與荔浦千年分合的修仁縣(桂林)
    關於修仁縣名來歷的這個說法,很多古籍都採用,不過奇怪的是,隨著歷史遠去,這座叫修仁的山漸漸失去記錄,到明清時候的地圖已不見有標註了,也就不知是指現在的哪一座山了。在古籍中有一句話:修仁山離城二十八裡,這看似很明確,實際上,對於現在也是很需要考證的,因為修仁縣城也是幾經搬遷的。
  • 廣西盈康製藥廠被爆用無功效山銀花雜質入藥(圖)
    廣西盈康製藥廠被爆用無功效山銀花雜質作原料入藥(圖)  近日,央視《經濟半小時》的「3·15在行動」,曝光了部分藥企用工業硫磺燻制山銀花以及沒有功效的山銀花雜質入藥,其中包括廣藥集團旗下廣西盈康製藥廠生產的維C銀翹片。
  • 新疆伊犁現「冰簾洞」 冬季冰凌玉柱景象壯觀(圖)
    新疆伊犁現「冰簾洞」 冬季冰凌玉柱景象壯觀(圖) 2016-02-17 11:16: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祖國南疆邊陲明珠,有山氣象萬千,有水碧波清凌,它名叫崇左!
    十六年前,如果想和廣西的朋友聊天的話,我想去崇左玩,他也許茫然地看著你,崇左在哪裡?這裡是南疆的一個小縣城,不顯眼,很多廣西人都不知道在哪裡。但是,很多人在十年前就知道這裡是中越國境,目前這些地區已經屬於崇市,當然,德天瀑布的一半在越南境內。
  • 尼安德特人大腦比智人還要大,智人是如何打敗他們的?
    他們相遇時,尼人只能製造出石制長矛和砍刀這些近身搏鬥的武器,而智人已經能製造出像投擲標槍這樣的用於遠程攻擊的武器了。因此,尼人雖然比智人身強體壯,赤手空拳打架比智人厲害,但在部落戰爭中,尼人不是智人的對手。考古學家已經發現過多次智人殺死的尼人殘骸了。
  • 「一山不容二虎」,科學家終於找到兩種智慧生命不能共存的原因
    一個是40萬年前遷徙生活在歐洲的的海德堡人,進化出早期智人,也叫尼安德特人;另一個是31萬年前仍然生活在非洲北部(摩洛哥)的海德堡人進化成晚期智人,也叫智人。相比35億年生命進化的歷史長河中,可以說,尼安德特人與智人幾乎是同時進化出的兩個有智慧的物種。大約在20多萬前,尼安德特人佔據了歐洲、中東多數地區,並向東遷徙到中亞西亞。
  • 探原始溶洞,賞亞熱帶雨林——在廣西通靈大峽谷驚遇瀑布奇景!
    尤其是崇左到靖西的高速公路,百度了一下發現這條路還被譽為廣西「醉」美高速!,所以這個洞稱為藏金洞。 瀑布水與河水在這裡交匯後形成了鴛鴦潭,流入水簾洞,消失得無影無蹤。
  • 2020年12月25日焦點圖
    南寧—崇左城際鐵路項目自去年開工以來,備受市民關注。該項目是廣西境內第一條廣西自主投資建設的城際高速鐵路,線路東起南寧站,經吳圩機場站、扶綏南站、渠舊站,至崇左南站。按計劃,這條鐵路將於2021年建成開通。屆時,南寧到崇左運行時間將從2小時以上縮短到30分鐘,並且鐵路途經吳圩機場,南寧市民到時還可以打「動的」去吳圩國際機場搭飛機。
  • 東博會,廣西14市還籤了哪些大單?
    廣西投資促進局供圖 籤約額最大項目落地,達820億元 上述項目中,崇左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籤訂的崇左市「風光水火儲」一體化綜合能源基地項目,總投資820億元,是2004年首屆東博會以來籤約的單體投資最大的合作項目。
  • 2019年廣西·憑祥中越邊關旅遊節將於12月11日舉辦
    本屆旅遊節包括旅遊節開幕式、中國—東協(憑祥)果品交易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發展研討會暨投資推介會、2019中越(憑祥)商品交易會、2019中越(憑祥)邊民大聯歡文藝晚會。憑祥是中國-東協水果貿易進出口量最大的口岸,東協各國有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而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
  • 關於廣西崇左市城市工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發行公司債券註冊的...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廣西崇左市城市工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發行公司債券註冊的通知發改企業債券〔2020〕362號廣西崇左市城市工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你公司《關於發行2020年廣西崇左市城市工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債券的請示》(崇工投報﹝2020﹞59號)及相關材料收悉。
  • 2021年1月8日焦點圖
    記者 周軍攝(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1月7日,強冷空氣擴張,廣西氣溫劇降,仿佛掉進了冰窟窿裡。氣象部門預計,這種溼冷天氣將維持到1月11日。圖為1月7日早上,南寧市鳳嶺北路上,人們冒著寒風細雨出行。記者 何定堅攝(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1月10日是黨中央、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 廣西被忽視的一座山,主峰海拔1785米,是廣西中西部最高點
    廣西國內旅遊產業發展突出,山川文化在當地的省份也一直在努力關注著,很多人說對山川的認識程度還不夠,但是需要更多的人,所以,我就簡單地來認識一下廣西被無視的山,有開發的潛力,這是應該更加肯定的地方。那是大明山,廣西的經濟實力並不是全省最強的,但在我國整個地區的發展中,它們所具有的價值程度仍然比較大,而且觀光業也一直受到重視,的文化名山。
  • 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與廣西崇左市人民政府籤訂820億元投資開發...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能建獲悉,11月27日,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與廣西崇左市人民政府籤訂「風光水火儲一體化能源基地」投資開發框架協議。據介紹,該項目是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上簽約投資金額最大的一個項目,涉及崇左「風光水火儲一體化能源基地」建設和環境治理、礦區修復、智慧城市以及水利交通、土地整治、片區開發等領域,總計投資額820億元。其中能源基地建成之後,每年可生產約160億度電(新能源發電佔比超過50%),將有效保障崇左市乃至廣西自治區的電力供應,助力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 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 廣西多個景區將免費開放-廣西新聞網
    第四個「中國旅遊日」為遊客帶來實惠 5月19日 廣西多個景區免費開放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蒙曉喻     5月19日是第四個「中國旅遊日」。為了響應國家旅遊局的號召,廣西多個景區推出優惠活動,有的景區還在旅遊日當日免費向遊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