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爆發式成長、形態卻日趨飽和的今天,Vlog終於被推到了臺前。然而,就像一片剛開始有人拓荒的灘涂,在尚未有人踏足的地帶,Vlog仍然充滿了各種可能性。
野生珍妮在微博上的簡介是 「 快樂女生總冠軍 」,乍一看,這有點讓不熟悉她的人摸不著頭腦,然而,如果你看過她大大小小的視頻和每條視頻的附言,比如「隕落的特種兵 」「亞洲舞王之邁阿密海域上的傳說 」、「 為什麼旅途總是離不開嘔吐和豬 」,你就能明白這個簡介的意義何在。某種程度上,不按常理出牌,是野生珍妮走紅的因素之一。不過, 一開始以為她的不按常理出牌是在可預料範 圍之內的想法也很快被打破,她幾乎有一套專屬於自己的語言風格,假如她真的掏出手機開始記錄這次採訪和拍攝的過程,這支視頻又將變成一段打上濃濃珍妮烙印的Vlog。
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提及她為什麼取「 野生珍妮 」這個名字時 , 她提供了一段非常珍妮式的回答:「在廟裡放了八字,說這個名字可以鎮住網際網路。」
大多數人開始熟悉野生珍妮,是因為她用變臉APP做了一個廣為傳播的「 林 志 玲 吃 蝦 」的視頻段子,當她一面用牙咬塑膠包裝袋,一面用軟綿綿的臺灣腔說出「 幹,好難撕哦 」時,瞬間就達成了出其不意的喜劇效果,那之後,她又嘗試了外國人、老爺爺等角色,這一切像是一次次興之所至的玩樂,正如野生珍妮自己所總結的:「真的是隨心而拍,想到就拍。」
現在在北京就讀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野生珍妮目前已經籤約了牙仙廣告公司,她回憶,這種對拍視頻的興趣可以一直追溯到她還在讀高中的時候,那會兒,她已經開始用母親買給她的粉紅色索尼相機記錄一些有趣的生活片段,比如在教室裡打架子鼓,去「 世界之窗 」 借《 還珠格格 》裡頭蒙丹和含香的衣服來玩, 如今,這些片段只在野生珍妮的微博上留下了兩張模糊的畫面截圖,令人心生好奇。
這不得不讓人猜想野生珍妮的成長環境,她提到,從小到大的自由度一直很高,除了對禮儀、素養方面的嚴格要求之外,家裡完全不會幹涉她玩的東西。正是呼吸著這樣的生活空氣,加上經常被描述簡化為「外星人」的水瓶座性格,造就了野生珍妮獨特、幽默、隨性的視頻風格,有時候,她就只是把一段時間內存在手機裡隨手拍的視頻都剪在一起,依然能夠收穫數以千計的粉絲評論。問她:
「 粉絲變多之後會 有壓力嗎? 」
「 這些都在掌握之中,因為算命師傅告訴過我。」
「 那你平常也跟視頻裡一樣嗎?」「 一部分一樣,但我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我到了夜裡會躲在被子裡哭。」
假如要遵循對Vlog的嚴格定義,野生珍妮有很多視頻並不算Vlog,事實上,她也並不像王曉光和飛豬那樣,有一種自己正在做Vlog的自我意識,「 我只是看到東西就喜歡記錄,把它當日記,不想寫字就拍一下,」這種漫不經心、甚至有點散漫的輕鬆態度,讓野生珍妮那些符合Vlog標準定義的視頻都充斥著一股野蠻生長的自由氣息,用野生珍妮的話說:「 就像茶道一樣有一股後味,入口柔,一線喉。」說完之後,她自己也憋不住大笑了起來。
是的,在Vlog的生態區間裡,容納了豐富的樣本可能性。從一個更大的範圍來看,他們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基本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生活質量較高,在吃喝玩樂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心得。在一些尚未被密集佔領的分類裡,越來越多的新人湧現出來,並以自己的方式在垂直領域不斷深耕,而因為自始至終聚焦的都是生活方式,Vlog就在帶貨上表現出了強勁的實力。區別於傳統的硬廣告,就算是在一整期Vlog裡完全討論消費話題,因為生活場景的置入,和Vlogger本身的好感度加持,觀看的人也不會心生牴觸。至此,Vlog通過廣告和流量變現的商業邏輯已經不言而 喻,在微博上聚集了大量粉絲的野生珍妮,就接到了京東、雅詩蘭黛、佳潔士等不同品牌的廣告投放,飛豬、當下頻道也在各自的領域變現,決定能否變現的重中之重,無疑是高質量的內容。
野生珍妮通過自己的個人魅力和打上個性標籤的內容成為了風口之下的幸運兒,然而強烈的個人特質是不可複製的,將Vlog視為一項內容創作,除了需要有Vlogger本人有趣的性格色彩渲染,以及生活作為源源不斷的養料之外,平臺的支持同樣不可或缺,飛豬想通過「 一閃 」來達到的正是這一點:
「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拍Vlog這件事裡來,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讓這個進程儘可能地快,讓儘可能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進程裡來,我們做這個工具,我們做很多示範,包括我們現在做一些商業化的事情幫助很多視頻博主能夠更快地變現,都是希望讓這個東西成長得更快一些。」
在形態變遷的風潮之下,這塊從「 灘涂 」演變而成的舞臺上,人們有了足夠的施展空間,Vlog這塊尚未開發完全的後備資源開始發揮自己的優勢,而變化與挑戰則尚未顯示真正的面目。同許許多多的新興產物一樣,一切的落腳點仍然是內容,而內容是不會匱乏的,畢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生活中永遠有數不清的想像力值得著我們去挖掘。
攝影王海森
撰文:MAR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