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土及五下行之化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現在開始今天的課程,我們講到現在(這幾節課),一直是在強調說:一氣、陰陽、三才、四象。
我們一直在講氣的運動的狀態以及運動的結果。
升和降,是氣運動的狀態和運動的過程。
浮和沉,是它們各自運動到一定程度後的結果。
風水,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繞開氣去談的;不管你是觀形、觀勢、還是觀氣,到最終都還是圍繞著氣的。
因為,就算是形或者勢,本身都是為了氣去營造的。
大家看到的大喇叭,它怎麼才能夠把聲音擴散到比較遠一點?
大喇叭:我們在電影電視看到打仗時候用的,它是用鐵皮捲成一頭小一頭大的鐵桶,人在小頭這一頭喊,然後,大頭的那邊就能把這個聲音給擴散出去,那這樣的一個像喇叭一樣的一種形,其實是為了什麼?也是為了:聚氣。
喇叭,一般是從小往大,也就是說,從裡往外這樣的一個狀態,但是還有什麼呢?
還有大家能夠特別常見到的是什麼呢?是漏鬥,漏鬥是什麼呢?
漏鬥是大頭配小頭,東西從大頭這邊往裡去(注入水、沙子等東西),然後,這些東西從小頭出來,到達我們想讓它去的一個瓶子裡。
所以,你看漏鬥或喇叭這樣的物質,這樣的存在,它本身就是說,利用形和勢這樣的狀態來對氣進行一個調整。
我們前面把「一氣陰陽三才四象」都講了,在這我要給大家去講一講「五行」了。
五行,今天重點要講的是「土」,
關於之前給大家舉例子的魚缸的問題,大家現在先不必著急。
當我講完這個以後,我再去講魚缸,大家理解起來會更快。
「木火金水」對應的是「升浮降沉」,對應的是「春夏秋冬」。
這其實已經是「五行」裡的「四行」了。
它本身的狀態先不去說,單純論「升浮降沉」的話,你已經能知道了。
我們現在要講的「土」,是五行當中最為重要的!
沒有任何一行能夠比土更為重要!
因為,所謂的「東西南北」,所謂的「上下左右」,都是要建立在有一個中間點的基礎上。
沒有這個中間點就沒有所謂的上下,沒有這個中間點就沒有所謂的左右
土,就是這個中間點。
土主中央,以養四方,什麼意思呢?
土在中間,作為一個大本營,能量供應的大本營。
在你各方缺少能量的時候,土可以給到你能量,這是第一種理解。還有一種理解是什麼?
就是說:土居中。
如果這個土是板結的,那麼,上下左右之間的氣就聯通不起來。
如果這個土是特別松、特別少的,那麼,氣在這裡就沒有可以轉化的餘地,
這樣的話,氣就是直來直往的氣,就沒有那種在中間停留轉化變化的氣。
說白了,在這兒它沒有一個「閥門」。
所以講到土的時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講到,土它本身自己的這樣的一種在氣在升降浮沉上的地位。
首先我們剛才講了說你沒有土,作為中間的話,作為中央的話;你所有的上下左右其實都沒有任何的意義。
因為你所有的上下左右一定是建立在一個參照點上的,那如果連這個參照點都沒有,那你別的那就更沒有了。
中醫在講一年的狀態,以及講五行的時候,經常用到一組詞叫「生長化收藏」。
生和長,對應的是「升和浮」,也就是對應「春和夏」。
收和藏,對應的是「秋和冬」,也就是對應五行的「金和水」。
如果有同學對此不理解,我們後面的課程裡面會反覆的講到。
因為,風水命理是永遠離不開五行的,
那我們今天就重點講一下「生長化收藏」之間的「化」到底是什麼含義?
生長化收藏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腎
春夏長夏秋冬
這裡面講到的這個「長夏」,大家暫時也不用去管它,我在這重點想強調的是:
我們「五化」裡面所講的「化」(中間的這個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含義?
到了夏天(夏秋之交)的時候,田裡會長出什麼呢?
會長出很多的莊稼、植物的果實。
而這種果實,其實在之前它是沒有的,也就是說,這塊地從你把它耕作完畢,
把種子埋進去,到後面的澆水、施肥、還是靠天吃飯等等,
到最終它長得鬱鬱蔥蔥、長出來小苗、長出來葉子、開了花、長出果實,就是所謂的成熟。
它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我們剛才講到的「生和長」的過程。
「化」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長出來的果實,原本它是沒有的,
這塊地在春天的時候、在頭一年的冬天的時候,是荒蕪的、是平的,什麼都沒有的。
現在怎麼就長出了這麼多的東西?
有這麼多東西開始結果,沉甸甸的往下墜了,為什麼呢?
所謂的「化」,更多的指的是當生長到了一定的量的積累的時候,到最終會發生一個變化,質的變化。
也就是說,生長用的是什麼?
用的是土壤裡的能量,用的是天當中的太陽、風、雨露等等,用的是這些。
將這些能量統一的集中起來,集中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轉化成為果實。
大家都知道,如果天太旱,收成是不好的,為什麼?
天太旱的話,天能夠給到地的雨水的滋潤就少,這個土地得的營養少,自然而然,植物得的能量就也少。
大旱的同時,往往伴隨著是大熱;因為,沒有水,就顯得特別幹,特別熱。
熱又是消耗水分和能量的,在大旱之年,植物莊稼都特別的枯槁。
有的甚至是被烤蔫了、烤焦了,烤的凋零的狀態。
這其實就是能量不足,同時,又被過多消耗的一種體現。
所以,年份為什麼如此重要?
你看起來這些莊稼、植物都是從土裡長出來的。
但是,土要是沒有好的陽光、好的氣候、好的雨水,土的功效就會大打折扣。
沒有雨水,沒有陽光,土是長不出什麼東西來的。
到了夏秋之際(在兩者交替的時候)收穫的果實,其實是前半年的「生長之氣」的積累。
「生長之氣」的階段,用的是土壤裡的能量以及天空中的能量,它們將這些能量匯聚,通過植物的種子、根莖的匯聚,到最終變成什麼呢?
變成了我們能看到的以及我們能夠去吸收的這些果實。
所以,「化」是什麼意思呢?「化」就是轉化的意思,將天地之氣、將天地之精微、將天地之能量,轉化為我們人能夠接收的氣,人能夠吸收的能量,以及人能夠去運用的這樣一種物質。
「化」對誰有好處了?
是對於我們人而言有好處。
對於在天人地三才當中的中間的人這一才,有好處,對於天地而言,無所謂的。
「生長化收藏」,有了「化」,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這個圓,畫到現在,只畫了一半。
也就是說,將自然的能量轉化成人能夠去吸收的能量,這一環(這半個圓)我們有了。
那什麼樣的能量,又可以轉化為大自然所能夠去吸收利用的能量呢?
這個就是我們所要說的這個收藏裡面的「藏」。
「藏」是什麼?
藏,就是把一個東西埋到一個很深的地方去的意思。
舉個例子,假如說沒有人,或者有人也沒有關係,
這個種子經過了生長、春夏,然後到結果,以及果實成熟以後。
是由鳥雀來吃也好、還是自然的凋零脫落,它們是不是又重新回到了土裡。
而這個時候的土,已經是一種需要能補充能量的(飢餓的)土。
因為,它的能量已經被春夏的這個生長的氣消耗掉了。
所以,它現在需要補充能量,而落下來的枝葉、根莖、果實等等都是它的能量,而光有這些夠不夠?
還需要什麼了?
還需要水分。
到了秋冬天的時候,雨雪是非常重要的能量補充。
沒有雨雪或雨雪少,土地得到的養分就少,那來年的收成肯定就非常的差。
你看果實、枯枝、落葉到了地上,在秋冬天被雨水、被雪覆蓋,然後,腐爛後慢慢的都變成了土壤裡的一種能量狀態。
就是說,變成土的一部分,「化作春泥更護花」就是這麼來的。
大家可能都聽過,如果說,頭一年的冬天不夠冷或下雪少,
來年的植物各方面容易遭蟲害,植物的長勢也不好。
瑞雪兆豐年,冬天沒有雪,來年一定是個歉收的年份,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現代的角度來說,氣溫不夠足夠的低,導致一些蟲卵方面沒有完全的死透,所以,第二年它又有了一些孵化等等對植物產生影響。
但是,回到我們的課給大家講傳統文化的角度的話,有沒有一些說法呢?
這個說法,也是有的!
我一直講,如果天地、如果人本身,它是一個空間的話,這個空間一定是有容量的上限的,或者說,有一個相對恆定的量的。
如果,秋冬天要補充的雨雪(雨雪能量之氣)少,那麼,必然別的不好的氣就會多。
在天地空間裡面,雨雪過少,佔地兒佔的少,那更多的地方就會被所謂的邪氣給佔據給利用。
所以,到來年的時候,這些邪氣就會對土壤植物等等造成一些影響。
而瑞雪兆豐年的瑞雪,更多指的也就是一種能量補充。
如果說,頭一年的能量補充的特別的足、特別的紮實;那來年的時候,土壤、土地本身得到了助力就會大。
這樣對於植物各方面的營養供應,或者是土壤的質地方面就都會有好處。
那已經腐爛掉的這些枝葉果實,我們人是不能吃的,但是,天地可以吃它,天地可以此來補充能量。
而我們人,只能吃轉過年來到了夏天,又轉化好的這種果實。
所以,化其實有兩種化:
一種化,是天地之氣,化三才中的人之才。
另外一種化,是人之才的氣,重新化為天地之氣。
也就是說,化是相互的,既可以:
由天地之氣的混沌的、偏「無形的化為有形」,也可以由「有形化為無形」。
我在講課的時候跟大家講,我們更多的講究的是「化」,而不是「破」,用意就在這裡。
我不怕你這個地方邪氣重,不怕你這個格局角度,或者,先天的生辰等等有問題。
怕的是什麼?
怕的是這些不好的問題、不好的狀態,沒有一個出口,把它給導出去。
我看咱們群裡有些同學在聊,說聽這個課,聽了都想換房子了,那有沒有必要呢?
可能有必要,但是,我又覺得可能沒太大必要,有沒有完美的房子呢?
沒有!
就像我講紫禁城,這麼好的北京的中軸線,這麼好的房子,那該出事情還是要出事情。
該有麻煩的還是要麻煩的,無非是大麻煩還是小麻煩的區別而已。
對於平頭老百姓而言,能有片瓦遮身,已然不易,還能要求將房子選得多好嗎?
很難。
而我們能做的是:化!
如果這裡面有不好的氣,我們把它化走。
或許無法把這個地方變成風水寶地,像洞天福地的狀態。
但我們可以讓這個地方乾淨、清靈,有這樣的一種潔淨之氣。
或許不夠祥瑞,但對於平民(凡人)而言,氣機足夠的清靈乾淨就已然可以了。
所以,化是什麼?
化就是將一種能量狀態,轉化為另外一種能量狀態,這樣的一個意思,
所以,我給大家講例子的時候說,用綠植、關上馬桶蓋、關上衛生間的門、用綠植去化。
將這些汙濁之氣化為什麼?
化為好的這種清靈之氣。
所以,如果沒有去扣上馬桶蓋、沒有關好廁所的門,那有源源不斷的汙濁之氣上來,這個綠植一定是承受不起的,它一定會受到損傷。
你看我們要祈福也好、祭拜也好、還是做一些別的事情等等,我們用什麼?
我們用的都是:黃紙,為什麼是用黃紙居多呢?
因為,黃本身就是土的顏色。
而土呢,它所主的就是化氣。
你看燒黃紙、燒黃表、寫一些東西用供奉的,都是要用黃紙。
這個黃,在這兒更多的就是取土的化氣的意思。
可能各種的學說、各種流派有各種的解釋。
但是,我告訴大家,我所說的這個化氣的解釋,其實,才是最為本源的。
包括說,有的時候去合婚,發現兩個人之間的婚姻的狀態,其實不夠好。
但是,古人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人和人之間沒有完美的,因為,每個人的個體都不可能完美。
就像有些人說,感覺說老師是不是很厲害?像我這樣是不是很厲害?
其實,我告訴大家我一點都不厲害,除了會這麼一丟丟東西以外,別的差很多。
也是一個特別普通的人,全是優點嗎?不可能啊,真的很通透嗎?
不可能!
你還在紅塵之中,那你自然就有紅塵之事,然後,你自然就會有紅塵之心。
當遇到那些不太好的婚姻,還是個人的運勢,我們往往會讓他墊一個黃鞋底,
用黃底的鞋墊也好,還是用黃紙裁剪成鞋墊的樣子塞進去都行,採的都是黃色。
第一,黃為土,要踩在地上,
第二,藉由土的黃色去化身上相應的氣運上不足的不好的東西。
我們再去看,在過年的時候,很多人家裡有寫春聯,有寫家裡的天地神、門神、灶神、各種的神、神龕位置的小對聯等。
用的什麼?要用的是紅色的,我們都知道對聯是紅色的。
從故事裡我們知道說有年獸,對吧?
我們用爆竹,用紅色的物件,把它嚇走了。
其實,沒有五行上的含義呢?
它也有。
紅色在五行所對應的是火,而火在對應到陰陽的時候,對應的就是陽。
當過年的時候,你想把什麼之氣,告訴上天呢?
把你的喜慶之氣,告訴上天。
拿什麼告訴呢?
你拿黑色的紙寫,那就告訴不了上天,那就只能告訴地府去了。
所以,告訴上天就只能用紅色的,用它的這種火紅的陽氣、升騰向上。
替你去傳達這樣的一種喜悅,傳達你的祈禱,傳達你的心願。
大家看黃色、紅色,這兩種顏色在我們日常的使用的頻率上是非常之高的。
另外,還有一種顏色用的較多的是白色,一般在喪事和悲傷的事情上會用白色。
白色是什麼?
白色對應的是蒼茫的意思啊,白茫茫一片,啥都沒有,白的、空白的。
在五行對應什麼?對應的是金,金是幹嘛的呢?
是用來砍伐樹木的,是用來使事物減少,使能量減少的。
斧頭嘛,這樹木長十米高,一斧頭下去就剩兩米高了,使能量減少了。
而人死了是什麼?
人死了不就是陽氣沒了,能量減少了的狀態。
白色作為喪服,它更能夠去和人當下的這個狀態做一個契合。
這時候本來它是要消沉、要消散的,而如果是用大紅色,就會讓它升騰起來,
那兩者之間必然要產生一種矛盾。
在葬禮上,很少能看到穿紅色衣服的這樣的人,很少!
或許可能某些特別特殊的地方有,但是,在絕大多數地方上是沒有的。
它本身就是一種能量消散的狀態,那就要用一種能量消散的顏色的五行之氣去對應它。
所以,紅白黃這三種顏色,我們用得是非常非常之多的。
你看我們說到肚兜的時候,古代的女性有用紅肚兜。
現在女性少了,沒有肚兜了,在古代的時候,為啥要紅肚兜呢?
紅本身就代表陽氣的意思,女子本來就屬於陰,所以,要用陽氣來守護著。
但是,又切忌在肚兜上有太多花裡胡哨的圖文,為什麼?
紅色肚兜上的圖文越雜,陽氣就越雜亂,在男女關係或婚姻可能就會出現一些麻煩。
因為陽氣是駁雜的陽氣、不乾淨的陽氣,就會帶一些與男女家庭方面的影響。
中國人為什麼特別喜歡素?
這個素不是吃素食的素啊。
就是簡單幹淨的意思,為什麼特別喜歡這種簡單幹淨呢?
更多的也是在說,你簡單幹淨,意味著你的氣是純的、是精純的。
而我們想要自己達到的狀態就是一種精純的狀態。
在之前給大家講到的風水的例子,我說放了綠植的用意也在於此。
也就是說,放綠植,不能放那種太過於妖嬈的東西。
因為,南向的位置本來就是純淨的陽,但是純淨的陽沒有了(被衛生間佔據了)。
化,也希望把它化為純淨的陽。
所以,這個地方如果說,紅的、白的、黑的、綠的、一大片顏色。
一大片這種花,像大雜燴一樣,那這個地方的氣就會亂。
氣(化了後),可能不濁了,但會亂掉。
我們一直講什麼?
叫靜,就是靜心、靜身、還是靜你的什麼、都是要靜啊!
什么正念啊等等,各方面都是想讓你靜下來,乾淨啊!
無雜質!無雜念!
關於更多的五行的以及要講的風水命理的東西,我們就下回分解吧。
今天的課就到這裡,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