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今年以來,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已成功繁育出第四代鱷蜥寶寶,截至5月28日,產出的鱷蜥幼仔共有12條。
53條野生鱷蜥親本,鱷蜥總數是年增長5倍
林洲頂自然保護區始建於2007年,2009年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在保護區創建之初,管護機構就開始摸索鱷蜥的救護繁殖技術,至2009年已救護繁育234條鱷蜥。
不幸的是,一場大洪水將鱷蜥救護繁殖場衝毀了,帶走了181條鱷蜥,保護區內只留下了53條親本。此後,經過十年的努力,鱷蜥從子一代到子二代,再到現在的子三代,鱷蜥救護繁殖場的鱷蜥種群越來越大,目前總數已達253條,十年增長了五倍,最初的親本已經是「太爺爺」「太奶奶」了。
「今年你的輩分又升一級了,恭喜你當上太爺爺啦!」看到鱷蜥「四代同堂」的溫馨畫面,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保護管理科科長吳雄光欣慰地對鱷蜥「太爺爺」說。
鱷蜥救護繁殖場每年參觀人數過千人
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茂名市的東北部,地跨信宜市思賀、新寶兩鎮,東接陽春百湧省級自然保護區,西南與雲開山保護區相鄰,總面積6064.8公頃,是茂名市東北部重要的生態屏障。
據統計,目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已知有野生維管束植物1156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桫欏、水蕨、紫荊木、紅椿等7種;有昆蟲資源12目71科208種;野生脊椎動物5綱27目85科225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0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鱷蜥、巨蜥、蟒蛇和雲豹4種。
保護區內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前往參觀。僅鱷蜥救護繁殖場每年參觀訪問人數已超千人,成為了茂名本地學生開展科普教育的基地之一。
吳雄光透露,下一步,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將加大鱷蜥保護力度,大力開展鱷蜥相關科研工作,壯大鱷蜥種群數量,繁育鱷蜥五代、六代、七代。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全傑 通訊員 林蔭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