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能用尾巴飛的老鼠!聲音像狼嚎,它的肉可以化解百毒!

2021-01-10 歷史的鋼圈

大家好哦,今天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講一講關於這《山海經》中的那些事兒。想必大家對於這山海經都是有著程度不一的了解吧!這《山海經》中其實是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內容,最為大家所口口相傳的遊戲的神話故事其實大多也都是出自於這部著作。山海經:能用尾巴飛的老鼠!聲音像狼嚎,它的肉可以化解百毒!

像是什麼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后羿射日等等這樣的神話故事,其實最早都是出自於這部著作,這樣看來的話,我們大家是不是就覺得這山海經也是大家所十分熟悉的一部著作呢?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講一講關於這山海經中關於異獸的那些事兒吧。

其實這山海經中的所包含的內容和板塊都是有很多的,像是什麼人文、地理、神話這些,其實都是這部劇中的很是優秀的內容,那麼關於神獸、異獸這一塊呢,大家都是有著怎麼的了解呢?其實就算是到現在,影視劇也好、書籍也好,像什么九尾狐的、饕餮的神話故事,還是不絕於耳的,這些經典的藝術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

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講一講關於在和山海經中的一位非常特殊的異獸,耳鼠。其實這耳鼠,顧名思義,就是耳朵有著特別之處的老鼠,那麼小編先給大家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這耳鼠的基本信息吧!這耳鼠在山海經中是傳說中的異獸,長得是像鼠,但是卻有著兔子的頭,令人稱奇的是,這耳鼠的尾巴和其他的老鼠可就不太一樣了。耳鼠的尾巴是可以飛的!其說法始見於先秦。

在《山海經》中就這樣記載過:」耳鼠,獸,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飛,食之不採,又可以御百毒。「其實說的就是這耳熟的相貌,兔子頭老鼠身,而且聲音還特別的像野獸野狼那樣的聲音。其實大家通過這段簡單的描述就可以猜測的出來,這耳鼠雖然沒什麼蓋天的神力,但是卻又是一個十分受老百姓所喜愛的異獸。

為什麼小編會這樣說呢?其實主要還是因為這耳鼠是有著比較與眾不同的亮點的吧!這耳鼠可愛的外形和好動靈活的脾氣使它一度成為人們爭相尋購的寵物,同時也因為它可以飛的技能,也令其能夠勝任一些信使工作。在晉代的郭璞在《耳鼠》中就有這樣的一段描述: 「蹠實以足,排虛以羽, 翹尾飜飛,奇哉耳鼠,厥皮惟良,百毒是御。」

這耳鼠還有一點神通就是它的肉也是十分的神奇的~在傳說中,吃了耳鼠的肉,雖然沒有唐僧肉那樣長生不老的神效,但是卻是可以破解世間的百毒!這一點可以說是十分的神奇了!所以這長相奇特的小異獸在傳說中也是十分的受到人們的歡迎的一種異獸了!山海經:能用尾巴飛的老鼠!聲音像狼嚎,它的肉可以化解百毒!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中可以用尾巴飛行的「老鼠」,還能解百毒
    山海經的丹燻山中有一種名叫耳鼠的神奇異獸,樣子像普通的老鼠,卻是一種亦獸亦禽、可御百毒的奇獸。它的體形集鼠、兔、麋三者於一身,卻長著兔子的腦袋和麋鹿的耳朵,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在嗥叫,它的翅膀和尾部由寬而多毛的薄膜連在一起,能夠藉此滑翔,故又被稱為飛生鳥。
  • 《山海經》中最適合做寵物的七種異獸,能讀出最後一個的算你厲害
    第一個寵物,山膏山海經中有一種異獸叫山膏,長相與小豬相似,渾身火紅,只是嘴巴有些毒,喜好罵人,並且因為這一缺點斷送了性命,相傳帝嚳在出遊時遇到山膏,被山膏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通亂罵,結果帝嚳的狗盤瓠一口咬死它,如果你的寵物是山膏,一定要給它帶個口罩,防止它亂罵人。
  • 《山海經》裡的神獸,都有一個特點!
    翻譯過來就是: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獼猴,卻有一雙白色的耳朵,能夠爬行能夠直立行走,名叫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讓人走得飛快。大概就像這樣,確實像大猩猩。其實,看它的描述,大概就是大猩猩的長相了。但在《山海經》裡,這種叫做狌狌的動物還有另外兩幅面孔,有說他為人首豬身的,能知道往事,卻不知道未來。還有說他為人形披獸毛的。
  • 解讀《山海經》美味文鰩魚,像李白一樣懷才不遇的飛魚
    可能是大禹治水之時,在河中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大壩,像山嶺一樣高,擋住了去路,文鰩魚無法順利抵達河流的下遊。大壩太高遊不過去,怎麼辦?文鰩魚便紛紛選擇在半夜的時候飛過這個絕壁。村民知道之後,就在嶺上綁上一道大網,有的魚僥倖飛過,有的魚運氣不好沒有飛過去,它們就變成了石頭,石魚落入河中,日久天長也不會腐朽,據說有人曾看到這些石魚像長了腳一樣,在往山嶺上爬。
  • 農村集市上有收購老鼠尾巴,10元一根有啥用?看完明白了
    按照賣老鼠藥的說法,他高價收購老鼠尾巴有用:一是為了當樣本,說明老鼠藥好用,毒殺老鼠有效多;二是老鼠尾巴有醫用價值,他可以換錢;三是他有鼠尾筋克驚的民間土方子,治小孩夜哭「驚覺」或「驚厥」;四是戲服用老鼠尾巴的筋做線縫紉,防老鼠咬。真假不清楚,這是賣老鼠藥高價收老鼠尾巴的一些說辭理由,看似有道理,實則經不起推敲。
  • 《山海經》中實力非凡的四大神獸,其中一個是百鳥之王,象徵祥瑞
    《山海經》中實力非凡的四大神獸,其中一個是百鳥之王,象徵祥瑞《山海經》中記載了許多已經消失的生物,連司馬遷也不敢妄評的奇書,內容大多數過於驚世駭俗,令人驚奇,上古時期怎麼能有如此多的神秘物種與神奇的事件?這裡所說的四種神獸,個個實力非凡,誰更勝一籌呢?
  • 這花據說像老鼠尾巴?百聞不如一養,還能摘了炒菜吃!
    今天花花給大家介紹一種藍紫色的花,它不僅顏色比較獨特,呈現一種非常神秘的藍紫色,而且它開花的形狀也非常特別,有好些人覺得像老鼠的尾巴。那麼這種花叫什麼呢?相信大家一定猜到了吧,它就是鼠尾草。鼠尾草是一種草本植物,一般來說其高度能長到半米左右,開出來的小花很漂亮,呈現藍紫色,每一朵花都有點像小鈴鐺一樣,好多這樣的小鈴鐺聚在一整個花序上面,擠的滿滿當當。
  • 長得像老鼠的尾巴,卻和老鼠沒有關係的鼠尾掌,你養過嗎?
    長得像老鼠的尾巴,卻和老鼠沒有關係的鼠尾掌,你養過嗎?這個世界上總是會有很多奇特的植物,比如長得像老鼠尾巴的鼠尾掌。但是其實,它和老鼠一點關係都沒有。這種植物,你見過嗎?溫暖溼潤,光照充足的環境是它最喜歡的,耐寒能力不強,耐旱很耐陰的能力比較強。用肥沃,透氣性和排水性能比較好的土壤栽培最適合。在它夏季生長期的時候,要注意給它充足的水分,這個時候,可以給它多噴一點水來保持周圍的空氣溼度。大概每隔一個月左右,給它施一次肥。在夏天的時候,如果是在室外養護,要注意給它適當的遮蔭,冬天的時候,要注意給它充足的光照。
  • 誰把《山海經》裡的大怪獸畫得這麼中國風?
    其實,騶吾是中國古籍《山海經》中的異獸,書中,騶吾被這樣描述——「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採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裡。」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林氏國有一種稀有的野獸,體形同老虎差不多大,身上一共有五種顏色,尾巴比身體還長,這種野獸被稱作騶吾,騎上它可以在一日之內馳騁千裡。
  • 一隻小老鼠
    去年暑假,我在老家旁邊的土路邊見到一隻小老鼠,灰灰的,毛髮很嫩。它待在荒草叢裡,頭扭來扭去,尾巴擺來擺去,就重複著這個動作,沒往前走,也沒往土坎上爬。我不知道它為啥會在這個地方玩耍,太不安全了。房子緊挨著衛生間小便池,還有個接水池,牆面滲水厲害,只好用張塑料布釘住防潮,再擺個衣櫃。衛生間放個竹筐,專門盛放倒掉的剩飯、摘下的爛菜葉啥的,就招來了好幾隻老鼠,它們不愁吃喝,養得肥肥胖胖的。我們上廁所或淘菜洗碗還沒進門,它們就嗅到了腳步聲,四散而逃,紛紛鑽進一個大便池雜物堆——小便池對面有三個大便池,靠門的那個不下水,廢棄了,被先住的人家堆放了好些雜物——那裡成了它們的庇護所。
  • 《山海經》北次三經怪獸全文圖解第一篇,你不知道的那些上古怪獸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羚羊卻有四隻角,長著馬一樣的尾巴和雞一樣的爪子,名稱是huī,善於旋轉起舞,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詨。【譯文】:再往東北二百裡,是座馬成山,山上多出產有紋理的美石,山北陰面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裡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白狗卻長著黑腦袋,一看見人就騰空飛起,名稱是天馬,它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解說】:天馬是會飛的神、吉祥之獸。
  • 《山海經》中你沒見過的異獸,有的名字,你連字可能都打不出來
    狍鴞,兇獸之一,傳說中的吃人怪獸,生活在鉤吾山,它的身體像羊,人的面孔,眼睛卻長在腋窩的下邊,牙齒與老虎的類似,還有人的指甲,它的叫聲就像嬰兒在啼哭。居暨,一種不怎麼出名的兇獸,因為他不吃人而只喜歡吃礦石,它頭像老鼠,身子像刺蝟,叫聲卻和豬一樣的聲音。
  • 美國男子肯德基吃到怪物 炸雞驚現老鼠尾巴(圖)
    美國加州(California)一名男子迪克森近日在臉書分享一部影片引起廣泛討論,內容是從肯德基購買來的炸雞,卻長了一條老鼠尾巴,讓人不禁聯想,到底是炸雞,還是「炸鼠」。據臺灣東森新聞網6月17日報導,迪克森說,「當我咬了它,我發現非常硬,而且有點像橡膠,之後低頭看,才發現有像是老鼠的形狀,讓我整個人打起寒顫。」
  • 為什麼在農村市場,總有人收購老鼠尾巴?流傳了上千年的套路
    「收老鼠尾巴,一條10元,有多少收多少……」喇叭裡的聲音不是本地人,聽著像南方口音,老王循聲走去,看到已經圍了很多人。他推著自行車擠進人群,發現說話的人正坐在三輪車上,手邊立著一個牌子,上寫:收老鼠尾巴,10元一條。老王覺得很新鮮,這天底下的怪事真多,還有人買老鼠尾巴呢,以前家裡打了老鼠,要麼讓貓吃了,要麼直接扔了,誰會攢這個?
  • 《山海經》五大食人異獸:四大兇獸之一的饕餮根本排不上
    《山海經》五大食人異獸:四大兇獸之一的饕餮根本排不上在《山海經》中記載,有一個長著四個牛角、人的眼睛、豬的耳朵的野獸叫作諸懷。據說這個野獸的聲音像大雁一樣,它是一個會吃人的怪獸。有人說,諸懷的原型就是一個野豬,它經常像牛一樣到處奔走,專門找一些可以吃的人。
  • 《山海經》中那些真實存在的生物,一直到現在都有,麒麟原來是它
    《山海經》中那些真實存在的生物,一直到現在都有,麒麟原來是它可能很多人在讀《山海經》的時候都會以為這本書類似於神魔志怪小說,但其實並不是的。這本書是屬於古代的地理、水文以及生物的詳細記載的一本書。《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有的人把這段的生物解讀為猩猩,但是這其實並不是非常正確的,因為這其中有一個特徵為「白耳」。根據這個我們就找到了金絲猴,至於吃了能不能跑得快,這個動物現在是瀕危保護動物,無法得知。《南山經》:「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無腫疾。」
  • 《山海經》中那些長得像蛇又非蛇的異獸,你知道幾個?
    文/曉夢閣主一部《山海經》,萬千奇異中。論奇異怪獸,非山海界不可。《山海經》中記載了很多跟蛇有關的神、獸。其中呢,就包含水裡遊的,空中飛的,地上爬的。有些是真的蛇怪,而有些則是長著蛇的某些屬性,卻不是蛇。今天閣主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山海經》中那些似蛇非蛇的異獸:1、琴蟲在《山海經》的「海經」中記載了一種奇怪的異獸,名叫琴蟲。
  • 你知道老鼠的尾巴為什麼那麼長嗎?用來平衡的
    還有,就算想辦法捕老鼠也得偷偷操作不能吱聲,因為會被老鼠聽懂。關於老鼠能不能聽懂這件事,我是覺得特別神奇,好像真的能聽懂一樣,不小心說出來的捕鼠妙招,立馬就失效了呢。時間走到今天,老鼠的進化也非常令人驚奇。比如現在的老鼠,基本不吵人了,不會在半夜裡弄出特別大的聲響,它們只管偷吃和藏起來,不再擾人半夜好夢了。還有,老鼠變得連貓都不怎麼捉它了,不知道它們之間的恩怨是如何了接的。
  • 1902年,貴州就曾驚現中國上古神獸,學者:《山海經》並非是神話
    而在這件袞服上,也有一個類似「果然」的動物,叫蜼[wěi],特徵是仰鼻而長尾,象徵著智慧,據說它雨天會掛在樹上,用尾巴堵住鼻孔,防止雨水流入。蜼和果然獸,不僅形似,而且神似,經學者考證,袞服上的蜼,即是來源於《山海經》中的果然。1902年,英國傳教士湯姆遜,意外在梵淨山中發現了和蜼、果然獸描述一模一樣的生物,取名叫「白肩仰鼻猴」。
  • 《山海經》:有一種鳥,既是帝王朝思暮想的祥瑞,又像極了愛情
    臯塗山:玃【音嬰】如、數斯《山海經·西山經》從天帝山往西南方向走上三百八十餘裡,就會看見一座長滿桂樹的高山,山的南面多沙石,北面富含金銀礦石,不過對於附近的「臯塗部落」裡的人們來說,他們最喜歡的並不是這裡的金銀礦石,而是白石「礜」和怪植「無條」,這種石頭和植物沒有別的功效,碾成粉末撒在田裡,家裡,能夠有效除鼠,不要小看老鼠,他們可是種植糧食的主要」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