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1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日德陽天氣 陣雨 21-28℃
「
儘管「丟包詐騙」已經是上演多年的老把戲,但卻始終有群眾受害。受害群眾多為老年人和防範意識較低的人群,損失少則幾百元、數千元,多則上萬元,給許多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近日,中江警方就成功破獲了一起「丟包詐騙」案件。
去年12月15日,一名70多歲的老人來到中江縣公安局萬福派出所報警,稱自己剛從銀行取出的3900元現金被人騙走,接到報警後,派出所民警展開了調查。被騙的許大爺說,當天早上,自己在銀行取了3900元錢,走出銀行沒多久,就遇到了兩名陌生男子。這兩名男子神秘兮兮的告訴許大爺,說他們撿到了許多錢,想和許大爺平分。剛開始許大爺並沒有動心,但兩名男子一前一後,反覆勸說許大爺,老人一時被貪念蒙蔽了理智,動了心,便答應跟兩人一起去分錢。許大爺跟隨兩名男子來到萬福鎮衛生院後,三人乘坐同一輛摩託車,來到萬福鎮外的一個偏僻山坡上,下車後,兩名男子當著許大爺的面,將幾千元錢放在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口袋中,然後讓許大爺拿出身上的3900元,放入口袋。看到對方把錢放進了口袋,許大爺沒有多想,也把錢放了進去。隨後,兩名男子又提出讓許大爺保管口袋,同時讓他閉上眼睛靜等,說他們兩人要在一邊商量如何分這個錢,許大爺閉上眼睛等了許久,才發現兩名男子早已不見了蹤影,隨後,許大爺馬上打開裝錢的口袋,發現口袋早已被掉包,所有的錢都被兩名男子騙走,直到這時,許大爺才意識到,自己被人詐騙了。
辦案民警通過查看衛生院和案發地街道周圍的監控,發現當天除了兩名行騙的男子外,還有一名男子,一直在兩人周圍望風。在鎖定了三名犯罪嫌疑人後,警方隨即展開布控,不過,這三名犯罪嫌疑人卻再也沒有在萬福鎮現過身,案件的辦理一時陷入了停滯。
今年4月初,犯罪嫌疑人謝某、黃某和衛某再次行騙時,被中江警方擋獲,經查,犯罪嫌疑人謝某、黃某和衛某長期流竄於中江縣和三臺縣的一些鄉鎮,進行丟包詐騙,光是在中江縣萬福鎮,三名犯罪嫌疑人就以同樣的行騙手段,成功詐騙兩人,騙取現金數千元。目前,犯罪嫌疑人謝某、黃某和衛某已經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還在繼續辦理當中。
中江警方特別提醒,常見的「丟包詐騙」有以下基本特徵:作案者大多是2人以上,行騙時,一個騙子會先在受害者面前丟下「錢包」或信封等物品。隨即另一名或多名騙子會裝成「過路人」將包撿起,然後當著受害者的面展示裡面的錢物,並主動提出「見者有份」,與受害人共同分掉錢物。隨後,先前丟包的騙子會折身回來,要求對受害者和「過路人」進行搜身。
接下來將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受害者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會將自己身上的財物全部暴露出來。此時,騙子們就會順手牽羊或強行搶劫,將受害人的財物騙走或搶走。
二是騙子裝成的「過路人」會在先前丟包騙子折身回來之前,把撿到的「錢包」給受害者,要求受害者幫著藏好,並讓受害者拿點錢或值錢的東西作為抵押。受害者貪圖小利,便會盡傾身上所有財物給「過路人」,以得到裝了不少「現金」的「錢包」,而「過路人」得到受害者的財物後則迅速逃離現場,等受害者打開「錢包」發現裡面全是假鈔、冥幣時,方才知道受騙上當。
三是先前丟包的騙子折身回來,慌稱掉在路上的包內有銀行卡,要求對受害者和「過路人」進行搜身,如果發現受害者身上有銀行卡,騙子就會以查看銀行卡為幌子,以同樣的卡迅速調換受害者的銀行卡,並以證明其清白為由,誘騙受害者說出銀行卡密碼,隨後從銀行盜走受害者卡上的現金。
原標題:《老騙術又出來騙人了!為何總有人上當!》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