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熱播,30位「30+」的女明星讓觀眾看到了她們不一樣的才能和魅力。古代也有一些「姐姐」,她們在各自人生路上一路披荊斬棘,以過人的才學大放光彩,千古流芳。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古代的姐姐們如何「乘風破浪」。
蔡文姬:「妙於音律」 一生坎坷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東漢著名的文學家、音樂家,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蔡文姬年幼時就展露了音律方面的天賦。
有一天,蔡邕正在彈琴,一根琴弦斷了。年僅6歲的蔡文姬問道:「斷的是第二根弦吧?」蔡邕不以為意,又弄斷了一根問她,她回答:「這次斷的是第四根。」多才多藝的蔡文姬成為當時的「網紅」,以至於「世人但知有文姬,而後方知有蔡邕」。
▲清代畫家李堅《文姬思漢》。資料圖
世事難料,蔡文姬第一任丈夫早早去世,自己又「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後漢書·董祀妻傳》記載,曹操素與蔡邕關係交好,派使者用金璧贖回蔡文姬,才有了「文姬歸漢」的故事。在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不能兩全的痛苦中,蔡文姬譜出了傳世名作《胡笳十八拍》。
《後漢書·列女傳》評價蔡文姬「博學而有才辯,又妙於音律」。遺憾的是,今人只能從她流傳下來的《胡笳十八拍》、五言體與楚辭體《悲憤詩》(各一首)中窺其學識。
謝道韞:詠絮之才 將門女傑
東晉才女謝道韞出身於將門世家,她的父親是安西將軍謝奕,叔父是宰相謝安。她的成名之路,要從一場漫天大雪說起。
《世說新語》《晉書》記載,冬日下雪時,謝安吟道:「白雪紛紛何所似」,並要晚輩對答。謝道韞哥哥謝朗搶先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接著說道:「未若柳絮因風起」。因此,「詠絮之才」成為後世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典故。
後來,謝安將謝道韞許配給王羲之的二兒子王凝之,然而王凝之卻被起義軍殺害。面對血海深仇,謝道韞親自手持兵器帶著家中女眷奮起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被俘。
《晉書·烈女傳》記載,當起義軍首領孫恩欲殺掉謝道韞的小外孫時,她慷慨陳詞:「事在王門,何關他族!必其如此,寧先見殺。」面對正氣凜然的她,孫恩不免也敬畏三分,就釋放了謝道韞和她的小外孫。
謝道韞後半生寫了不少詩文,《隋書·經籍志》載有詩集兩卷,可惜均已亡佚。
花木蘭:「最能打」 活成IP
「東市買轡頭,西市買長鞭……」這首在語文課本「背誦全文」中佔有一席之地的《木蘭辭》,讓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事深入人心。
根據《木蘭辭》的描寫,花木蘭本是一個日常在家織布的閨閣少女,但對父親的孝心,讓她毅然女扮男裝、代父從軍。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花木蘭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待從軍歸來回到家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才讓同伴大吃一驚:「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要說古代「最能打的姐姐」,花木蘭一定榜上有名。如今,「花木蘭」這個人物也成為經典IP,此前曾被迪士尼拍成卡通動畫,收穫許多粉絲,正待上映的真人版電影也是備受影迷期待。
上官婉兒:唐代「詩詞大賽」評委
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原本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後來獲罪,她一出生就被發配到掖廷為奴。14歲時,武則天因聽說她才貌雙全而召見了她,並當場出題考驗。
上官婉兒不僅文採好,還寫得一手好字,武則天看後大加讚賞,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將她留在身邊掌管宮中文件詔書的起草,權勢日盛。
上官婉兒熱衷詩歌創作,作品頗有祖父上官儀「上官體」之遺風。據《新唐書》記載,上官婉兒勸說唐中宗李顯大量設置昭文館,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多次舉行宴會,眾人賦詩唱和。當時還經常舉行賽詩會,上官婉兒是「評委」,對大臣所作之詩進行點評。鄭振鐸在《插圖本中國文學史》裡說:「當時文壇因她的努力而大為熱鬧。」
後來,上官婉兒捲入了宮廷爭鬥的漩渦,並被處以「黥面」(在面部刺字)之刑。唐玄宗李隆基發動政變之時,上官婉兒也被殺害,她的傳奇一生就此畫上了句號。
李清照:千古第一 「三瘦」才女
▲李清照歷史畫像。資料圖
壓軸出場的,是有「千古第一才女」美譽的南宋婉約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出身於書香門第,在十八歲時與太學生趙明誠成親,兩人都有整理金石書畫的共同愛好,感情甚好。後來,趙明誠早早離世。李清照選擇了再嫁,然而因為丈夫品行不端,她又主動提出要和離。在封建禮數日盛的南宋,可謂是驚世駭俗的舉動了。
作為一位「真性情」才女,李清照的詞作中,既有「悽悽慘慘戚戚」的悲涼,也有「生當做人傑」的豪邁。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傅庚生還給她起了「李三瘦」的別稱,源於三個含「瘦」的名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流傳下來的作品雖然只有幾十首,卻幾乎篇篇經典。清初學者沈謙曾評價她:「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李清照在學者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結語:自古巾幗不讓鬚眉。在以男性為主導的中國古代社會,「姐姐們」奮力「乘風破浪」,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成為幾千年封建時代難能可貴的「她力量」,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綜合新華網、光明網、中國新聞網)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