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周口,一名寶媽帶著自己6歲的兒子到一家理髮店內打耳洞,誰知道剛打了一邊,正要打另一邊耳朵的時候,打孔槍突然發生故障,槍頭卡在男孩的左耳朵裡拔不出來了。無奈之下,男孩母親只得求助消防隊,消防員利用絕緣剪斷鉗、螺絲刀等工具開展救援,最終成功將打孔槍拆下。
雖然打孔槍最終被拆下來了,孩子經過檢查耳朵也並無大礙,但這位寶媽的做法還是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這位寶媽的心有點大,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帶去打耳洞呢,太不負責任了。但也有網友覺得給孩子打耳洞沒什麼,只不過要注意時機,看條件合不合適。
人體的耳垂是一個很神奇的部分,耳垂周圍沒有較大的血管分布,只是密布著無數的毛細血管。因此,在打耳洞的時候,只有少量的出血,被風吹乾後很容易被忽略。所以大家一般會誤認為打耳洞是不會出血的。
但其實,打耳洞還是會出血的,而且就算是成人,打耳洞之後都有可能面臨感染的風險,更不用說小孩子了。因為耳洞對於皮膚來說是創口,有創口就容易感染,要是一不小心造成細菌感染,其後果可能會更嚴重。
而且,打耳洞還可能面臨以下安全隱患:
1、耳朵發炎
打耳洞後如果不注意創口的衛生,很容易感染髮炎,而如果創口碰水的話,很容易導致紅腫流膿。但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沒有一定的自制力,到處亂摸的手摸到耳朵上,或者洗澡的時候,不慎沾到水都很容易感染。
2、誤吞耳釘
耳朵上突然多了個東西肯定是會不舒服的,小孩子又不像成人有那麼強的自制力,自然是會經常亂抓的,萬一把耳釘抓下來誤吞了,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3、金屬過敏
一般情況下, 純銀、純金或者純鉑金的耳釘都不會造成創口發炎,但也不排除有部分人群可能對某種金屬過敏,所以戴耳釘還是需要謹慎。
因此,在給孩子打耳洞的問題上還是建議家長們要三思而後行,最好等孩子年齡稍大時再由其自己決定要不要打耳洞,尊重孩子的意願。
另外,這個時候孩子也比較懂事了,身體素質也更強,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護理好傷口。
打耳洞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機構,千萬不要去一些沒有衛生條件的路邊小店。時間上最好選在春、秋季,這個時候溫度適宜,比較有利於創口的恢復。
瘢痕體質者要儘量避免打耳洞,特別是前胸、上臂、肩及耳區這幾個好發部位。
在打完耳洞後,注意7-10天內不要讓傷口沾水,尤其是洗頭、洗澡的時候,並且做好創口的消毒工作。
耳釘最好選擇不易過敏的純銀、純金或者純鉑金材質。如果發現創口有發炎、感染等現象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治療。
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點讚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