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一個口不能言,手不能動的人,必定會生憐憫之心,當你知道這個人十惡不赦時,你還會可憐他嗎?
《人生海海》講的是一個村莊裡的故事,一個關於「上校」一生的坎坷、悲壯的傳奇經歷,而給「上校」致命一擊的是一個外號叫「小瞎子」的人。
「小瞎子」並不瞎,只是因為他爹是個真瞎子,人們就順著叫他小瞎子。小瞎子因其父親瞎,母親走,無人管教成了村裡的野小子、淘氣鬼,總是闖禍。老師和村民都很討厭他,有的還怕他,他卻獨獨害怕「上校」,因為「上校」讓他吃過苦頭,使他「哭得跟殺豬似的響。」
在那個特殊年代,小瞎子搖身一變,從一個小混混成了紅衛兵隊伍裡的骨幹,成了村裡紅衛兵的分隊長。他是「全校出名的壞蛋,偷學校電燈泡、粉筆,偷看女同學上廁所,講女老師的下流話。」就是這樣一個人,成了「上校」惡夢的開始。
暗潮洶湧之時,「上校」敏感地意識到形勢對自己不利,他把兩隻貓交給發小就逃了,而小瞎子正是利用「上校」這兩隻貓作為誘餌,把他騙了回來。
「上校」是從死人堆裡摸爬滾打過的人,吃過苦,受過罪,目睹過無數人的生死,也挽救過很多人的性命。但還是被紅衛兵小將們折磨得「像一隻癩皮狗,要人拖著走,架著走,威風掃地,狼狽不堪。」
瘋狂的舉動,狂熱的鬥志,排山倒海的口號,沒完沒了的批鬥會,啪啪作響的皮鞭,都沒能使「上校」屈服,卻因小瞎子窺視了他最不願意讓人看到的東西,不得不再次倉皇出逃。
逃出之前,「上校」割了小瞎子的舌頭,挑斷了他手上的筋,使他口不能言,手不能寫。「上校」的目的很明確,他不想傷他性命,只想守住自己的秘密。
小瞎子花光了他父親為人算命掙來的錢,也沒能治好他的病,可見「上校」的醫術高明。但他沒料到,小瞎子的腦袋還在,不能講話,不能手寫,他卻學會了用腳寫字,照樣造謠生事,禍害他人,攪得整個村莊風雨飄搖,「上校」的秘密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各種推測與談資。
「小瞎子靠喝羊奶長大,卻成了一隻披著羊皮的狼。」
當「上校」再次被抓,批鬥會上看熱鬧的人能把大禮堂擠破,小瞎子的父親起鬨要扒下他的褲子,將他的秘密也是恥辱赤裸裸地供人觀賞。原本連站都站不住的「上校」,此時「卻爆出天大的力量,像手榴彈開了爆,把後面兩個公安和前面四個混蛋,一下子全炸散,掀的掀翻,踢的踢倒,撞的撞開……他喉嚨裡像安了擴音器,身軀像一匹野馬,橫衝直撞,嚇得所有人紛紛逃開,怕被他撞碎。」「上校」就這樣瘋了。
「上校」瘋了,爺爺死了,「我」的家毀了,父親鋌而走險,送「我」一條逃生的路,逃離村莊,在異國他鄉求生。
幾十年後,我「榮歸故裡」,小瞎子還活著,他能活下來,沒凍死,沒餓死,全靠他父親。「老瞎子算了一輩子命,真正算清楚的只有自己兒子的命,他知道自己死後兒子廢物一個,活不成,要活下去,必須靠村裡有人發大慈悲。」他父親去世前在祠堂門口跪了三天三夜,懇求村裡人看好自己的兒子,讓他活個天壽,直到把自己跪死。
就這樣,小瞎子人不人鬼不鬼地活著,毀了別人一生的小瞎子也毀了自己,終生靠別人的憐憫苟且地活著,他有過悔過嗎?我看未必。當「我」扔給他一百元時,他讓「我」看他用腳寫的「大人不記小人過,謝謝你。」
「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饒過自己的智慧。」
作品裡的「我」說饒過了他,也饒過了自己,戰勝了幾十年沒有戰勝的自己,開始享受孤獨後的安寧。
掩書而思,如果是我,會原諒他嗎?我原諒過卑視過我的奶奶,原諒過逼我們全家逃離村莊的大伯,原諒過曾經算計過我的同事。這些事對於我來說,雖有傷害,但未觸及骨肉,與小瞎子的惡相比,他們都是些小蝦。
傷及別人到致命,把人逼瘋,使別人家家破人亡,時間久了也許可以釋懷,但談不上原諒。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當天使戰勝了魔鬼,體現出來的是人性的光輝,當魔鬼戰勝了天使,體現出來的是人性的醜陋。
《人生海海》中的小瞎子是一個令人厭惡的小人物,我真的同情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