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開墳墓口,好多蜜蜂飛出來,我們三個人被蟄得不輕,有沒有收蜂高手幫幫忙?」30日清晨,溫州樂清南塘派出所民警周振賢接到小橫床村村民的求助電話,於是他找來收蜂高手吳阿會一起過海上島收蜂。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收捕,他們成功收了近6000隻蜂蜜。
捕蜂高手正在收蜂。
墳墓裡驚現蜜蜂
「逝者今天要下葬,怎麼辦才好?」 30日8時許,天空灰濛濛,還下著大雨,周振賢接到小橫床村一名姓林村民的求助電話。
接完電話,周振賢心裡嘀咕:這事不能耽擱,一定要馬上解決,可陰雨陣陣,蜜蜂不好捉,一定要找個有經驗的收蜂高手一起去。
「我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南塘鎮三江村的養蜂高手吳阿會,他挺有經驗。」周振賢說,聯繫好養峰人後,他們就帶上收蜂工具,急匆匆地出發了。「小橫床村位於一個小島上,還沒有通公路。我們上島要先渡輪,乘坐了9時的船,想快點幫助村民。」周振賢說,小島離陸地最近點只有700米,單趟乘坐不到10分鐘就到了。
上島後,周振賢和吳阿會在逝者家屬的陪同下,爬了10分鐘山路來到事發地。兩人先穿好防蜂服,戴好防蜂帽和黃色手套,然後拿出黑色防蜂袋、菸斗等,準備收捕蜜蜂。
空手收了近千隻
「我們打開墳墓的一個小口,就有好多蜜蜂飛出來,估計這裡有不少蜜蜂。」吳阿會說,他先找到蜂巢的位置,然後用木棍把防蜂袋固定在蜂巢的一側。
蜂巢。
因為陰天蜜蜂脾氣差,吳阿會先在菸斗裡用火柴點燃冒煙,然後往蜂巢內燻。接著他又在蜂巢內仔細尋找蜂王,只要找到蜂王,其他蜜蜂就會跟著過來。
而此時,菸斗裡冒出的白煙,也讓原本有些脾氣的蜜蜂變得溫和不蟄人。過了一小會,他就順利找到蜂王,然後輕輕地將其裝進防蜂袋。
怎樣確定這隻就是蜂王呢?面對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的疑問,吳阿會說,一般體型較大的那隻就是,這是他從多年養蜂經驗裡總結出來的。
記者發現,點起白煙後,蜜蜂們確實沒有去蟄人。「我和蜜蜂有緣,養蜂10來年,他們的脾氣我摸得蠻透的。一定要輕輕地觸碰,不然很容易惹惱它們。」吳阿會說。
他一邊拿著菸斗吹白煙,一邊輕輕地將蜂巢摘除。然後一捧捧地將蜜蜂放入防蜂袋,一些在飛的蜜蜂,他就一隻只小心翼翼地收回,兩個多小時後,蜜蜂都被收捕完。他估摸了下,收了近6000隻蜜蜂,還收穫了6斤蜂蜜。
為什麼墳墓裡會有那麼多蜜蜂?吳阿會說,因為墳墓口正好有個小洞,所以蜜蜂就偷偷在這裡築巢了。
收好蜂后,逝者家屬非常感激南塘派出所民警周振賢和養蜂高手的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