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學剛學習寫作文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被老師批判作文寫得好像流水帳,缺乏生趣且索然無味。很多朋友曾經因為這個原因,被語文老師狠狠不留情地批評過,也曾因為這個原因被懲罰過,所以對於「流水帳」這個詞,很多人有著天然的警惕性。總之是沒有多少好感的!可是在很多年後,一部專門記錄婚姻生活流水帳的電視劇《父母愛情》,卻多少打破了這種想法,多年後才恍悟:原來流水帳的東西,也不是完全一無是處吧。
《父母愛情》沒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劇情設定,卻偏偏在冗長瑣碎的家長理短裡俘獲了觀眾的心,能夠拿下豆瓣評分9.6的高分,成功榮升「最優秀的年代劇」,足以說明這部電視劇的優秀,也同時說明了流水帳一般的劇情頗受大家歡迎。整部劇就是想記流水帳一樣,講述了男女主角江德福和安傑,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相守的幾十年的婚姻生活,非常平淡的生活記錄,沒有生離死別,也沒有狗血的第三者插足捍衛婚姻的劇情。
起初接觸這部劇的時候,以為這部劇只適合於爺爺奶奶或者父母那一代人看,斷斷不會吸引年輕人的眼光,可是某一次出於孝心,安安靜靜陪著父母看了一兩集之後,才發現這部劇同樣可以吸引年輕人。因為劇中安傑和江德福那種歲月靜好的感覺,是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的追求,也因為從劇中那些孩子們的身上,看到了我們曾經回不去的童年。
如此這般老少鹹宜的《父母愛情》,得感謝編劇劉靜強大的編劇能力和寫作水平。當初在山影拿下《父母愛情》的版權之後,這部劇被拍成電視劇搬上熒幕就指日可待了,劉靜當時就表示,她並不喜歡打打鬧鬧的劇情,也不喜歡那種為了錢財利益,你打我一耳光我踢你一腳的爛俗劇情。她想要劇組把《父母愛情》拍成一部溫馨的,能感動人也能撼動人內心最柔軟部分的作品。在編劇和導演製作組的共同努力下,《父母愛情》的成品不負所望。因為有他們的努力,我們才遇到了不一樣的《父母愛情》。
但是之前有很多年代婚姻情感大劇的成功,比如《金婚》、比如《王貴與安娜》等等,都是通過揭露婚姻猙獰的一面,來博得觀眾的共鳴感。男的看到文麗在婚姻中的歇斯底裡,會毫不留情批判女人不夠溫柔,而女人看到佟志沒有擔當逃離家庭,跟李天驕曖昧不清,會高舉討伐的旗幟,站在文麗的角度對類似佟志這樣的男的,進行一番口誅筆伐,直到將其批得體無完膚才算善罷甘休。同時也理解安娜的無奈,同時也能體會王貴……總之之前的婚姻大劇,給我們呈現的基本上都是婚姻中不太美好的一面,有無奈妥協、有中年危機、還有婚姻中不忍直視的雞零狗碎一地雞毛,讓人看了產生共鳴的同時,不免也一身冷汗,不禁自問:真相如此,那為何還要婚姻呢?
反正小編年少時候,看過《金婚》之後,多少是產生了一些恐婚的感覺的。可是這些電視劇往往卻忽略了婚姻中美好的一面,實際上婚姻也的確又讓人憧憬的一面,否則這麼多人不遺餘力要進婚姻的圍牆,那不是說明人人都是傻的嗎?當然不是!《父母愛情》誕生了,給我們傳遞出了婚姻愛情的真諦,也讓我們明白了婚姻有另一種樣子。
婚姻可以是猙獰恐怖的,也可以是溫馨幸福的,全在於婚姻中的人如何去經營!安傑和江德福天差地別的兩個人,出身文化背景全然不同,兩個人的結合,顯然是一個巨大的矛盾體,婚後不打得天翻地覆都不合理。然而事實上,人家兩人卻過得蜜裡調油,時間越長兩人的感情越深。
究其原因,是安傑和江德福他們雙雙領悟了婚姻的真諦:婚姻是需要包容和理解的!安傑包容了江德福很多壞習慣,慢慢以溫柔的方式讓江德福慢慢改變,向自己靠攏。而江德福也包容了很多安傑的壞毛病,寵溺縱容安傑的小資情調,自己也願意向安傑的方向靠攏。而安傑也不是原地不動,她也在把自己慢慢變得樸實,所以到了後來,安傑和江德福真正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境界婚姻階段。
並且兩人都非常自覺,一旦走進婚姻,都非常自覺跟別人保持應有的界限感,所以江德福和安傑一輩子都沒出現鬥小三的狗血劇情。從決定嫁娶的那刻,安傑和江德福都很好的信守了對婚姻愛情的忠貞,這也是婚姻愛情中最美好的品質,他們堅守住了,無疑讓他們的婚姻愛情更加完美。若說之前的婚姻情感劇,比如《金婚》讓我們看到婚姻不好的一面,那麼《父母愛情》就讓我們看到了婚姻的真諦,哪怕婚姻倫於平淡不再有激情,在平淡的婚姻生活中,一樣可以幸福滿滿,就看彼此之間怎麼經營怎麼對待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