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要想發揮其最大的功效,除了要勤練之外,還可以通過陰陽學說來適當調整,以達到最佳功效。
陰陽是指什麼
陰陽學說主要指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古代醫學家借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種現象,並用以指導總結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
陰陽學說在練功中的作用
雖說站樁從外表一看,僅是靜止站立,但陰陽學說在其練習當中同樣起到了重要作用。一般來說,動為陽,靜為陰,在練習任何功法時都要動靜結合,站樁也如此。站樁從大體上來講是一種靜功,但從站樁內部角度來看,其實是外靜內動,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動靜相宜,陰陽調和,氣血才能和暢。
根據陰陽學說來進行調和氣血
前面講過,不同體質的人,需要選擇不同適度的動功和靜功來配合達到陰陽調和的目的。這也是經常要求學員在練習時不能只站樁,還要求站前後加以練習類似松筋骨功這樣的動功來調和氣血。
在呼吸上來講,吸氣為陽,呼氣為陰。陽盛陰虛者建議在呼吸上把注意力放在呼氣上為主,而陰盛陽虛者,在呼吸上宜把注意力放在吸氣上為主。
從四季養生上來講,春夏養陽,可以多練動功順陽氣生發之勢,而秋冬而宜多練站樁順其勢而養陰。多練,指的是增加時間。
從體質上來講,氣血不足者,應多練站樁靜坐為主,而動功作為輔助;體質較強者,應以多練動功為主,站樁靜坐為輔,也就是增加動功的時間。
由以上及前面多篇文章論述可得,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來做一個春夏秋冬的站樁練習計劃表,什麼時候站樁時間加長,什麼時候減少。這樣就做到了順應大自然而達到增強站樁功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