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吊打茅臺!300億網紅白馬股崩盤,一份神秘研報掀起造假巨浪,董事長放大招回購7億,欲力挽狂瀾

2021-01-18 懶人理財

這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它的「吊牌」業務毛利率高達93%,吊打貴州茅臺。南極電商如果你不熟悉,南極人你一定聽過,打開淘寶,服裝類產品沒有幾個敢不掛南極人牌子的。

半年時間大賺4.3億,「賺錢能力驚人」、「電商巨頭」、「股價漲幅1.5倍」,在這些標籤的加持下,這家公司的市值從2020年初的200億元飆升到7月份最高超500億。

但是2020下半年畫風突變,股價跌跌不休,新年伊始,一份神秘的研報再度傳開,將南極電商的股價推向深淵。

01

股價崩盤,輝煌不在

南極電商此前廣為人知的是南極人保暖內衣,然而該公司早已不再是生產內衣的品牌,而是轉型賣「吊牌」,公司產品涉及到方方面面,熱銷產品包括家紡、布藝、男裝、女裝、內衣、鞋品、嬰兒用品、戶外等等,被人戲稱「萬物皆可南極人」。

南極電商的財富密碼便是"品牌授權",它不生產銷售自己的產品,卻樂得將自己的品牌授權給其它廠商使用,躺賺高額的品牌授權費與服務費。

花不到200萬人民幣的價格,你就能買到一家"南極人"的正品天貓店,許多工廠的產品因為沒有品牌知名度而銷量不佳,貼上南極人的牌子後,產品的售價與銷量就能成幾倍的增長,如今你能在網上搜索到數千家南極人正品網店。

在競爭激烈的服裝等領域,依靠在各大電商平臺及線下「賣吊牌」,南極電商經營業績非常不錯。2019年營業收入達39億元,淨利潤12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7.22億元,同比增長19.9%。

然而,市場上也有關於南極電商造假的傳聞,如2020年6月,據第一財經報導,南極電商GMV暴增背後存在多個疑點:經銷商銷售和GMV業績數據"打架";多家南極人重量級店鋪不停更換經營者,或者店鋪經營者註冊地址和名稱不斷變更;公司上下遊供貨商、經銷商之間有難以解釋的資金往來,以及明顯的人事關聯等。

近期更是有重錘落下,幾年前的一份疑似券商質疑南極電商造假的研報PPT再度傳開。

1月4日,南極電商開盤後閃崩跌停;1月5日,南極電商開盤後又是直奔跌停;1月6日,再度大跌6%;股價最低已經觸及10元,距離去年7月高點已經下跌56%。

02

質疑犀利,真假難辨

2019年5月,一家機構在談「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時,將 「XX電商」作為案例分析,從情況分析,市場皆認為這是指南極電商。

據該路演PPT研報,XX電商存在以下疑點:

疑點一:淨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

疑點二:無明顯的競爭對手

疑點三: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

疑點四: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帳款

疑點五:經營規模翻倍增長,員工數量反而下降

疑點六: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 

面對股價接連跌停,南極電商1月5日晚間火速發布回購公告,擬回購5-7億元,用於後續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價格不超過15元/股。

03

電商從業者的看法

球友@價值投資捲毛哥:

讓我這個電商從業人員來告訴你答案吧。你說的這些都不成問題,只有行外人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第一、淨利潤非常高,人家就是一個賣吊牌的,這吊牌能有多少錢呢?成本低的很,毛利率和淨利率肯定高嘛。

第二、沒有明顯的競爭對手,這個確實也是事實,跟南極電商相同模式運作的,有北極絨,花花公子,駱駝,恆源祥,這些都是我所知道的,他們通通幹不過南極人。

第三、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人家是做品牌授權,如果產業鏈來說,從原材料,生產,銷售,設計,品牌運營,人家是處於最高端的品牌運營和授權。

第四、應收帳款多,這個還真沒什麼了解,但是我覺得營收上去了,淨利潤上去了補貼一下分銷商供應商,讓他們多賣點貨,應該問題不大吧。

第五、員工數量少,人家又不是搞生產的,又不是搞銷售的,這個品牌授權純粹一臺電腦,一個人就可以管理一大堆人,一大堆分銷商和供應商。

第六、供應商和客戶重疊,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工廠既是供應商又是分銷商。其實你還說漏了一個。

第七、他的主要客戶前5個,前10個經常會變,那也很正常,電商本來就是一個競爭很激烈的行業,幹得好就上來了,幹不好就下去了。同時也可以說明南京電商很強勢,你幹得好我就讓你繼續幹,你幹得不好我就不再授權給你了。

說到最後你列出的6個疑點,好像都通通是南極電商的優點了。

目前我的南極電商倉位是8%,浮虧16%,大部分的倉位是在昨天跌停的時候買進去的。對於我來說,我扛得住,目前來說這個位置我也覺得很舒服

04

機構欺行霸市? 

球友@網際網路怪盜團:

問題在於:某某證券的PPT寫的那麼好,說服力那麼強,為什麼此前市場幾乎不知道?為什麼在今天之前,這份PPT極少流傳?是誰在阻止它流傳?

對於任何可能影響上市公司股價的重要因素,全市場的投資者均有知情權。現在我們知道,早在2018年就有一家主流券商的分析師(據說還是行業首席分析師)對南極電商提出了財務造假指控。無論這個指控是否屬實,市場難道不應該知道嗎?真理越辯越明,分析師肯定要為觀點負責,市場也應該得到一個充分辯論的機會。 

根據社交媒體的說法:在分析師發表這份PPT之後,立即受到了重倉南極電商的部分公募基金的巨大壓力。在這些基金(不清楚具體數量,是一家還是好幾家)的脅迫之下,該首席分析師被轉到後臺,從此遠離了一線投研;待遇估計也是大大下降的。因此,這份PPT沒有流傳開來,其他分析師也不敢再做類似的研究。

我相信,絕大部分A股機構是想好好做研究、好好做投資的;絕大部分機構投研人員也想要一個乾淨、有序的市場。現在的問題就是:某些害群之馬做的實在太過分,嚴重擾亂了市場正常運行。對於一家上市公司是否造假的辯論,居然要由社交媒體去發起,而全體券商分析師至今還噤若寒蟬,這是一種極大的悲哀和諷刺! 

是時候讓市場回歸正常了!我不知道南極電商有沒有造假,但這是一個改變的契機。

相關焦點

  • 「吊牌王」南極電商開年無故吃倆跌停 卻意外帶火了一份2019年的研...
    1月4日,南極電商開盤後閃崩跌停;1月5日開盤後,南極電商再次直奔跌停而去,300多億的龍頭電商股在連續跌停打擊下,1月5日收盤價為11.09元。這一波屬實讓股民們看懵了,甚至有人將其與開年最慘股康隆達(603665,股吧)相提並論。  5日晚間,南極電商舉行機構投資者電話交流會,向機構投資者釋疑。
  • 一則研報引發"血案"?A股"不死鳥"栽了 一天跌去1000億
    (原標題:一則研報引發"血案"?A股"不死鳥"栽了,一天跌去1000億!炒作泡沫化?
  • 7000億白馬股閃崩近20%!曾三個月暴漲300%!「水茅...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去年10月登陸創業板的新股,金龍魚目前流通盤並不多,3.57億股的流通盤只佔總股本6.58%。今年4月和10月,金龍魚即將迎來兩批限售股解禁,合共1.86億股,佔總股本3.43%。一旦解禁股上市,目前金龍魚高估值將受到衝擊。
  • 萬億中國平安年報來了 更有出手100億回購自己股票
    另一方面,從近兩年平安的披露數據來看,個人業務帶來的價值正在持續放大。  截至2018年末,平安的個人客戶數較年初增長11.0%至1.84億,全年新增客戶4,078萬,其中35.6%來自於集團「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的網際網路用戶。
  • 1月7日周四晚間個股重磅公告,有你的股嗎?
    南網能源(003035)發行價1.4元,申購上限22.7萬股,主營節能減排業務。 2.【市場情緒】 ○【滬深港通資金流向】 ★實戰秘籍:俗稱北上資金,淨流入還是流出和大盤表現呈現正相關。
  • ASML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淨銷售額40億歐元 毛利率47.5%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4日消息,ASML今日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淨銷售額金額為40億歐元,淨利潤金額為11億歐元,毛利率達到47.5%。第三季度的新增訂單金額為29億歐元。CEO聲明和展望ASML總裁兼執行長Peter Wennink表示:"我們第三季度的銷售額達到40億歐元,超過我們的預期。毛利率維持在47.5%。
  • 茅臺站上2000元:各類「茅臺」出沒 6000億大白馬盤中暴跌近20%
    而個股方面,最精彩的莫過於各類「茅臺」的表演。貴州茅臺突破2000元再創歷史新高, 「奶茅」伊利股份市值突破3000億,「豬茅」牧原股份、「安防茅」海康威視雙雙漲停, 「車茅」比亞迪大漲……然而, 6000億「油茅」金龍魚卻崩了。進入新的產銷擴張期,貴州茅臺站上2000元!貴州茅臺(600519.SH)產銷規模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 經濟學家評A股財富:就是普通4瓶水 金龍魚農夫山泉海天醬油茅臺
    知名經濟學家評A股財富:就是普普通通的四瓶水!金龍魚、農夫山泉、海天醬油、還有茅臺,發生什麼了?新的一年,「吃喝」行情依舊火熱:茅臺「本茅」股價漲破2000元,中金高喊還能大漲30%;「水茅」農夫山泉連日大漲,推動創始人身家一舉超越巴菲特,位居全球第6;「油茅」金龍魚自上市以來幾乎是不帶回調,搖身一變成6000億消費巨頭;「醬茅」海天味業儼然一股「牛」的味道,市值一路吊打各行各業龍頭,讓人感慨賣石油不如賣醬油;
  • 丹邦科技董事長本科學歷造假查實 公司財務造假疑雲仍待解
    丹邦科技(002618.SZ)董事長劉萍學歷造假已被有關單位查實。《華夏時報》記者獲悉,2020年12月30日,中南大學官網發布公告稱,經查實,劉萍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該校博士研究生時所提交的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證書造假,違反國家招生規定,決定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學位證書,並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證書無效。
  • 茅臺,神水還是禍水?7月16日一天蒸發了1.16億瓶飛天茅臺
    他說,十年後,萬億市值茅臺必將橫空出世。這些觀點簡直史無前例,所以一經傳開,質疑聲四起。誰都知道茅臺只是一瓶酒,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十年以來,茅臺雖然經歷了限制「三公消費」的衝擊,但卻又絕境逢生,一步步成為「東方神水」,所謂的投資屬性早已超越黃金,7月6日,其市值突破2萬億元。這一瓶來自東方的神秘液體,讓世人驚嘆。
  • 資本市場新四大發明:茅臺 金龍魚 農夫山泉 海天醬油
    2021年1月7日,貴州茅臺股價再創新高,截至當日收盤,貴州茅臺報收2140元/股,漲幅1.9%,總市值為26883億。/2/金龍魚:7500億市值的糧油王者一則「1:1:1金龍魚黃金比例調和油」的廣告詞,讓食用油品牌金龍魚家喻戶曉。其食用油近十年市佔率穩定保持在4成左右,是當之無愧的行業老大,具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
  • 1.1萬股東懵了,「遊戲界茅臺」被砸跌停,16億資金爭相...
    針對今日該股的市場表現,股吧網友們炸鍋了。有網友留言稱,「報團崩了的走勢樣本」,也有投資者稱,「還好我買不起,早就說了370多塊不能抄底」。  截至去年三季度,共有1.11萬戶股東,人均持有6460股。此外,吉比特去年前三季實現營收20.5億元,同比增長31.79%;歸母淨利為7.95億元,同比增長18.62%。
  • 茅臺,神水還是禍水?一天蒸發了1.16億瓶飛天茅臺
    十年以來,茅臺雖然經歷了限制「三公消費」的衝擊,但卻又絕境逢生,一步步成為「東方神水」,所謂的投資屬性早已超越黃金,7月6日,其市值突破2萬億元。 這一瓶來自東方的神秘液體,讓世人驚嘆。 不過,茅臺在站上「神壇」的同時,曾經讓其栽過大跟頭的因素,似乎又開始附身。
  • 各類「茅臺」出沒 3000億大白馬盤中暴跌近20%
    而個股方面,最精彩的莫過於各類「茅臺」的表演。貴州茅臺突破2000元再創歷史新高, 「奶茅」伊利股份市值突破3000億,「豬茅」牧原股份、「安防茅」海康威視雙雙漲停, 「車茅」比亞迪大漲……  然而, 6000億「油茅」金龍魚卻崩了。  進入新的產銷擴張期,貴州茅臺站上2000元!
  • 剛剛,抱團股大反攻,A股狂漲:突破3600點!茅臺帶頭創新高...
    券商、炒股軟體板塊「漲停潮」A股能衝上3600點,和「牛市旗手」券商股午後發力離不開關係。券商板塊午後爆發,3500億龍頭中信證券一度漲停,成交額近160億。最終收漲9.39%,市值達到3779億元。貴州茅臺又創新高以貴州茅臺為首的「機構抱團股」,近期頗受爭議。在經歷昨天短暫的回調之後,「機構抱團股」也在今天迎來大反攻。貴州茅臺、中國中免、海康威視、三一重工、長城汽車、萬華化學、海爾、TCL科技、酒鬼酒等明星股盤中刷新歷史新高。貴州茅臺直接再創新高,股價收漲2.91%,股價為2160.9元,總市值超2.7億元。
  • 7億股封死跌停!千億白馬跌到僅剩36億 A股仙股數逼近歷史紀錄
    原標題:慘烈,7億股封死跌停,千億白馬跌到僅剩36億,竟有萬元戶在抄底,A股仙股數逼近歷史紀錄 摘要 【慘烈!
  • 加拿大前妻分得235億!「疫苗之王」康泰生物破A股天價離婚新紀錄
    5月29日晚,B肝「疫苗之王」——深圳康泰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泰生物」)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因解除婚姻關係並進行財產分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杜偉民將其直接持有的1.61億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23.99%)分割至YUANLIPING(袁莉萍)名下,且籤署了《一致行動人與表決權委託協議》。
  • 7000億市值高處不勝寒 「油茅」金龍魚股價閃崩兩成
    繼4日股價大漲14.6%之後,「油中茅臺」金龍魚5日上演過山車行情,該股開盤不久衝擊歷史新高139.9元,盤中一度漲幅超過12%,市值超過7500億元,但隨即掉頭向下,盤中最低116.8元,一度下跌超過
  • 金龍魚、農夫山泉、海天醬油、茅臺
    「吃喝」行情持續火熱  2020年,食品飲料行業漲幅居A股市場所有板塊前列,貴州茅臺、海天味業等龍頭股更是連連創下歷史新高。  新的一年,「吃喝」行情依舊火熱:  茅臺「本茅」股價漲破2000元,中金高喊還能大漲30%;  「水茅」農夫山泉連日大漲,推動創始人身家一舉超越巴菲特,位居全球第6;  「油茅」金龍魚自上市以來幾乎是不帶回調,搖身一變成6000億消費巨頭;  「醬茅」海天味業儼然一股「牛」的味道,市值一路吊打各行各業龍頭,讓人感慨賣石油不如賣醬油
  • ...汽車股集體飆升,百度一出手,這家巨頭狂漲500億!發生了什麼?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 泰勒昨天股民吐槽了一整天的「股災式牛市,普跌型上漲。」8日,終於如願以償,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小幅收跌,在連續上漲6個交易日後,暫時停下了上攻的步伐。兩市合計成交達到1.13萬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超跌股紛紛反彈,抱團股多數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