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涵
為解決中韓貿易標準化差異和法律法規框架體系不同,打破貿易技術壁壘,搭建對韓貿易橋梁,幫助企業更好「走出去」,威海市市場監管局信息所對企業急需的《韓國食品衛生法案》《韓國進口食品安全管理特別法案》《韓國進口食品安全管理專項法案實施細則》《韓國食品安全框架法案》四部韓國食品法律的內容,按照中英文兩種語言進行翻譯。歷時6個月,於近日正式完成。
該文稿中「英文」部分的加入,解決了「中文」與「韓語」中「諧音詞」「音譯詞」的問題,該文稿共計300餘頁,涉及的法條200餘條,是目前國內首份完成全文翻譯的韓國相關法規資料文本。
在翻譯《韓國食品衛生法案》時,由於該法案每年都會修改,工作人員反覆核對文本來源,登錄韓國食藥處網站下載原版文件,同時對現行英文版進行搜集。為了確保翻譯質量和企業的使用效果,工作人員對兩個版本的每個自然段進行拆分,即一段韓文加一段英文最後加上中文譯文,翻譯完成後,原有的60餘頁法案增至200餘頁。
在翻譯出版完成後,威海市市場監管局信息所利用召開「2020年對韓出口技術性貿易措施培訓會」的契機,第一時間將資料送到相關對韓出口企業手中。
泰祥集團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宋華說:「《韓國進口食品安全管理特別法案》等都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法律法規。此前我們在處理相關業務時,用的都是中譯網站,會經常出現更新不及時、翻譯錯漏等問題。現在有了市場監管部門的權威翻譯,不僅方便了我們的查閱,而且有助於我們全面了解法案的內容。」
「資料中對於新規的翻譯,給我們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幫助。作為海產品加工出口企業,需要特別關注韓國食品法典的最新情況,我們通過這份翻譯資料,可以及時了解韓國出臺的2020-24號等最新法律修訂案,對我們出口企業來說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威海青正藍海食品有限公司質量負責人郭秀麗說。
今年以來,威海市市場監管局信息所以作風改進力促工作提升,用實際行動踐行標準化服務機構的社會責任。先後通過「韓國標準法規信息與預警平臺」發布韓國食藥處(KFDS)、韓國海關預警信息等各類通報、信息共559條;收錄更新韓國KS標準等各項標準、法規共42316個,全部為韓國現行有效標準,並無償提供韓國最新標準及法規文本100餘份,深受社會各界好評,為威海市中韓自貿區經濟合作示範區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標準化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