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隘屬於人類,而非某一代人,大爺大媽的狹隘處顯而易見,而我們的狹隘卻難以自查。
——《透明人》
01
近日一則新聞裡,一位大連小夥欲哭無淚地說:「你們吵架摔手機啊,砸我電視機幹什麼」。
原來一年前他把乾淨整潔的婚房出租給了兩位漂亮的女孩,中途一個女孩退租後,剩下的一個則和自己的男朋友繼續租住下來。一年後收房時,這位小夥子聯繫不上女孩,當他在多方見證下進入房間裡,突然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電視機只剩下外殼、大理石茶几碎了、冰箱內的食物發黴生蟲、牆上屋頂上被潑了殘羹剩湯、花灑和排氣扇均被毀壞、衣服鞋子扔的到處都是……他毫不誇張地說,屋裡的味道辣眼睛,打個火把能把空氣點著了。
小夥子找了幾個保潔人員打掃,都不願意幹,無奈只好自己動手清理。再一查,欠繳水電費700多元,加上房屋設施的損壞和恢復房子的費用,損失一共達6000多元。
小夥用僅有的微信聯繫租房的女孩,發十條微信才回復一條,當他要求對方進行賠償和繳納欠款時,女孩說房間裡有別人寫給她的30萬元欠條,讓他找出來還給她,之後就杳無音訊了。
這位小夥說他在租房時十分謹慎,因為是婚房,又是第一次出租,所以希望租客能好好愛護,選擇租給兩個女孩子是認為她們應該愛乾淨,結果竟是意外的驚嚇。
我們不可能每一天都把房間整理得一塵不染,也都會有偶爾的偷懶,可能會因為租房缺少歸屬感而不那麼精心布置,但是極少數人會把房子住成了垃圾場,即使只是在我們暫時租住的地方。
一個打扮入時、外表光鮮的人,住在一團親手製造的亂熵裡,這種匪夷所思的反差背後,也許有多種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會統籌,沒有審美等等。
但新聞中的這位女孩不僅拒絕正當的賠付,還無理要求返還30萬元欠條,這也暴露出行為背後的一種狹隘心態:不是我的,我憑什麼珍惜。
02
這件新聞的例子雖然有點極端,但這種心態在我們的生活裡卻並不少見。
比如借出去的東西,很難保持原貌,完整地歸還,這種小事聽起來似乎不值得大做文章,但是總有一瞬間讓人心裡覺得好氣,但又無從爆發的鬱悶:曾經借給同學一本書,幾個月後告訴我,書被她的狗撕碎了;朋友曾經把衣服借給同事演出使用,送回來時腰帶不見了;同學把手錶借給要參加考試的室友,表還回來時壞了……
「你文筆好,幫我寫個文案吧;
你會設計,幫我做個圖吧;
你英語好,幫我翻譯一下材料吧;
你工資高,你就應該請客;
你家裡有錢,借我一些吧(最好不要讓我還)……」
管你需要熬夜,加班,耗費精力還是賺錢辛苦,一律不關心,因為和他沒關係。
不是我的就不必珍惜,這種狹隘的心理正在漸漸扭曲界限的意識。他們認為,只要為了自己,就可以理所當然地提要求:
在上班早高峰時公交車到站,一個老人在上車前堵在門口,不讓後面的人上車,對司機說必須有人給他讓座,人們才能上車,否則就一直堵在門口。
狹隘塑造了一個人的固執與荒謬,那些通過給人添堵得到便宜的小心思,實則是對自己的消耗,最後不過是給自己帶來障礙。「不是我的,所以不必珍惜」,這種竭澤而漁的心態,正在讓一個人失去友誼、失去尊重。
面對不珍惜的人,也許我們以為只要敬而遠之就可以了。但在他們的視野之外,不僅是單獨的某個人,即使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公共資源,只要不屬於自己,都是可以肆意侵犯的。
這種看似無傷大雅的自私,其實正在悄然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共享單車在各個城市裡越來越受歡迎,但損壞、丟棄的現象也愈演愈烈:
2017年7月,北京護城河水位下降,廣渠門橋附近河段上百輛共享單車被打撈上岸。經過長期的河水浸泡,單車身上長滿苔蘚,被垃圾纏繞,被淤泥覆蓋;仲夏夜的廣州,路邊的一輛小黃車兩個輪子不翼而飛,支離破碎;古城西安多個路段的眾多共享單車被貼上大量的小廣告;南京市一座停車場裡各種共享單車雜亂堆放;四川宜賓長江大橋下成為共享單車的墳墓,綿延近百米被垃圾包圍。
而身邊這樣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很多人用暴力把單車的鎖砸開,即使不再騎,也要換上自己的鎖據為己有,而且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如果有人質疑,竟會被理所當然地懟回去:「又不是你家的,那麼多人鎖,我怎麼就不可以?」
現在人們大多喜歡在假期時出去旅行,設想的是風景如畫,然後拍美美的照片發在朋友圈裡分享。於是各大景點中都不免出現這樣的場景:
許多人在博物館「禁止拍照」的標識下肆無忌憚地打開閃光燈拍照,在名勝古蹟上刻上「到此一遊」留念,花草樹木被隨意採摘和踐踏;同時還有便利遊人的設施被大量破壞,當遊人散去時,留下滿地的垃圾……
每次被曝光就會有大片的聲音控訴遊人素質不高,景區管理不嚴。可是在家裡,沒有明文規章和警示牌,卻沒有人會在昂貴的家具上刻字,隨意亂扔垃圾,隨地大小便。
同一個人在家裡和在景區裡的行為大相逕庭,真的是景區讓人的素質降低了嗎?顯然並不是,只是人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不再約束自己。
歷經千年的古蹟價值不可估量,自然奇蹟的美景消失不再重現,這些與我有什麼關係?又不是我的,我管它未來如何。
所以我們會聽到抱怨:馬爾地夫的水不好了,以後要去普吉島。但是卻鮮有人聽到自然的哭泣並為它心痛。
如果一個人只會用自己的小尺子來度量世界,那他狹隘的目光也看不到遙遠的未來。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一個人,可以理所當然地認為不必珍惜自我之外的任何事物,但也勢必不被其它人所珍惜,最終成為被邊緣化的廢棄垃圾場。內心狹隘,給再大的空間也終將享受不到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