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建設的城市書房已成為當地文化名片 蘇銳 攝
記者12月29日從山東省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十三五」時期,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創新思路,通過策劃活動,引導全民共同參與挖掘城市特色文化資源,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十三五」這5年,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開展了威海城市品牌廣告語徵集、「威海籍」作家作品徵集、威海博物館資源徵集、「威海十大名山、名島、名灣、浴場、名村和名樹」「六維看威海·文旅Top10評選」徵集、「威字號·三名三特」徵集等八大徵集活動。其中,威海城市品牌廣告語活動參與網絡投票577.5萬人次;六維看威海評選累計曝光1197.7萬人次;39家商家、101道美食榮獲「三名三特」稱號;收到了來自6個國家、77個城市,為城市禮物(威海)文創商品設計的1644件(547組)作品,對擴大城市國際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2020年,威海市文化傳承保護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威海市博物館、榮成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威海毛澤東像章博物館作為非國有博物館,在全市第一個被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全國首個一戰華工紀念館對外開放,已成為知名的網紅打卡地。編制了《威海市特色博物展館名錄》,重點推進的威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館等20處博物展館已對外開放;全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0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7處。完成定遠艦遺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發掘文物1700餘件,為甲午海戰史、近代海軍史和艦船史等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十三五」時期,威海市還制定出臺了《威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2020年,威海市9個項目入選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創歷史之最。全市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省級非遺項目37項,市級非遺項目114項。擁有國家級傳統村落17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4個,省級以上旅遊特色村73個,其中全國鄉村旅遊示範村5個,數量居全省第二。
責編: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