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愛好者們向孔子行祭奠禮。張建波 攝
學生向孔子畫像行禮。
9月28日,是中國偉大的教育「先師」孔子的誕辰。當天上午,一場參照「傳統」禮儀進行的「祭孔」儀式在學前街上的碑刻陳列館(原「無錫縣學」舊址)舉行,吸引了包括學校學生、漢服愛好者及傳統儒學愛好者等近百人的參與。相關人士稱,在孔子生日這天舉行正式的「祭孔」儀式,是無錫近年來首次,活動在演示傳統禮儀的同時,也宣揚了傳統的教育精神和禮儀文化。
雙手行禮,兩手緊貼,與胸同高,掌面向前,掌心向自己。同時,男生左手貼前,女生右手貼前,這就是所謂的「男左女右」,「男女有別」……上午9點半,「祭孔」儀式正式開始,來自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作為「主角」,站在了場地的中間。記者觀察發現,儘管都已經年齡不小,但是學生們對這樣的傳統禮儀知道得極少。其中,光是起手行禮的「禮節」中,手勢如何擺放,拜的時候頭低的高度到哪兒,就費了一會兒工夫。而在說到三拜禮節,手勢如何放,如何彎腰時,大家還有些不適應。不過,活動進行得還是很順利,尤其是說到禮畢後的「平身」時,學生人群中傳來陣陣會心的笑聲。「主要是覺得電視劇裡都是『平身』,覺得有趣,這樣的禮節中也會有。」
在半個小時的儀式中,一群漢服愛好者組成的祭奠隊伍,以傳統禮樂祭祀儀式,奠愐聖師鼻祖,學生們則向老師行禮,接受垂訓並立誓,最後大家一起向孔子畫像行傳統三拜禮,領悟傳統尊師重道的文化精神,儀式嚴格按照傳統流程。「尤其希望大家在平常、在點滴中實行自己的誓言,而不單是在這裡起誓就結束了。」帶領儀式的相關老師在儀式結束後這樣寄語學生。
記者了解到,作為無錫近年來第一次舉行的「祭孔」活動,也吸引了社會上的一些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參與。畢業自原無錫八中的李一飛,當天就現場參與活動,還宣傳他們自己的同學會,以及一起組織志願服務活動等。據他說,他們成立了QQ群,都是一群愛好傳統文化的人士,大家還將QQ群起了個名字叫「孔子學院無錫八中同學會」,以此宣傳孔子的教育精神及其內涵的傳統文化禮儀。揚子晚報記者 張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