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國內球員的表現整體而言要比前幾個賽季要好很多,或許是得益於外援的出場時間遭到了進一步的控制,本土球員表現的機會越來越多的原因。本賽季像郭艾倫、吳前、胡金秋、孫銘徽、姜宇星和沈梓捷等球員都有上佳的表現。今天我們著重來聊一聊深圳隊沈梓捷這名球員。
身體條件出色,運動能力頂級
沈梓捷1997年9月3日出生於江蘇南京,身高2.10m,臂展2.22m,站立摸高2.78m,原地起跳摸高3.44m, 體重110kg。和他同年出生的胡金秋,身高和他一樣,都是2.10m,但臂展才2.14m。另外一名本土頂級內線王哲林身高2.11m,但是臂展也才2.11m,因此,在身高臂展上,沈梓捷還是非常厲害的,在彈跳移動速度上,沈梓捷也是本土球員中頂級的。
10歲被相中,15歲受到關注
早在2007年,10歲的沈梓捷代表南京前往成都參加全國小學生比賽,出色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被深圳隊的體校教練戴億新相中,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職業之路,在深圳體校訓練半年後,沈梓捷加盟了深圳青年隊,距離CBA一步之遙。
另外,在2015年的時候,彼時的沈梓捷只有18歲,尚未升入一隊,但是新華社曾在一篇英文報導中稱讚沈梓捷是「「姚明的潛在接班人」「高度、速度和運動能力的致命結合」,這應該是對沈梓捷最頂級的評價了。
踏足CBA賽場,芝麻開花節節高
2016年開始,沈梓捷代表深圳隊徵戰CBA至今已經有5個賽季(第5個賽季還在進行中),他的表現一直都在進步,已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角色球員變成現在球隊的當家球星,沈梓捷的天賦在慢慢兌現(以下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1年1月12日中午12:00)。
一、首秀吞零,無礙天賦漸顯
2016年11月2日,沈梓捷迎來了職業生涯首秀,不過在這場比賽中,沈梓捷的表現很糟糕,在出場的4:22時間裡,五大數據吞零,0分0籃板0助攻0搶斷0蓋帽,反倒是有一次犯規和一次失誤。整個菜鳥賽季,沈梓捷場均12.3分鐘,得到3.8分3.3籃板0.4助攻0.3搶斷0.8蓋帽,在這個賽季中,沈梓捷的籃板天賦和蓋帽能力漸漸表露出來了,這也和他個人的運動能力離不開關係。
二、穩步前進,給時間有回報
經過一個賽季的鍛鍊,沈梓捷也慢慢地熟悉CBA的對抗,到了第二個賽季(2017-18賽季),他獲得了更多一些的出場時間,但那時候,李慕豪是國手級別的球員,是深圳隊的當家內線,沈梓捷也只能是打打下手,時間多了一點,但也僅僅是多了4.1分鐘,場均16.4分鐘,得到5.4分4.6籃板0.7助攻0.4搶斷0.7蓋帽,表現還是要比第一個賽季好很多的,給他時間,還是有回報的。
三、更上一層樓,媲美李慕豪
2018-19賽季已經是沈梓捷的第三個賽季,相比前兩個賽季,沈梓捷表現又上了一層樓,場均出場時間漲到25.8分鐘,職業生涯首次場均上雙,場均可以攻下11.7分7.2籃板1.1助攻0.9搶斷1.2蓋帽,數據全面升級,漸漸地成為了和李慕豪並坐的內線,甚至是有點彎道超車的感覺,這一個賽季,李慕豪場均27.2分鐘,得到10.6分6.5籃板1.5助攻0.5搶斷0.9蓋帽,還是要比沈梓捷遜色一些的。
四、持續進步,奠定內線核心角色
有了前三個賽季的基礎,沈梓捷在第四個賽季打得更加從容,他也成為了比李慕豪更加值得信任的球員,2019-20賽季,場均出場時間漲到29.5分鐘,可以攻下14.1分7.8籃板1.7助攻1.0搶斷1.5蓋帽,在攻防兩端的表現都是非常搶眼的;反觀李慕豪在這個賽季場均25.4分鐘,得到11.5分6.2籃板0.8助攻0.6搶斷1.2蓋帽,他們之間的差距也被拉開了,賽季結束後,深圳隊沒有留下李慕豪,沈梓捷正式成為了深圳隊的本土核心球員。
五、狂砍兩雙,化身頂級內線
2020-21賽季,沈梓捷的表現再一次升級,李慕豪離開後,他的出場時間更多了,場均34.8分鐘,可以攻下17.9分11.7籃板2.2助攻2.0搶斷2.8蓋帽,進攻端有場均17.9分排在本土第七位,防守端場均11.7籃板排在了本土第二位,場均2.8個蓋帽排在本土第一位,2.0個搶斷本土第七位,攻防兩端都是頂級的,五大數據,有四項都在聯盟本土前七的,這個太可怕了;他也是本土球員中僅有的五位場均兩雙的球員之一,周琦21.8分12.2籃板,沈梓捷17.9分11.7籃板;王哲林18.7分11.5籃板;韓德君16.5分11.1籃板;俞長棟13.8分10.1籃板,毫無疑問,沈梓捷已經成長為了本土的頂級內線球員。
沈梓捷這名球員,從登陸CBA至今,第五個賽季,已經成長為一個頂級的內線球員,目前本賽季他的進攻效率高達133.0,排在全聯盟第七位,這個是非常厲害的;防守效率102.8,排在本土第六位,真正的攻防兼備,深圳隊也在他的帶領下豪取一波八連勝,從聯盟倒數的位置,一路殺到聯盟第七,非常給力。不過,對於沈梓捷來說,他也存在一些缺點,這些缺點如果不能夠改進,他很難取得進一步的上升。
第一就是中遠投的能力。如果放在十年前,像他們這種內線球員,不會中遠投,問題倒也不大,但是現在的時代變了,對內線的球員要求高了很多,沒有中遠投能力會限制個人的發展,沈梓捷沒有射程,策應能力又偏弱,是一個藍領打法,進攻區域只是在籃筐附近,得分主要靠吃餅和二次進攻,本賽季兩分球出手259次,籃下出手就佔據了216次,中遠距離出手43次(命中12球),這是硬傷,也正是因為這樣,沈梓捷他在高位接球的時候,對手往往會放空他,採取收縮內線的防守策略,因為在中遠距離上他幾乎是沒有威脅的,如果換成易建聯或者周琦的話,他們就能直接投了,所以沈梓捷有必要練一下自己的籃子。
第二就是三分球能力。這裡為啥不把三分球和中遠投放在一起說呢?因為三分球它和中遠投是一個非常不同的概念,投籃的時候每差一些距離,準度都會大幅度隨之下降,很多人中遠投不錯,但是一到了三分線之外就不一樣了,所以兩者不可混為一談。沈梓捷目前的三分能力值可以說是零的,本賽季三分球出手2次,若非萬不得已,比如進攻時間到了那種情況他是不投三分的。這個三分球還是有必要特意去練一下,不然個人的進攻威脅就上不去,像易建聯和周琦為啥是國內籃壇的佼佼者,一手三分球投籃包也是他們的加分武器,目前王哲林和胡金秋等頂級的內線球員,如今也紛紛開始加練起了三分球的「投籃包」,這是大勢所趨,不會投三分球的內線會慢慢被沒落,沈梓捷需要提升自己的三分球技能,豐富進攻手段才能更加完美地適應小球時代。
第三是身體對抗能力。沈梓捷擁有出色的身高臂展,優秀的運動能力,攻防兩端都能讓他在面對內線較弱的球隊時打得如魚得水,但面對內線站滿高大的肌肉棒子的隊伍時,下盤不穩、力量不足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其實這也是許多年輕內線球員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能否解決決定了一位內線球員最後的高度,尤其像沈梓捷這種目前看起來比較傳統的內線球員。
結語:總而言之,沈梓捷是一名出色的內線,目前已經步入聯盟頂級內線球員的行列,深圳隊放棄李慕豪扶正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在沈梓捷才23多歲,還很年輕,在職業賽場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能夠達到什麼樣的高度,看他的努力了,在上一次聊姜宇星的時候,我曾說過: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隔著一條充滿激流的大河,而堅持就是那一條通往對面的橋梁。這裡也希望沈梓捷能夠堅持不斷努力訓練,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