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導組記者 林朝曦報導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騰蛟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四個建議案,分別是:提升國民心靈品質作為國家核心競爭力,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議案;支持環保龍頭企業搭上國家「一帶一路」順風車的建議;將教師節時間改為孔子誕辰日的建議;加快對公民行為規範進行立法的議案。
提升國民心靈品質助力民族復興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個民族的崛起,有三個方面決定因素:第一是人心,第二是制度,第三是經濟。林騰蛟提出,改革開放40年,已經讓中國人「富」起來,然而網上曝光的魏澤西事件、山東大學生電信詐騙致死事件等現象,無不讓人心痛。他認為,只有讓國民從內心深處崛起,才能夠真正從「富」起來走向「強」起來。
他表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要有獨立的中國精神,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重塑民族自信,才能共同凝聚中國夢。為此,林騰蛟建議,把提升國民心靈品質作為國家核心競爭力,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他從制度、社會、個人三個維度提出建議。
在制度層面,要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提升國民心靈品質的滋養、教化作用,以「心治」輔法治;打造和完善國民心靈品質教育體系,樹立鮮明的國民心靈品質要求和導向。同時,把實踐中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及時上升為法律規範,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
在社會層面,要鼓勵良好家風傳承。建議多部門牽頭,開展評選「中華好家族」活動,讓傳承「好家風」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堅持從領導幹部做起,在廉潔修身的同時,還要廉潔齊家,把幹部的家風建設作為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以良好的家風展示清正廉潔的社會風範。
在個人層面,林騰蛟建議倡導心靈品質修煉,除了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普遍價值觀之外,針對不同群體,提倡符合其崗位性質的個人品質修煉。比如公務員,更強調民本意識、責任擔當等。
讓環保龍頭企業搭上「一帶一路」順風車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我國環保行業骨幹龍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突出,技術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項目執行力強,成本控制優秀,具備國際市場上與同行跨國公司競爭的能力。」林騰蛟表示,為更好地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展現「中國智造」風採,助推企業做強做大,國家發改委、環保部等部委應積極支持環保龍頭企業參與國家「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建設,繼續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將教師節時間改為孔子誕辰日
孔子是萬世師表,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歷史及考紀專家將孔子誕辰換算為公曆應為9月28日。林騰蛟認為,把教師節改在孔子誕辰日,有利於增強全民認識,傳承中華文明,也能賦予這個受人尊重的節日更深厚的文化內涵。
林騰蛟還表示,將教師節時間改為孔子誕辰日,能讓我們將與教育、教師有關的理念和實踐,通過特定的人格形象表達出來。此外,臺灣從1952年開始便把教師節定在了9月28日,統一教師節時間,也有利於增強兩岸文化認同。
規範公民行為提升國民素質
近年來,我國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但是一些公民行為規範仍然有待提升。因此,林騰蛟從完善立法、出臺監督機制、抓源頭教育、運用社會力量建立長效機制四方面進行了建議。他認為,公民行為規範,體現了國民文明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