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大家都聽說過河南的三門峽吧,但估計絕大多數人不知道三門峽名字的由來。相傳大禹治水時,曾用神斧將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三門峽由此而得名。所謂的「鬼門」,最早的出處據說來自《山海經》,傳說東北方有萬鬼聚集,鬼門是它們的進出之門。後世風水學中就以東北為鬼門,認為邪氣、煞氣多來自東北,所以古代府衙一般不開東北門,常以完整的牆面抵擋邪氣,古代民居一般在東北向既也不設門,也不開窗,從保留至今的許多古徽州民宅中,就能看到這種現象。
鬼門方向不吉的說法,據說還是因為秦始皇鑑於寒流自東北面而來,匪賊也自東北而來,所以築萬裡長城,加強東北之防備。縱觀中國歷史,大多數最終能掠擾華夏甚至統一中國的少數民族,都是從我國的東北部開始興起,每次都會進行對漢人幾近滅絕的大屠殺。近代日本侵華,同樣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亡,日本的位置也恰在中國東北方向。因此從戰略意義上看,鬼門不可不防,斷不能被外族乘興利用,造成神州大地生靈塗炭、萬眾變鬼。
鬼門的具體位置,在隋朝蕭吉撰寫的《五行大義》中,引用古代兵書的觀點,以六甲空亡推斷「子醜」方為鬼門,「午未」方為人門。但風水中一般以東北45度範圍內為鬼門,西南45度範圍內為人門。更精確的位置是東偏北30度的「寅」位是鬼門,西偏南30度的「申」位是人門。在「六壬預測術」中也以寅為鬼門,申為人門,但「紫微鬥數預測術」則以寅為人門,申為鬼門。看似矛盾,其實不然,申與寅乃陰陽世界的分割之所,鬼死人生與人死鬼生的入口就在這兩處,只是看你以哪個界為原點來論述而已。
寅為鬼門、申為人門的說法,其實還是依據於天文學。冬至那天,太陽從東南辰位升起(即前述的地戶),到西南申位落下,此後太陽漸漸北移,天地中的陽氣也越來越足,也越來越適宜人類活動,因此把「申」定義為人門;夏至那天,太陽從東北寅位升起,到西北戌位落下(即前述的天門),此後太陽漸漸南移,天地間的陰氣越來越多,萬物肅殺,秩序歸藏,所以把「寅」定義為鬼門。可見鬼門人門是描述陰陽二氣此長彼消的重要節點。
中醫中也有鬼門的說法,張志聰在《素問集注》中說:「鬼門,毛孔也。開鬼門,發表汗也。」 那為什麼將毛孔說成是鬼門呢?《素問識》中說:「肺主皮毛,其藏魄,陰之屬也,故曰鬼門。」 這個解釋雖有道理,但大家可能有體會的是,當你走到一些陰邪之地時,全身汗毛會不由自主豎起,按照佛教的說法就是遇到鬼了(詳情可以收看我在千聊課程中的《佛經裡鬼世界詳細揭秘》)。鬼邪會從我們的毛孔趁虛而入,這可能才是「鬼門」說法的來源吧。
民間常說的「鬼門關」,和風水上的鬼門一點關係也沒有。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及民俗文化中,「鬼門關」據說是陰曹地府的一個關隘,是陰世與陽間之交界外,一般以此表示瀕臨死亡的邊緣。現實生活中,「鬼門關」真實存在,它在今廣西北流縣西,是古代通往欽州、廉州、雷州、瓊州和古越南交通要道上的一處名關。此關雙峰對峙,中成關門,相距不過30步。由於地處熱帶,瘴癘很多,去者罕有生還,所以有「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的古諺。過去官員發配南疆常從此關通過,也留下了無數的詩詞歌賦。唐朝宰相李德裕詩云:「一去一萬裡,千知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
有些風水家喜歡談論鬼門線,說家宅的大門、臥室、廚房等如果壓在鬼門線上,主大兇。所謂鬼門線,即連接鬼門與人門正中的那根線。但有風水師經過大量考察,發現南方很多地區的民居,廚房一般都設在東北,壓鬼門線者比比皆是,也沒見出現普遍的兇災惡事,所以鬼門線的說法很不靠譜。對於鬼門線更多的介紹,浩然曾寫過一篇《當心家中鬼門方傷了你》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查看。
東北的鬼門對應八卦中的艮卦,只有在和特定的飛星組合相遇時,外界的動象才可能導致家人中邪,或者精神恍惚、心神不寧、常做惡夢等。曾有客戶家的東北位是女兒臥室,屋外東北方向對著一棟辦公樓,後來樓面翻修,噴成粉紅色的塗料,結果她女兒那段時間開始就經常做噩夢,脾氣也變得急躁起來,後來她讓女兒跟她睡在主臥,老公睡到女兒屋,結果老公也失眠多夢,經常頭痛及流鼻血。經查家宅東北飛星組合為合轍火煞,室外大面積的紅色為火,巒頭引爆了飛星的兇性,所以才導致家人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