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報恩 三亞南山寺舉行佛歡喜日盂蘭盆法會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三亞南山寺舉行七月十五佛歡喜日盂蘭盆法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魯楊)

智法法師領眾主法(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魯楊)

佛號長誦,梵音唄唱。(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魯楊)

智法法師拈香祈福(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魯楊)

帶領大眾,虔誠誦經。(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魯楊)

為信眾灑淨加持(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魯楊)

2015年8月28日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傳統的盂蘭盆節,又稱為佛歡喜日。為慶祝這一傳統節日,三亞南山寺全體僧眾舉行佛歡喜日盂蘭盆法會,勸導世人重視孝道、知父母恩、報父母恩。受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省佛教協會會長、三亞南山寺方丈印順大和尚委託,三亞南山寺首座智法法師領眾主法。法會清靜莊嚴,圓滿殊勝。

上午9點30分,在南山寺金堂內舉行誦持《佛說盂蘭盆經》法會,並在海上觀音廣場、三十三觀音堂、金玉觀音閣等舉行普佛上供儀式。佛號長誦,梵音唄唱。南山寺全體常住法師虔誠誦讀經典,清淨優雅的誦經聲吸引了眾多信眾及遊客,他們聽聞經聲,紛紛加入到法會當中,在法師們的帶領下誦經祈福,超度先亡,感念佛陀恩德、父母恩德。

此次盂蘭盆法會持續一天,信眾們在這歡喜的日子裡焚香點燈,祈福、思親。

盂蘭盆會又稱「盂蘭盆節」、「盂蘭盆齋」,「盂蘭盆供」是漢傳佛教根據《佛說盂蘭盆經》,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舉行超度歷代祖先的佛事,追薦祖先,勸導人們重視孝道、知父母恩,報父母恩。繼承與發揚中華傳統孝道文化慎終追遠、孝親報恩之美德。應合我國國民追先悼遠的民俗需求,盂蘭盆法會益加普及。

民間把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視為「鬼節」,但在佛教中卻是隆重的「盂蘭盆節」、佛歡喜日。孝親報恩、慎終追遠,提升自我孝道孝心,發揚中國傳統孝道精神,是修行孝道的無上因緣。

相關焦點

  • 法訊 | 2017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法會法訊
    本寺謹定於2017年9月4日至9月5日(農曆七月十四日至十五日)期間啟建盂蘭盆法會。法會期間將恭誦《佛說盂蘭盆經》並舉行佛前大供及蒙山施食等法事。藉由誦經、供佛、齋僧之嚴淨功德,回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超度歷代考妣宗親能速超聖地、蓮品增上。敬邀各界善信踴躍參加,共結善緣,同沾法益,功德無量!
  • 盂蘭盆節|農曆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又叫佛歡喜日
    盂蘭盆節|農曆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又叫佛歡喜日盂蘭盆節為何又叫佛歡喜日?佛歡喜日,又叫僧自恣日。佛教僧眾修行,在每年的初夏之際舉行結夏安居,出家人集結在一起修行的制度。結夏安居(巴利語:vassa,梵語:vara),佛教術語,意思是年,或雨季。
  • 今天9月2日(三) 農曆七月十五日,佛吉祥日、佛歡喜日、盂蘭盆會
    今天9月2日(三) 農曆七月十五日【佛吉祥日、佛歡喜日、盂蘭盆會、六齋日、十齋日】佛歡喜日,乃源自於佛在世時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來臨,所有僧侶皆不外出託缽,專心修持,此稱為「結夏安居」。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到了七月十五日安居結束之日,所有僧眾便一一把自己的修行體悟向佛陀報告,因為有不少精進的僧眾在結夏安居期間用功修行而開悟,令世尊非常歡喜,所以七月十五日稱為「佛歡喜日」。 在佛歡喜日這天,如果能夠供養開悟或有修有證的僧眾,不僅是殊勝難得的因緣,所得到的功德也非常廣大。因此,大多數的寺廟會在這一天供佛、齋僧,並依據《盂蘭盆經》所載而啟建「盂蘭盆法會」。
  • 盂蘭盆節歡喜獻供 · 紫蓮綻放殊勝功德莊嚴|盂蘭盆節精彩回顧
    2019年8月15日,是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廣東潮州佛母寺舉行了盛大的盂蘭盆獻供法會。這真是一個殊勝而莊嚴的一天!究竟有多精彩呢?一起來看看吧!這天早晨,佛母寺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莊重肅穆的升國旗儀式結束後,聖空法師與大家一起前往大雄寶殿,舉行殊勝盛大的獻供法會。
  • 南山寺己亥年「精進佛七」共修法會,邀您感受念佛法喜!
    三亞南山寺精進佛七法會通啟 恭逢 阿彌陀佛聖誕吉日 三亞南山寺謹定於 2019年12月12日至18日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不僅是盂蘭盆節,還是佛歡喜日!
    其餘雖然沒有悟道,但經過長時間的修行,道業精進,身心也都是非常清淨、安寧、開朗、坦誠的,這是值得恭喜,也值得歡喜的事。佛陀最歡喜的就是眾生福德、智慧的增長,所以這一天又稱為「佛歡喜日」,是一個吉祥歡喜的節日! 而十方信眾,也利用大眾僧集合到會的這天,紛紛會合來供僧,因為供養初發心菩薩功德很大,供養精進專修圓滿的行者,功德也非常殊勝。
  • 2007年8、9月份佛教界法會、修學活動預告(新)
    8月1日(農曆六月十九):舉辦觀音成道法會,傳三皈五戒。8月25日至8月27日(農曆七月十三至七月十五):舉辦盂蘭盆法會。舉行盂蘭盆法會。8月21日(農曆七月初九)至8月27日(農曆七月十五):舉行中元節報恩法會(拜梁皇寶懺)。
  • 就在明天中元普渡報恩法會正式開始!(具體時間安排)
    隨著農曆7月15中元節的臨近,遂寧白雀寺於2018年8月18日至25日(農曆七月初八至十五)期間舉行的「戊戌年中元節報恩法會」即將拉開帷幕。法會期間將恭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金剛經》《盂蘭盆經》等、施放《瑜伽焰口》以及舉行盂蘭盆供等法事活動。籍此殊勝因緣,共獲法益。「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 湖北黃梅四祖寺將啟建中元節報恩法會
    湖北黃梅四祖寺將於2012年8月25日至31日(農曆七月初九至十五)啟建中元節報恩法會。法會將恭請該寺堂頭淨慧長老主法,每日大眾諷誦《地藏經》,施放《瑜伽焰口》,並於農曆七月十五佛歡喜日敬設盂蘭盆供。回向法界眾生,過去者得生淨土,現在者增福延壽。
  • 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節有何區別?「中元節」有什麼禁忌呢
    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到七月十五日那天,是解夏日,又是「佛歡喜日」,亦是眾僧自恣日。所謂自恣就是自己檢點,如發覺自己有過失,應對人露懺悔:如任何人犯過,亦應對僧眾懺悔。當日一切聖聖眾,均精持律儀,身,口,意三業清淨,這時候設齋供僧,功德最為殊勝。故此佛陀咐矚目揵連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準備飯食百味五果、汲灌盆器、燒香燃燈,將世上最珍貴的食物都放在盂蘭盆內,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 廈門鴻山寺盂蘭盆普度法會圓滿
    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廈門市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廈門鴻山寺住持法雲法師帶領兩序大眾恭誦《佛說盂蘭盆經》(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鴻山寺)普皆回向(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鴻山寺)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佛歡喜日,廈門鴻山寺為期15天的盂蘭盆普度法會圓滿結束。
  • 七月半,齋田頭、盂蘭盆會、水旱燈
    和清明節一樣,這一天,人們會給逝者燒紙錢,舉行祭祀儀式。本文摘自清朝顧祿記述江南地區歲時風俗的《清嘉錄》,讓我們看看舊時江南,七月半還有哪些習俗。徐倬《盂蘭盆會歌》云:「城頭鼓角吹遙空,沉沉月色來陰風。陰風淅瀝紙錢飛,金山銀山光閃紅。道場潔淨大歡喜,撞鐘伐鼓聲隆隆。聲隆隆,燈爛爛,千盞萬盞蓮花散。蓮花散成般若臺,欲泛慈航登彼岸。啾啾眾鬼泣荒丘,棲苔附草招同伴。魂來風月明竹枝,滿地幡影橫魂去。風月落森森,夜色轉蕭索。須彌一粟不可量,杯中淨水甘露涼。安得甘露化為酒,孤魂一吸消愁腸。雉矯矯,狗喔喔,蟾蜍影滅高樹顛,螢火飛光不成綠。」
  • 到三亞拜南海觀音,在這一定要上三根香,拜完不去這等於白去三亞
    到三亞拜南海觀音,在這一定要上三根香,拜完不去這等於白去三亞自從經濟騰飛開始,我國人民的生活水準就如同加了翅膀一樣起飛了,雖然說會過得辛苦一些,但是能夠養得起一家人還能夠餘下閒錢去旅遊的家庭已經不在少數。簡單來說,旅遊作為不少人在假期放鬆的首選,而大家去旅遊通常還是會選擇景點。
  • 農曆7月14日/15日
    如您受益,請關注轉發,利益他人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它的另一叫法即盂蘭盆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 2018年農曆7月14日--18日誠摯邀請您參加五臺山普壽寺盂蘭盆萬人供僧朝拜之旅
    >普壽寺每年的七月初九至十五,都會舉行為期七天的報恩法會,特別是七月十五當天,上午法會圓滿後,近萬名居士端著供品虔誠排著長隊跪在大眾僧>朝拜五臺山隨喜參加普壽寺空前盛大的萬人盂蘭盆會,懺除業障,超度七世宗親,祈福家人,佛在經上講,佛門中千人法會就有一尊阿羅漢在裡面應供,供養一尊阿羅漢的功德九十億劫大富大貴的果報,功德無量。
  • 佛教對中國孝親文化的貢獻:提出以孝為根本——謝路軍 潘飛
    《彌勒孝慈偈》中也說:堂上有佛二尊,懊惱世人不識;只看現在爺娘,便是釋迦彌勒;若能供養得他,何用作別功德?中國是崇尚孝親文化的國度,因此,當佛教傳入後,隨著經典傳譯的增加,佛教中孝親思想便迅速順利地和本土文化相結合。目犍連救母的故事和報父母恩節(盂蘭盆會)的來歷,地藏菩薩超度母親的事跡等在漢地廣為弘揚,僧伽中還出現了一批著名的「孝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