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職場上常常會發現這樣的情況,有些人雖然年紀不小,也工作了很長時間,但做人做事都顯得很「幼稚」。
而有些人,雖然年紀不大,工作經驗也沒有那麼豐富,但為人處事卻顯得很得體,辦事情讓人放心,這就是成熟的表現。
幼稚和成熟,區別不僅僅在於能力上,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在職場所處階段的認知。
一個專業的職場人士,對自己的認知往往要經過四個階段,才會逐漸成熟。
01不知道自己不行
很多年輕人大學畢業之後走上工作崗位,激情四射,意氣風發,心比天高。
他們剛剛接手工作,就覺得單位給自己安排的工作實在是太簡單了,無非是些打字、複印的活兒。
他們看著領導處理一些工作,會覺得「領導們都是傻瓜蛋!」
他們覺得單位的業務流程既繁瑣又低效,完全制約了自己的創造力。
他們覺得自己學了那麼多,懂得那麼多,以為自己什麼都行。
而實際上,一旦等到他們去處理具體問題,哪怕是跟客戶發郵件溝通這種簡單的問題,他們不是無從下手,就是錯誤百出。
這種情況,就叫做「眼高手低」,「不知道自己不行」。
02知道自己不行
經過職場上一段時間的打拼之後,特別是遇到了挫折和失敗,很多人開始認識到,自己原來對自己的定位有偏差。
他們開始承認專業人士的專業水平,開始看到領導處理複雜工作和協調各方面關係的能力,他們知道了:自己不行。
拒絕承認自己不行的人,將永遠停留在「眼高手低」「誇誇其談」的階段。而敢於承認自己不行是一個好的標誌,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這往往就是一個人進步的開始。
如果他們還能夠去感激那些指出自己不行的人,那他的認知就更加完善了。
因為在職場上,自私的人很多,大部分人都是自掃門前雪,冷眼看別人出錯,也絕不會好心提醒。而如果竟然能夠有人客觀地指出自己的不足,幫助自己反省、認識錯誤,這樣的人才是你職場進步的動力所在,難道不應該去好好感謝嗎?
03不知道自己行
經過前面兩個階段之後,隨著自己不斷地學習進步和工作經驗的增長,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經驗和能力。
但是如果讓他們獨立負責客戶的一個項目,又或者讓他們當眾給所有員工做一次工作分享,他們會緊張、會擔心、會壓力山大。
這是因為,他們進入到了「不知道自己行」的階段。
這個階段,他們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不知不覺中具備了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但是由於信心還沒有建立,害怕遇到挑戰而不知所措,他們的表現還不夠成熟。
04知道自己行
在經歷了無數艱難繁重工作的歷練和自我認知的不斷升級之後,人們終於到達了最重要也最關鍵的階段:「知道自己行」。
這個時候,他們充滿信心。他們知道工作的每一個關鍵點,知道每一個流程是怎麼來的,他們能夠洞察紛繁複雜的環境,準確把握住客戶的需求,穩定地提升業績。他們不僅充滿信心,他們同時也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來處理發生的各種情況。
這種自信建立在他們的能力上,也建立在他們的過往實實在在的業績之上。
但這一個階段,也是職場上最危險的階段。
一方面,他們開始自我滿足,而自我滿足就意味著退步的開始。開始滿足於在自己劃定的能力邊界內做事,不輕易跳出舒適圈去嘗試新事物。另一方面,他們開始變得驕傲,不再能夠虛心聽取領導、同事或者下屬的意見,只滿足於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開始「吃老本」。
所以「知道自己行」之後,還要始終保持清醒,持續反省,不斷精進,永不停歇。這才是職場人的宿命。
這四個階段,大家都處於那一階段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