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作為一種複雜、頑固的精神疾病,可分為陽性症狀和陰性症狀,這兩類中陰性症狀較為難對付。陰性症狀主要是指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症狀,如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向缺乏等。
這些症狀具體表現為,病人的主動言語減少,被動談話時只能使用「是」、「不是」、「不知道」等簡單的詞或詞組;對周圍任何的刺激缺乏刺激均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視若無睹;對學習、工作、甚至日常生活都沒有主動要求,多獨處、孤僻、行為退縮。
精神分裂症陰性症狀為何用藥差?
急性期陽性症狀為主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好,主要原因在於陽性症狀患者的病理改變為D2受體增多,抗精神病藥物從誕生之初就含有針對這一問題的成分——D2受體阻斷劑,因為有了針對性,效果自然良好。
但如果患者以陰性症狀為主,則較為複雜,這並不單單涉及到D2受體的增多,可能存在顳葉結構(海馬、杏仁核和海馬旁回)的改變,細胞喪失等問題,正因為如此,藥物難以針對,因此用藥治療效果較差,患者可能恢復不良或逐漸衰退。
在種種因素的幹擾下,以陽性症狀為主或混合型的患者,單純的藥物對患者存在的陰性症狀效果依然比較有限。
陰性症狀對家庭有何影響?
精神分裂症是高復發的疾病,需要長期服藥控制症狀,預防復發,但多次住院、吃藥、乃至複查,都需要一定的經濟消費,長此以往,容易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若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時還不能正常學習、工作、生活,依然需要家屬監督陪護,那麼在人力上也會出現浪費或匱乏。
另外,許多精神分裂症病人自身情感淡漠,對家人漠不關心,或者因為受到症狀的影響出現暴力行為,危害家人或周圍環境,給家人帶來許多麻煩,長期的消耗使得家屬與患者之間的關係越走越遠。
長達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治療路程讓家屬自感疲憊不堪,患者繼續服藥症狀發作斷斷續續,家屬不知所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一邊讓患者服藥,一邊尋求其他的治療之法。總結面診資料,中藥治療是很多家屬曾選擇的,但所取得的效果差強人意。
為了讓難治性精神疾病患者更好的回歸社會,精神外科手術應運而生。如今的第五代腦立體定向手術對各種精神症狀全方位有效,包括陽性症狀、陰性症狀、情感症狀或心境症狀。
有後續作用,少數病人手術後的一段時間內效果可能不顯著,而1-2年後效果突出或者自發緩解了,這是藥物治療沒有的。多數患者術後依從性改善,社會功能恢復良好,如今所知的不少患者已找到工作,開始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