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隨著數字鄉村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電商扶貧等工作深入推進,中國農村電商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農村網絡零售和農產品上行規模不斷擴大,農村消費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農村電商模式不斷創新,電商扶貧實現國家級貧困縣全覆蓋,電子商務積極助力農業供給側改革,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中國農村電商經歷了前期市場培育,正在迅速增長的同時加快轉型升級,逐步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農村網際網路建設情況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農村網際網路建設,目前已初步建成融合、泛在、安全、綠色的寬帶網絡環境,基本實現「城市光纖到樓入戶,農村寬帶進鄉入村」。2019年,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光纖和移動通信網絡,行政村通光纖和4G比例均超過98%。
到2020年3月,中國農村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為46.2%,較2018年年底提升7.8個百分點。城鄉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差異縮小5.9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CNNI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農村電商網民規模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06年以來,我國農村網民規模呈逐年上升趨勢,2017年突破2億,達到2.01億人。2019上半年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到2.25億人。到2020年3月,中國網民規模為9.04億,其中農村網民規模為2.55億,佔網民整體的28.2%,較2018年年底增長3308萬;城鎮網民規模為6.49億,佔網民整體的71.8%,較2018年年底增長4200萬。
數據來源:CNNI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農村電商零售額
2019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從2014年的1800億元增加到1.7萬億元,規模擴大8.4倍。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高達3975億元,同比增長27%,帶動300多萬貧困農民增收。2019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了3975億元,比2016年增長了1.5倍。農村地區收投快遞超過150億件,佔全國快遞業務總量的20%以上。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由於受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增速將有所減緩,但整體規模在政府不斷助力刺激農產品消費下,仍有望實現增長趨勢。初步預測,2020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將超1.8萬億元。
數據來源:商務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隨著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農村電商網絡零售佔全國網絡零售市場份額逐步擴大。2019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06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5%。2019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佔網絡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5.99%,2017年其佔比達到17.35%,為近年來最高值。2018年在15%以上,佔比稍有縮小。
數據來源: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農村電商地區分布情況
分地區看,2019年全年我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農村網絡零售額分別佔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的76.6%、12.0%、9.4%和2.0%,同比增長分別為19.8%、17.1%、17.6%和10.2%。
數據來源:商務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分省份看,浙江、江蘇、福建、河北和山東農村網絡零售額排名前五,合計佔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比重為73.6%,零售額前十位省份合計佔比為87.2%。從增速來看,福建、西藏、甘肅、江西、重慶零售額同比增速位列前五,增速均在20%以上。
數據來源:商務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農村電商發展趨勢
7月2日,商務部電子商務司發布了《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9》。《報告》指出,未來我國農村電商主要發展趨勢如下:
(1)農村電商全面助力數字鄉村建設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空前活躍,不斷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推動全球經濟格局和產業形態深度變革,為數字鄉村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
2019年,各大電商平臺加快農村布局,農村電商成為各大電商的新戰場,眾多涉農領域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迅速崛起,大量網際網路帶動的農村創新創業活動蓬勃展開,通過數位化手段打通農產品生產、銷售各環節,變革了農業生產方式,改進了農村的面貌,深刻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習慣和生活方式。電商紛紛「下鄉種地」,依靠其大數據、網際網路優勢布局農作物種植、畜牧業養殖,業務領域向農產品供應鏈前端延伸。阿里巴巴提出「畝產一千美金計劃」,計劃通過網際網路把畝產值做到1000美元,並將在全國建設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構建農業農村數位化基礎設施,打造數字農業示範樣本;京東推出「扶貧跑步雞」「Al養豬」、水培蔬菜基地等項目,致力於農業產供銷全鏈路的數位化升級,為農產品供給提供新增長空間,有效助力興農脫貧。
國家推出新基建支持政策將為數字鄉村建設提供新機遇。未來,隨著數字鄉村建設的深入開展,數字紅利將普惠廣大鄉村地區。農村電商將以網際網路為載體,進一步聚焦數位化在農業全產業鏈條的創新應用,運用數位化技術提供系統集成優化方案,由銷售端梯次向供應鏈、產業鏈直至價值鏈進行改造,最終將重新構建農業生態體系,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生鮮電商有望迎來新機遇
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由於生鮮農產品具有高單價、高復購率和強客戶黏性的特點,近年來一直是各大電商平臺激烈競爭的領域。生鮮電商的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並朝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陸續湧現出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京東7Fresh、美團掌魚生鮮為代表的「線上十線下十餐飲」相融合的生鮮零售新模式。生鮮電商領域,每年都有新的參與者入場,也有大量的中小型生鮮電商重組或者倒閉。生鮮電商平臺倒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農產品冷鏈物流和整個供應鏈體系成本過高,導致經營難以維繫。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了生鮮電商大顯身手的機會。疫情期間全民居家,使得大量的消費需求從線下轉到線上,在線買菜成為2020年春節期間的消費主流,京東、盒馬、美團、叮咚買菜等各大電商平臺生鮮銷售業績普遍達到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在疫情影響下,消費者對線上購買生鮮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的認知也在不斷強化,線上購買生鮮產品的習慣正在加速培育。
農產品冷鏈建設也在提速。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一批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國家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這是自2017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中連續第四年提及發展冷鏈物流的內容。由此可見,國家層面對冷鏈物流體系「高質量發展」的新期待。截至2019年,商務部已支持建設837個農產品冷鏈物流項目。隨著技術的更迭、消費者線上購買生鮮的習慣養成和冷鏈物流建設的大力推進,生鮮電商有望加速前行。
生鮮電商B2B模式蓄勢待發。2019年,電商平臺加大冷鏈投資力度,對外開放冷鏈業務,為冷鏈B端客戶群提供服務。蘇寧自2018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加速布局冷鏈,截至目前,蘇寧冷鏈在全國核心100個城市能提供點到點、點到多點的冷鏈同城共配服務。京東冷鏈倉配服務已經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11個主要城市,共擁有17個倉。面對消費群體對於生鮮食品需求激增,電商平臺依託流量優勢,匯聚批量訂單,發揮規模經濟效應,保障冷鏈服務的業務流和利潤,有望更好地為B端客戶群提供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2019年6月,財政部會同商務部發布《關於推動農商互聯完善農產品供應鏈的通知》,提出將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對社會資本引導作用,支持農產品供應鏈體系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在政府與企業共同推動下,生鮮農產品電商B2B模式將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三)消費扶貧將為電商扶貧提供新動力
據統計,2019年,東部沿海地區直接採購和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483億元,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直接採購和幫助銷售定點扶貧縣農產品154億元,動員引導其他各類國有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直接採購和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超過1000億元,全社會已經形成「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消費扶貧濃厚氛圍。2020年3月,中央28個部門聯合開展2020年消費扶貧專項行動,包括30項具體行動,持續釋放消費扶貧政策紅利。
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讓消費扶貧成為有章可循的扶貧著力點,而電商扶貧將成為消費扶貧的重要方式。「網際網路十消費扶貧」既打開了貧困地區優質產品的銷售渠道,也讓廣大消費者參與到扶貧事業之中。依託大型綜合電商平臺、垂直專業電商平臺和各類社交網絡平臺開展的消費扶貧活動將為電商扶貧注入新活力。消費扶貧可以進一步擴大農產品上行的力度,不但助力貧困地區擴大銷售範圍,還將促進貧困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建立扶貧長效機制的有效載體。
(文章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