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老祖宗的識人之術有道理嗎?

2021-01-08 每日鄉土民情

對於俗語,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儘管它聽起來並不是太有韻味,也沒有太多的意境,不如詩句那麼緊湊精緻。實際上俗語很是接地氣,言語通俗易懂,很容易就被大眾接納,目前也已經廣泛的流傳開來。

比如說「人不可相貌,海水不可鬥量」,其意思淺顯易懂,說的是人的富貴吉兇不能用外觀去評測,可能一個人相貌平平,卻能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馬雲就是如此,他儘管身高不太高、相貌也不帥,卻締造了巨無霸阿里帝國。

不過話是這麼說,民間卻有不少老人,他們通過一個人的相貌,就知道此人的性格,從而去判斷能不能交往,值不值得結交。

就拿"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句話來說,它在過去一直被人口口相傳,該怎麼理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老祖宗的識人之術。

一、「兩腮無肉不可交」

如果一個人兩腮沒有肉,臉型整體上看很是消瘦,那就會被古人認定為不可交之人。在他們看來,這類人多半比較奸詐,為人很是陰險毒辣,事事都會算計,就算是身邊的人,也可能會因利益被出賣,因此這樣的人是無法結交的。

在影視作品中,很多人都會將反面人物描述成這幅模樣,他們多半是狡猾陰險之人,不是盜賊就是殺人犯。

從今天來看,這句話顯然已經不適應了,一個人的相貌是先天和後天共同決定的,可能一個人家庭貧寒,吃了上頓沒下頓,那豈不是「兩腮無肉」?他們飽受飢餓的困擾,哪裡有那麼多想法去算計他人呢?

再者說,曾國潘、康熙帝的身份不一般,他們都屬「兩腮無肉」類型的,難道為人陰險嗎?反而,歷史上留下諸多的美名。

二、「臉上橫肉為兇者」

一個人如果臉上肉比較多,那就是兇惡之人,輕易別和這類人結交,不然自己會受到牽連。這句話顯然更沒辦法解釋了,如果胖一點的人,臉上「橫肉」多的都是兇者,那今天的生活中,豈不是處處都有這類人?

如今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體重超標,臉上看上去很有肉,但他們和兇者似乎不沾邊。古代那些富貴人家,生活比較好,稍微貪吃一點可能就會變胖,這和兇不兇根本就不沾邊。

有一些人,因遺傳父母的緣故,天生就比較胖,就算是減肥都沒效果,難道也是「兇者」?

因古人所處的生活時代認識不全面,因此才有了這些結論,從今天的科學角度來看,這個俗語顯然不是太合適。

相關焦點

  • 「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老祖宗識人準則,可信嗎?
    「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老祖宗識人準則,可信嗎?我們常聽說一句話,那就是「人心隔肚皮」,長輩們經常用這句話教導我們,人生在外,與人交往時,一定要多留一點心眼,免得被人騙了還不知道。而我們有時候還會聽到人說,這個人看著就不像個好人,這句話一般是用來說陌生人的,因為對他們不了解,所以這個評價是基於對那個人的面相給出來的,而古代老祖宗也用他們的經驗,給我們創造了不少識人準則,我們今天就來看一個。這算是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老祖宗識人準則,可信嗎?
  • 老祖宗:臉上橫肉為兇者,兩腮無肉不可交,古人的識人術有用嗎?
    其實,老人家說的挺有道理,窮兇極惡的人在長相上,往往都存在著許多相似的地方。有句俗語說的好,「臉上橫肉為兇者,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俗語的意思為:臉上長著橫肉的人,脾氣往往很差,與他們相處時一定要小心,如果無意中惹了他們的不快,你就很有可能遭受到他們的報復。為什麼兩腮無肉的人也不可交呢?因為在老人的眼中,兩腮無肉的人往往心機比較重,如果與這樣的人交朋友,你就只有被算計的份。
  • 「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啥意思?老祖宗教你識人!
    「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啥意思?老祖宗教你識人!在大家平常的生活中一定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過大家如何判斷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呢,其實很多人都會根據面相去觀察不過。確實在很多時候看到一個人可以根據他們的面相,今天就教給大家一句老祖宗的識人準則。
  • 俗語:臉上橫肉為兇者,上句同樣經典,老祖宗的識人術,準嗎
    俗語:臉上橫肉為兇者,上句同樣經典,老祖宗的識人術,準嗎?中國文化傳承千年,老祖宗們為我們留下來了許多文化瑰寶。這些傳承下來的東西都是無價之寶。字畫,瓷器,工匠手藝對於我們都是極其珍貴的。我們應當竭盡全力去維護這些東西。還有一樣傳承也是無價的,就是老祖宗們的經驗。
  • 俗語「臉上橫肉為兇者」,下半句才是精髓,道出老祖宗識人之術
    當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初步接觸一個人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通過自己的第一印象,來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交往,雖然說「以貌取人」是對人的不尊重,但是正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心是息息相關的。這兩句話似乎看起來很矛盾,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尤為深刻,在識人方面老祖宗總結出一句俗語,那就是「臉上橫肉為兇者」,這句俗語的下半句才是精髓,道出老祖宗識人之術。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識人之術
    而通過一個人的面相判斷一個人,我們的老祖宗也是很有心得,他們總結出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俗,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識人之術!就會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如果是女性,則很容易給人一種狐媚之感,那些形容兩腮無肉的詞語,大多數屬於尖嘴猴腮的成語。
  • 識人術:「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這句話說得就是,臉上沒肉的人,最好不要相處交往。那麼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很明顯的以貌取人,古人認為相由心生,不管是在現在也好,還是在古代也好,大家分辨一個人的善惡大都是通過「面相」來做出判斷的。你知道後半句是什麼嗎?
  • 為何兩腮無肉者不可交,老祖宗留下來的識人準則
    雖然僅僅觀看面相就對一個人的善惡做出評判有失公允,可以貌取人向來是人的本性,也是大家對於一個陌生人最直接的判斷。所以老祖宗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識人準則:「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這只是前半句,後半句更為經典。從字面意思來看大概就是在說,兩腮無肉的人,大都心思沉重,不是好相與的人,所以如果生活中遇到了,應該避免與他們交往,免得被人欺騙。
  • 民間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話說得對嗎?
    不過對於俗語我們也不能一味地相信,畢竟很多俗語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我們應該辯證地去看待……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叫做"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相信大家即使沒聽過這句話,也知道個大概意思,尤其是很多影視劇都深受其影響。簡單來說,就是古人在交友的時候,會根據對方的容貌來判斷這個人能不能交往,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有些以貌取人的意思。
  • 老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還有下半句,老祖宗的識人術,可信嗎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很多老人就會說,通過一個人的面相就可以觀察出一個人的本性啊,會經常說相由心生,而今天我們聊的這句話呢,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就是在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說兩腮幫子上如果沒有肉的話啊,這種人呢是不值得我們深交往的,就是交往的時候呢,一定要慎重一些的,雖然說以貌取人是對人的不尊重,但是呢,在古代,大家會認為兩腮無肉的人,看上去就會給人一種比較陰險狡詐的感覺,如果女人兩腮無肉的話,
  • 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經典的面相識人法你信嗎?
    一個人的顏值可以幫助她在學業上、就業上取得一定成就。一個高的顏值可以給生活帶來很多的幫助,雖然說實力非常重要,但是好的顏值在加上實力那就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其實古代的人也是一樣的,他們對於臉也是非常看重的,只是他們不像如今這樣,對於美的定義有著單一的看法,他們講究的美是有一個好的面相,這個面相有帶來福氣的可能。古代的人非常的相信一個人的性格品行都是體現在臉上的。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卻有大學問。農村有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那些年輕人,你們在交朋友的時候要注意一個原則,那就是看面相,兩腮沒有肉的不可以交,臉上長滿橫肉的也不可以交。至於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倒是見仁見智。舊時農村人普遍營養不良,因此尖嘴猴腮的人不少,而偏偏有人說,這種尖嘴猴腮的心眼多,滿肚子花花腸子。
  • 俗語:「臉上橫肉為兇者」,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識人術不可小覷
    俗語:「臉上橫肉為兇者」,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識人術不可小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和陌生人打交道在不知道對方性格的時候往往會先根據對方的面相來簡單猜測對方的內心。我們經常說面由心生,很多時候通過觀察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和動作都能夠了解到一點對方的性格和為人。
  • 老話「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同樣經典,堪稱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老話「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同樣經典,堪稱老祖宗的識人智慧中國民間的老百姓在千百年來總結了許多博大精深的生活經驗,這包括識人斷面,為人處世,以及警醒後代等的俗語或口頭禪,有些是封建迷信,而有一些卻是經驗之談。
  • 古人言:臉上橫肉為兇者,下半句才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明代文學大家在他的智慧寶典《智囊全集》中,寫下一句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說的就是判斷一個人的好壞,不僅僅是從表面上,往往外貌最是能騙人的,很多人長得人模狗樣,但是內心極壞!於是我們的「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就有一套自己的識人術。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對於臉上沒有肉的人,不可以有過多交往。這句話說得就是,臉上沒肉的人,最好不要相處交往。那麼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很明顯的是以貌取人。你知道後半句是什麼嗎?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兩腮上不長肉的人,面相上給人一種城府很深的感覺。是個有心機的人,而且古代描寫奸詐小人時,會在他的面部進行誇張的敘述。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我們常常說「面由心生」,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社會,很多人分辨一個人是否善惡,往往都是通過觀察他的面相來做出判斷。在在明代奇才馮夢龍的經典拙作《智囊全集》中就曾經提到過:"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意思是說想要徹底看清一個人,還需要跟他有長時間的接觸了解。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沿用至今,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看面相,通過看這個人的面相,來了解他的性格以及未來的發展走向,古人也留下了許許多多有關面相的俗語,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這句是:「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的腮幫子上沒有什麼肉的話,這個人是不值得深交的。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沿用至今,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看面相,通過看這個人的面相,來了解他的性格以及未來的發展走向,古人也留下了許許多多有關面相的俗語,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這句是:「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的腮幫子上沒有什麼肉的話,這個人是不值得深交的。在古代,這樣的人總會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而且這類人大多心機很重,如果經常和這樣的人來往,很有可能會上當受騙。
  • 農村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在古代的時候,大家都比較的迷信,很多人都講究看面相,大約從公元前1600年開始,古人就來時對這方面有這方面有研究了,而且從古至今有關於面相的也誕生了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說並沒有根本的科學依據,但是它也是人們根據日常生活來的總結,所以也有其存在的道理,大家了解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的後半句,也就證實來古人的智慧無窮。古代的時候人們把看面相的人都稱之為相識,最早的相士記載是在公元557年到581年的《周書》中,當時只是一些簡單的體現,並沒有形成一種體系。一直到了公元581年開始才得到了一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