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經常有算命先生走街串巷,幫別人看相、測字。現在也會聽到老人講一些關於面相的故事,雖說這些俗語沒有科學依據,但確實會影響到人的心情。下面的俗語是古人關於眉毛的看法。
◆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
字面意思是說,眉毛中長出來數根很長的眉毛,這樣是非常珍貴的。哪怕是有一萬擔糧食,也不會和他來換。古人認為,「有福」之人才會長出長眉毛,這些長眉毛是長壽的一種象徵。
這句俗語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一般情況下,人類在40歲以後,身體機能會開始下降,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個部位會慢慢地老化。如果一個人年紀很大,依然毛髮茂密,說明這個老人的身體狀態很好。
《黃帝內經》中有過這樣的描述:
美眉者,足太陽之脈血氣多,惡眉者,血氣少也。
「美眉」指人的眉毛有光澤,而且又濃又長,這代表了這個人的氣血旺盛。相反的道理,眉毛短少,就代表這個人的氣血不足。而氣血旺盛的人,他們的身體素質會比一般人要好些。
眉毛中長出一些比較長的眉毛,民間也稱它為「眉毫」。在老人看來,如果老人有「眉毫」,那就寓意著這個人很容易長壽。古人總結出,大部分長壽的人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眉毛都比較長,於是有了「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的說法。
◆中青年長「壽眉」,並非吉兆
現今醫學觀念認為,如果年紀輕輕,長出這樣的壽眉,那就不是長壽的預兆了。
50歲左右出現的長壽眉等現象要引起重視,主要是體內免疫功能出現異常的表現。長壽眉發生得越早,說明體內的機體調節能力失衡得越早,走向衰老的步伐會越快,腫瘤的產生機率會很高。
所以,50歲左右出現一兩根「壽眉」,是符合生理性衰老規律的。如果中青年出現叢狀、束狀的壽眉,則應該進行體檢,及早發現疾病,不要耽誤治療。
總結
現代的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教育,醫療衛生,環境都得到極大地提高,人的壽命是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的進步而逐漸地延長。
關於中國歷代平均壽命的問題,很早之前有過一則數據:唐朝27歲,宋代30歲,清朝時人均壽命33歲,民國35歲。現在我國人均壽命77歲。
在現代人看來,眉毛的長短,與壽命沒有關係,而是遺傳和營養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健康人的眉毛,應該是均勻,有光澤,長短幾乎一致的。人要想長壽,需要有一顆平淡的心,從外表看,長眉慈目,內心更是將喜怒哀樂看得透徹,再加上心懷善念,自然可以健康長壽了。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