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不在乎你說什麼,關鍵看你做什麼。
今天那句話,不是用嘴說的,我們是放在心裡的。最可悲的是,一起生活多年的兩個人,其中一個哭著說,我到現在才知道:你的心裡根本沒有我!
關於愛情: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層紙;所以說,男孩子追女孩子,幾乎是追不到的;女追男就很容易。但是,女孩子一定不要主動追男孩子,否則,以後會很麻煩;女孩是要靠釣的,那個叫做,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所謂門當戶對,不是膚淺的看雙方財產、社會地位是不是對等,而是看雙方的家風是不是相配。
千萬不要相信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姻才是愛情的開始!
幸福的婚姻應該是,婚前睜大眼(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不管男女哪一方,婚前一定要睜大了眼睛,好好看清楚),婚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睜一隻眼看到另一半和自己相同的地方,彼此志同道合,互相合作;閉一隻眼才能夠尊重另一半不相同的作風,各有所長,各有所好,才可以互補互惠,這有什麼不好?再往後兩隻眼睛都可以閉起來,根本不必用眼睛去看了。
傳統家庭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內;現代社會不一定要這樣了,只要大家能配合好,各負其責,誰主外,誰主內,有什麼關係呢?
成全一種美德,幸福的生活其實就是相互成全。
千萬記住: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是講情的地方。你講理,就是告訴對方,我們不是一家人。因此,我們在家裡都是相互關心和體諒的。
我們真的應該明白,結婚的的確確是兩個人的事情,婚姻必須要由兩個人共同去呵護。婚姻就是婚姻。我們永遠不要相信,「公主和王子從此永遠的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種話。因為,進入婚姻的殿堂就意味著共同面對鍋碗瓢盆、油鹽醬醋、雞毛蒜皮、雞零狗碎......摩擦與爭吵,也必不可少。
很多人問我:「你跟你太太吵不吵架?」我說:「夫妻不吵架,那就是客人。」夫妻哪有不吵架的?關鍵看你怎麼處理。
處理這種事情,西方人常常是通過認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以求對方的原諒。我們中國人不這樣,因為你認錯是沒有用的,中國人是不接受道歉的。那要怎麼辦呢?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做法。通常是有理的一方在那裡生悶氣,理虧的一方,什麼也不說,去倒杯水來,輕輕放在對方旁邊,就沒事了。過不多久,就有說有笑了。
毫無疑問,任何一個結婚對象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在選擇結婚對象這件事情上,悲觀一點是十分明智的。
完美的婚姻鳳毛麟角,不如意才是常態。話雖這麼說,可是當你看到有些伴侶之間那種痛苦的、根源上的合不來,彼此間那種根深蒂固的不相容,你還是不得不相信:有些事情並不是所有長期關係中都會出現的那些俗常的失望和摩擦。
遠不止那麼簡單——有些人壓根就不該在一起。
這些錯誤是怎麼釀成的呢?它們出現得如此頻繁而平常。
和錯的人結婚大概是我們最容易犯的,而且代價最大的一個錯誤了。
我們卻從來沒有更系統地探討過「明智地選擇結婚對象」這個問題,無論是站在國家層面,還是個人層面上,就像探討道路安全和吸菸問題那樣。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簡直就是在犯罪啊。
撇開肉體上的需求不談,愛情消失之後,在一對伴侶之間能互相維繫的感情就是這樣一種畸形的友誼。
但它又是專制的,要求彼此「忠誠」和「唯一」的。在愛情產生和存在的階段,許多人的忠誠和專一是自發的,你讓他不忠他都不會不忠。
但愛情消失的時候,這種「友情」綁架著你不能有其他的愛情,不能離開這樣的生活。如果你這個「相愛一生的摯友」並不讓你滿意,你可能就會有非常大的怨氣了。
有一篇文章提到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剩女的是因為現代女性在重估價值,明白了女性不再是男性的從屬角色。
這個結論儘管有些不全面,但也差不多。畢竟,現在的中國女性,越來越能夠選擇做自己,去實現自己想要達到的狀態。
而不再順從,則是第一步。儘管中國依然是男權社會,有些女性的認知也不夠全面,但這已經足夠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追求精神生活,是我們以後越來越容易看到的現象,儘管不會佔大多數,但總比沒有強。在集體語境被摒棄後,個體的精神追求則成為新的瓦解現代婚姻的最直接方法和手段,讓人成為人自己,而不是別的什麼的附屬。人只有成為人這個個體自己,才能脫離既有思維,擺脫悲劇婚姻的結果。成為平和快樂的人。
愛情、性、戀愛、婚姻,這四者從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獨立存在的概念。「愛情」是一種情感,「戀愛」是一種關係,「性」是一種生物行為,而「婚姻」是一種社會契約。四者在定義與邏輯上並非互為充要條件,然而世俗觀點偷換概念,強行植入種種道德捆綁,造成了種種困惑,導致邊界定義模糊,是種種悲劇的來源。
或許有一天,人類會出現新的走婚形式,但它不是倒退,它是一種升華,一種對新的存活模式的開啟和新的生命價值的創造。
此時,或許能從這裡尋找到生命本身的真正價值和意義,不再茫然無措,不再孤獨無助。
願所有人結婚都是因為愛情,亦願所有婚姻裡面都存在真正的愛情。
最近看了一部劇,叫《不完美的丈夫》。
這部劇如其名,講述了一對新婚妻子,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有了孩子,然而丈夫卻當起了甩手掌柜,煙火氣和現實感十足。
男主陽一是一位熱情十足、能力出眾的職場精英,他工作穩定,工資也很高。
而女主知裡美麗可愛、溫柔體貼,在自己的事業上也小有成就。
兩人勢均力敵,婚後生活幸福美滿,更是大家公認的完美夫妻。
但他們的幸福時光卻在孩子華華出生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孩子究竟會給婚姻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華華出生後,家裡由一塵不染變成了亂成垃圾場;
知裡既要照顧小孩又要處理家務,還要上班,最終無奈辭掉工作當起了家庭主婦;
而成為家庭主婦的知裡再也不是光鮮亮麗的職業女性,而變成了每天蓬頭垢面、疲於奔命、睡眠嚴重不足的黃臉婆;
而丈夫陽一卻知難而退,以工作之名將瑣事全推給了妻子;
他上完班回來就吃飯看球賽,還大手大腳買手辦,仿佛孩子跟他無關;
他只是換了地方繼續自己一個人的生活。
我們起初踏入婚姻,走進兩個人的世界,是為了找個人陪自己同甘苦共患難,而不是讓自己一個人在婚姻裡絕望。
後來忍無可忍的知裡終於下定決心寫了離婚協議書。
但看到協議書的陽一卻慌了,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名丈夫、一名父親該要承擔的責任。
之後,陽一開始有了變化。
他開始學著照顧女兒,會為女兒的未來做規劃,更開始學著幫助妻子承擔家務。
他不再以自我為中心。
再幸福的婚姻也會很累,但如果這種累能有人跟你一起分擔,也好像不算什麼事兒。
楊瀾曾經說過:
婚姻最堅韌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長,愛情有時候也是一種義氣。
而愛情在兩個人的共同努力呵護下,是一定能開出花來的。
翻遍整部婚姻法,裡面沒有一句話是提及愛情的。
婚姻法從頭到尾可以總結為一個字,那就是錢。
在什麼什麼情況下,誰誰誰應該分多少錢。
這就是婚姻法。
所以婚姻的本質,是契約。
婚姻誓詞
你結婚的時候,司儀會說這麼一句話:
某某,你是否願意娶某某某為妻,愛她忠於她,無論富貴,貧窮,年輕,衰老,你都與她長相廝守,共度白頭。某某,你是否願意嫁某某某為妻,愛他忠於他,無論富貴,貧窮,年輕,衰老,你都與他長相廝守,共度白頭。
也許當時年輕的你,以為這只是走個過場。
但實際上,這就是婚姻的本質。
從結婚的那一刻起,你們就要長相廝守,只有死亡才能把你們分開。
簡單的說,結婚後,你們就是公司合伙人了,雙方籤了合同,每人50%股份,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公司發財上市了,你們倆一人一半,公司破產了,你們倆也是一人一半。
這就是婚姻,無論富貴,貧窮,年輕,衰老,你們都要共度白頭。
本質上,這是一種對強者的制約。
人是會成長的,能力和地位都會成長,不管你們結婚的時候再怎麼般配,十幾年之後,很多夫妻之間的身份地位都會出現巨大的差異。
他已經爬到30樓了,成了某上市公司總裁,而你還在10樓。
這時候他在30樓遇到了一個姑娘,而這個姑娘願意跟他攜手繼續爬向31樓。
如果社會不加以限制,那他一定會淘汰你,因為你跟不上他的節奏了。
一方在前進,另一方在原地踏步,如果不對強者予以制約,那離婚是必然的事情,但社會不會允許你每年都重新匹配一個般配的伴侶。
不要指望愛情來制約另一半,所謂愛情只是純粹的荷爾蒙肉體吸引,愛情的保質期最多只有一年,短的可能只有幾個月。
當他摸著你的手,而你的心跳沒有絲毫波動時,你們之間純粹的荷爾蒙吸引就已經結束了。
如果你們的生活裡只有愛情,那這個時候你們之間的關係就危險了。
結婚前,你以為生活全是琴棋書畫詩酒花。
結婚後,你發現生活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