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專家釋疑猴年春節早:系羊年為平年所致

2020-11-15 網易手機

(原標題:天文專家釋疑猴年春節早:系羊年為平年所致)

隨著猴年的到來,一些細心的公眾發現,去年的春節在陽曆的2月19日,今年的春節則在陽曆的2月8日,而明年的春節卻又落在了陽曆的1月28日。同樣是春節,為何陽曆日期會有如此的差別呢?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解釋說,我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兩種曆法。

其中春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不固定。在陽曆中,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 「月」,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天,12個月為354天~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左右(10天-12天)。有閏月的年份為383天~385天,比回歸年多19天左右。

若是任由農曆和陽曆間的天數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會出現春節在夏天過的現象。因此,為使得春節在陽曆的時間能保持相對穩定,我國採取了「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這樣,如果上一個農曆年沒有閏月,那麼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年農曆有閏月,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比上年推遲19天左右。

2014年是農曆甲午馬年,由於這一年是閏年,共384天,比公曆年多了19天,因此,2015年農曆乙未年的春節要比上年推遲19天。而農曆乙未年是平年,共有354天,比公曆年也少了11天,因此,2016年農曆春節也要比2015年農曆春節提前11天。

記者翻閱天文年曆發現,農曆春節與陽曆對應日期變動較大,「早春節」(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晚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整30天。因此,今年的春節並非「太早」。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天文專家釋疑: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早」?
    新華社天津1月12日電(記者周潤健)1月25日,將迎來2020年春節。「今年過年真是早啊!」翻著日曆牌,很多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天文專家告訴記者,2020年春節確實來得比較早,但還不是最早的。出現這種「早春節」現象是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
  • 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這麼「早」?專家: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
    1月25日,將迎來2020年春節。「今年過年真是早啊!」翻著日曆牌,很多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天文專家告訴記者,2020年春節確實來得比較早,但還不是最早的。出現這種「早春節」現象是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  春節固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飄忽不定」。
  • 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早」? 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
    1月25日,將迎來2020年春節。「今年過年真是早啊!」翻著日曆牌,很多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天文專家告訴記者,2020年春節確實來得比較早,但還不是最早的。出現這種「早春節」現象是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春節固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飄忽不定」。
  • 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早」?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
    新華社天津1月12日電(記者周潤健)1月25日,將迎來2020年春節。「今年過年真是早啊!」翻著日曆牌,很多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天文專家告訴記者,2020年春節確實來得比較早,但還不是最早的。出現這種「早春節」現象是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
  • 2020春節為何來得「早」?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
    1月25日,將迎來2020年春節。「今年過年真是早啊!」翻著日曆牌,很多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天文專家告訴記者,2020年春節確實來得比較早,但還不是最早的。出現這種「早春節」現象是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春節固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飄忽不定」。
  • 專家:農曆猴年是平年共355天 明年1月27日結束
    原標題:專家:農曆猴年是平年共355天 明年1月27日結束   據新華社電「辭」羊「迎」猴。天文專家表示,農曆丙申猴年是一個平年,共有355天。   我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不同陰曆年的天數有時會相差一個月。
  • 2012年緣何「早春節」?天文專家說因由
    2012年緣何「早春節」?天文專家說因由   新華社天津1月4日電(記者周潤健)春節將至,一些細心的公眾發現,2010年農曆春節在陽曆2月14日,2011年農曆春節在陽曆2月3日,2012年的農曆春節卻落在了1月23日,而2013年的農曆春節則在2月10日。同樣是春節,在陽曆的日期為何有早有晚呢?
  • 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早」?2020春節放假安排
    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早」?2020春節放假安排 2020-01-13 09:52:36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周潤健 | 字號:A+ | A- 1月25日,將迎來2020年春節。
  • 2020年春節為什麼來得這麼早?而接下來的2021年春節會「遲到」
    1月25日,將迎來2020年春節。「今年過年真是早啊!」翻著日曆牌,很多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天文專家告訴記者,2020年春節確實來得比較早,但還不是最早的。出現這種「早春節」現象是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
  • 天文專家:農曆丁酉雞年為「閏年」共有384天
    新華社天津12月18日電(記者周潤健)「神猴辭歲,金鳳迎春。」再有一個多月,農曆丁酉雞年就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農曆雞年是個閏年,共有384天。  記者翻閱天文年曆注意到,丁酉雞年從2017年1月28日開始,至2018年2月15日結束,共計384天。
  • 2020年春節為何來得這麼「早」?解釋來了
    1月25日,將迎來2020年春節。「今年過年真是早啊!」翻著日曆牌,很多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天文專家告訴記者,2020年春節確實來得比較早,但還不是最早的。出現這種「早春節」現象是陽曆和農曆轉換所致。春節固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飄忽不定」。
  • 天文專家:農曆辛丑年為十二生肖牛年,共354天
    進了臘月,這「年」的腳步也就近了。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農曆辛丑年沒有閏月,是一個平年,全年共有354天。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中國農曆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來確定日期和月份,根據二十四節氣來確定一年的長度。由於12個農曆月的天數不夠二十四節氣的年長,13個月又超過了,故而採用適時增加閏月的辦法來調節。
  • 天文專家:農曆辛丑年為十二生肖牛年 共354天
    進了臘月,這「年」的腳步也就近了。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農曆辛丑年沒有閏月,是一個平年,全年共有354天。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中國農曆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來確定日期和月份,根據二十四節氣來確定一年的長度。由於12個農曆月的天數不夠二十四節氣的年長,13個月又超過了,故而採用適時增加閏月的辦法來調節。
  • 天文專家:乙未羊年並非「無春年」而是「單春年」
    19日,迎來農曆乙未羊年。針對社會上流傳「農曆乙未羊年是『無春年』,不宜結婚,不利生育」的說法,天文專家指出,這種迷信說法是不科學的,適齡青年在選擇婚期時還應順其自然;況且,羊年不是「無春年」,而是有立春的年份。  據了解,農曆全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被民間視作「無春年」,又在部分地區被引申為「寡婦年」「啞年」。民間迷信說,這樣的年份,不宜嫁娶。
  • 2015農曆乙未羊年為何春節這麼晚?
    農曆乙未羊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一些細心人發現,農曆羊年春節的陽曆日期為2月19日,比農曆甲午馬年春節足足遲了19
  • 猴年「無春」系正常曆法現象 僅本世紀就有37次
    猴年「無春」系正常曆法現象 僅本世紀就有37次 2016-02-12 15:37:30   天文專家:猴年「無春」系正常曆法現象,僅本世紀就有37次  剛剛到來的農曆猴年是「無春年」,即,全年沒有立春之日,民間盛傳這樣的年份「不宜婚嫁
  • 1986年日曆表與2014年完全一致?天文專家釋疑
    原標題:1986年日曆表與2014年完全一致?天文專家釋疑   北侖新聞網訊(記者沈豔露)據英國《每日郵報》消息,1986年日曆表與2014年完全一致。這兩個年份1月1日都是從周三開始,且因為都是平年,不存在2月是大是小的問題,全年都為365天,因此1986年和2014年曆每一天對應星期幾完全吻合,以至於有網友戲稱:「1986年的掛曆翻出來,撣撣灰塵接著用。」  不過,記者走訪後了解到,絕大多數北侖市民並沒收藏掛曆的習慣,因此如今想要找出1986年的老掛曆來用恐怕沒那麼簡單。
  • 2018年春節為何來遲?專家:春節在陽曆日期不固定
    原標題:2018年春節為何來遲?專家:春節在陽曆日期不固定  進入臘月後,2018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一些人在期待新年的同時也發現,這個春節來得比較晚。2018年春節為何「姍姍來遲」?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我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兩種曆法。其中春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不固定。  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
  • 2015年農曆什麼年?乙未羊年是平年 全年共354天
    農曆乙未羊年是平年共有354天  據新華社電隨著公曆新年的到來,農曆羊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專家表示,同即將過去的農曆甲午馬年不同,農曆乙未羊年是一個平年,只有354天。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農曆馬年從2014年1月31日開始,至2015年2月18日結束,共有384天,而農曆羊年從2015年2月19日開始,到2016年2月7日結束,共354天。  農曆的長度相差1個月,這是為什麼?
  • 專家釋疑:無關人類吉兇禍福
    農曆豬年「無春」,天文曆法是主因本報記者 付麗麗身邊的天文學隨著春節的臨近,一則這樣的消息在網上甚為流傳:根據農曆,2019年兩頭沒有春天(立春),民間俗稱「寡婦年」,不宜婚喪嫁娶。事實真的如此嗎?「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出現這種現象與天文曆法有關。」1月21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黎耕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沒有立春的現象是由於農曆和公曆的推算方法不同產生的,而「無春年」不宜嫁娶更是無稽之談。不同曆法差異導致「無春年」民間所謂的「無春年」「兩頭春」等都與春節的陽曆日期不固定有關。「至於春節的陽曆日期為何不固定,那就要從曆法的來源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