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虎:校園「謝土」儀式是一種病態的庇佑觀

2020-11-22 齊魯網

  作者:王言虎

  五臺縣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境內,因有著名的佛教名山五臺山而得名。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在五臺縣,校園內盛行舉辦「謝土」儀式,校領導焚香點蠟,甚至下跪祭拜。逢每年一度的這種儀式前,老師要湊份子,自備紙元寶送到學校。多名當地中學生稱,學校「謝土」前,老師還會給學生發紙,讓他們在下課期間疊紙元寶。對此,多所學校校長表示,「謝土」旨在祈求師生平安。(1月13日新京報)

  若僅從字面來理解,謝土,其實就是「感謝土地」的意思,表達的是對土地的敬畏,它所對應的,或正是賡續千年的「祭天」傳統,其功能,也無非指向著「事神致福」,祈佑安穩等美好價值。這正如當地多所學校表示的,「謝土」旨在祈求師生平安。

  如果生硬地將此種活動以「迷信」之名禁入學校,恐也有不妥:對紛繁多樣的中國傳統文化而言,所謂風俗與迷信,從來都是曖昧不清的。很多民間風俗,其實都塗抹著迷信色彩,譬如民間的「祭龍王」、「祭灶神」以及各種廟會活動等,但我們並未因為其迷信性質而將其屏蔽。其實從當地網友評論來看,生於斯長於斯,他們也更傾向於這是一項風俗,而非迷信;何況,我們也不能忽視五臺作為佛教聖地的宗教背景。

  真正的問題在於,「謝土」沒錯,說它是風俗也並無不妥,只是,場合不對。學校是教書育人、培育現代科學文明的地方,「謝土」風俗,雖有祈福保佑的功能,但一旦上演,就要興師動眾。師生齊上,難免破壞校園讀書育人的清靜環境。即便如當地「初步調查」所言,在校園內已經舉辦過的「謝土」儀式是施工隊所為,也還是會影響到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不妨作簡單比附,孔子攜弟子舞雩求雨,「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爾歸。」舞雩求雨同樣是一項民間祭祀活動,作為同樣的教育者角色,孔子也並未選擇在「杏壇」開展這一活動。教育是教育,祭祀是祭祀,楚河漢界,理應涇渭分明。

  而如果按照山西省教育廳關於「謝土儀式屬於迷信活動」的界定,「驅逐」校園「謝土」儀式,就更能找到合法性。相關教育法規明確指出,要抵制封建迷信活動在校園的傳播,教師也「不應該宣揚封建迷信和歪理學說」。實際上,忻州市教育局也曾發布紅頭文件,要求全市所有學校禁止這一活動。

  也就是說,「謝土」儀式,取向甚好,但不管是將其作為一項風俗,還是封建迷信,在校園內舉行,都是極為不妥的。影響教學秩序不說,也實違科學文明的教育精神。其實,對學生最好的管理與庇佑,最終還是要靠嚴格的管理與高質量的教學。祈佑活動,奉行的終究是一種有神論的「天命觀」,無法代償實在教育對學生的砥礪功能,甚不可取。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

qilushiping@iqilu.com

網上投稿

;請關注

齊魯時評官方微博

相關焦點

  • 評陝西五臺縣"謝土"儀式:校園「求神」太荒唐
    原標題:評陝西五臺縣"謝土"儀式:校園「求神」太荒唐  近日有記者調查發現,在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一些學校流行舉辦「謝土」儀式。做法事時,校領導會親自焚香點燭,甚至下跪祭拜,老師則要湊份子,自備紙元寶送到學校,並安排學生在下課期間疊紙元寶。多位學校領導稱,「謝土」是當地的風俗,旨在祈求師生平安。
  • 評論:校園裡的「謝土」是愚昧的代言
    評論:校園裡的「謝土」是愚昧的代言 >   在山西省五臺縣,校園內盛行舉辦「謝土」儀式,校領導焚香點蠟,甚至下跪祭拜。
  • 山西多所學校辦「謝土」儀式 稱為學生闢邪(圖)
    1月3日下午2時許,五臺縣實驗小學,一些老師手提成袋的「紙元寶」走進校園。1月3日下午5時許,五臺縣實驗小學校園內,一名教職工將桶裝機油淋在用木炭壘起的「旺火」堆上,為其助燃。可在山西五臺縣多所學校,「謝土」儀式盛行。校領導會焚香點蠟,甚至下跪祭拜。而每逢這祭儀,老師要湊份子備紙元寶,不少學生被令下課期間疊「元寶」。山西省教育廳對此表示,這違反教育方針,並已介入調查。涉事校方回應稱,「謝土」旨在祈求師生平安。聽上去,不乏善意初衷,問題是,「祈平安」就該訴諸做法事「闢邪」,還是在學校裡?
  • 五臺縣學校領導因「謝土」被處分
    有人認為,「謝土」儀式是封建迷信,應該堅決取締,而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儀式屬於當地風俗,媒體過分關注,有點兒小題大做。  針對此事,《法制日報》記者深入五臺縣展開了調查。  焚香點蠟不是學校在做法事,是施工隊在舉行「謝土」儀式  事情還得從1月3日,五臺縣實驗小學舉行的一場「法事」說起。
  • 山西五臺縣學校領導因「謝土」被處分 被指封建迷信
    近日,這所全縣規模最大的縣直屬小學因為「謝土」事件,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人認為,「謝土」儀式是封建迷信,應該堅決取締;而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儀式屬於當地風俗,媒體過分關注,有點兒小題大做。  針對此事,《法制日報》記者深入五臺縣展開了調查。
  • "謝土"是俗信也應遠離校園
    山西五臺縣,校園內盛行舉辦「謝土」儀式,校領導焚香點蠟,甚至下跪祭拜。逢每年一度的這種儀式前,老師要湊份子,自備紙元寶送到學校。多名當地中學生稱,學校「謝土」前,老師還會給學生發紙,讓他們在下課期間疊紙元寶。對此,多所學校校長表示,「謝土」旨在祈求師生平安。
  • 山西五臺縣學校盛行「謝土」法事 校園內燒香拜佛
    可在山西五臺縣多所學校,「謝土」儀式盛行。校領導會焚香點蠟,甚至下跪祭拜。而每逢這祭儀,老師要湊份子備紙元寶,不少學生被令下課期間疊「元寶」。山西省教育廳對此表示,這違反教育方針,並已介入調查。(1月13日《新京報》)  毋庸諱言,五臺縣轄下有佛教名山五臺山,當地受供佛儀規類的薰陶,也很正常。「謝土」儀式,在當地究竟是迷信,還是風俗沿襲,還不好說。
  • 記者調查:山西五臺縣部分學校搞燒香儀式
    原標題:記者調查:山西五臺縣部分學校搞燒香儀式  近日網絡上有消息稱,山西省五臺縣多所學校在校園內舉辦「謝土」儀式,焚香點蠟,求神拜佛。  部分學校確實搞了燒香儀式  據相關報導,五臺縣多所學校曾舉辦「謝土」儀式,校園內點燃旺火,焚香點蠟燒紙元寶,門口貼上敬重鬼神的對聯,領導和老師有參與跡象。  記者13日在五臺縣調查發現,報導所說的幾所學校進行「求神拜佛」儀式的痕跡已經不存在。學校旁邊商店的一位老闆稱,學校確實舉行過「儀式」,但「都是老師參與,學生不參與,一般會選休息日。」
  • 張雪松:閒話甘肅勤民「安龍謝土」儀式報導中的新聞倫理問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建設的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項目實驗堆工程啟動儀式上,地方施工單位舉行了「安龍謝土」儀式,這一舉動遭到了某些社會文化名流批評,認為中科院帶頭「搞迷信」活動。該事件迅速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各大媒體紛紛報導此事。
  • 【平城民俗】謝土
    ,長此以往,形成獨具平城特色的一種民俗文化。謝土一定要捏粘(平城人讀yan)面燈,就是用故鄉特產的一種黑黍(或紅黍、白黍等),也叫軟黍,把這種黍的米碾成面,因這種面很粘,俗稱粘米麵,全是這種黍米麵是不行的,太粘,不利手,要加一定比例的玉米面,通常是把黃玉米用火稍煮沸三兩分鐘,與泡溼的黍米一塊到碾上碾,用細細的沙籮籮麵粉,然後把這種混合面和成團,用籠在火上蒸熟。蒸熟的粘面,就可以捏面燈了。
  • 謝土
    今天是雲姐家謝土的日子,下午我去的時候,已經有一家人開始忙碌,在農村,一家有事往往眾家幫。
  • 校園謝土如何教書育人
    江蘇 奚旭初/讀者 記者調查發現,在山西省五臺縣實驗小學、五臺縣中學等學校盛行做法事,校園內香火繚繞,校領導下跪膜拜。老師要湊份子,自備紙元寶送到學校。學生稱,學校謝土前,老師會給學生發紙疊紙元寶(1月13日《新京報》)。 這些年,校園裡頭的怪事,並不少見。然而讀了這條消息,方知沒有最怪,只有更怪。
  • 新化縣舉行鄉村中小學書法校園公益建設工程捐贈儀式
    (捐贈儀式)(合影留念)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自安)12月26日上午,"墨潤瀟湘"鄉村中小學書法校園公益建設工程捐贈儀式在新化十六中操場舉行原湖南商學院、譚州墨陣藝術總監唐德斌,北京大學訪問學者、新化書協主席劉健一,共青團新化縣委書記曾志文,圳上鎮副鎮長歐陽勇,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新化縣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憲良,湖南省書協會員、湖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潭州墨陣成員陳澤忠等出席捐贈儀式。  上午10時許,大會在莊嚴的國歌中拉開了帷幕。圳上鎮副鎮長歐陽勇致歡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