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一系列全球性問題,可持續發展是一把「金鑰匙」。如何用好這把「金鑰匙」,來自企業的解決之道值得借鑑。
在2021年1月7日舉行的「金鑰匙——面向SDG的中國行動」發布典禮上,伊利憑藉「種養一體化 產業自然態」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從參與角逐的90多個企業方案中脫穎而出,榮獲「禮遇自然」類別「金鑰匙優勝獎」。這一獎項是對伊利多年來堅持生物多樣性保護、以「綠色領導力」引領產業鏈 「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的肯定。
伊利(右一)獲得「金鑰匙優勝獎」
「金鑰匙——面向SDG的中國行動」由《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發起並主辦,是國內首個面向企業徵集解決方案、助力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評選活動,由國內可持續發展領域權威專家擔任評委。活動將徵集到的解決方案分為美好生活、消除貧困、綠色發展、禮遇自然、無廢世界、科技賦能、人人惠享、優質教育、驅動變革九大議題類別,涵蓋SDG全部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只有通過企業自薦、現場路演和視頻展映三個環節層層選拔的企業案例,才能獲得最後的優勝獎。
種養一體化,為乳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種養一體化」是種植業和養殖業緊密銜接的生態農業模式,養殖業為種植業提供肥料,種植業為養殖業提供飼料,形成綠色生態化的循環發展閉環,成為農業(種植業、畜牧業)、加工業、食品品牌企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伊利從2013年起在合作牧場推廣「種養一體化」模式,為助力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和奶業振興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合作共贏之路。
伊利提出的「種養一體化」方案是一套可持續的綜合解決方案。針對傳統奶牛養殖業面臨的糞汙處理難、飼料成本高、飼料製作技術難題、資金融通困難、土地資源匱乏等一系列挑戰,伊利本著「五化」原則(本地化、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循環化),以實現糞汙資源化利用、降本增效、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建立種養平衡的產業鏈聯結模式,在規模化養殖牧場推廣「種養一體化」,為牧場、環境以及伊利自身創造綜合價值。
對於牧場來說,「種養一體化」幫助牧場降低飼料成本、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保障動物福利。通過自種飼料作物,牧場每公斤原奶飼料成本明顯降低;將糞汙進行乾濕分離,乾料部分發酵晾曬後作成奶牛臥床墊料,讓奶牛在清潔舒適的環境中吃好、睡好、身體好;溼料形成液態肥進行還田,實現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和溫室氣體零排放。
牧場工作人員正在為奶牛平整臥床墊料
對於企業來說,「種養一體化」幫助合作牧場降本增效,有效保證原奶品質和供應鏈可持續。伊利作為中國首家籤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企業與生物多樣性承諾書》的企業,通過「種養一體化」為產業鏈合作夥伴探索應對經濟和環境雙重挑戰的解決方案,體現了行業龍頭企業的責任擔當。
伊利牛二代項目專班培訓在牧場進行教學指導
對於生態環境來說,「種養一體化」是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雙重解決方案。糞汙資源化處理能夠有效減少牧場產生的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汙染。種植玉米、苜蓿等飼料,能夠有效減少土壤沙化,保護物種棲息地生態平衡。
伊利「種養一體化」帶來的啟示
生態是水,發展是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饋贈。在伊利看來,只有守護多樣自然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才有企業的基業長青。基於此,伊利提出的「種養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為其他企業,尤其是自身業務與自然存在重要影響和依賴關係的企業提供了兩點啟示。
第一,企業主動探索「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積極推動循環經濟,對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3氣候行動和目標15陸地生物,有助於推動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全球氣候治理雙重議題管理。
第二,在尋找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金鑰匙」的過程中,要儘量與公司主業相結合,由此更容易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企業也能從可持續發展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在持續投入中實現規模效應、累積效應。
行業繁榮勝於個體輝煌
企業在發展中不僅要解決自身與生態環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還應以更長遠的眼光關註解決自身與產業鏈共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伊利秉承「厚度優於速度、行業繁榮勝於個體輝煌、社會價值大於商業財富」的理念和「平衡為主、責任為先」的伊利法則,將可持續發展融入企業戰略,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讓世界共享健康。「種養一體化」,正是伊利與產業鏈合作夥伴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的體現。
伊利探索出技術聯結、金融聯結、產業聯結、風險聯結的「四個聯結」機制,與牧場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模式。為幫助農牧民抵禦市場風險,伊利頂住經營壓力,堅持與農牧民籤長期合同,全額收購農牧民合格原奶,替農牧民「遮風擋雨」。
從產業鏈合作共贏的角度出發,伊利將進一步推動「種養一體化」,打通農牧業和乳業全鏈條相互促進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幫助更多的合作牧場解決發展當中面臨的經濟和環境雙重挑戰。